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的研究

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的研究

论文题目: 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企业管理

作者: 陈翔

导师: 仇向洋

关键词: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受托责任,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实施了“抓大放小”的战略,把大集团公司培育成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以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然而,我国集团公司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步履蹒跚。很多集团公司都是大而不强,如,集团公司的行政化倾向较严重、经济实力不强、内部管理机制不规范、缺乏凝聚力、会计信息失真、乱投资、乱拆借、乱担保“三乱”等等。而内部管理机制不规范、缺乏凝聚力问题在集团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尤为突出。所以,必须加强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就显得相当重要。 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和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内部审计以及完善我国内部审计机制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其中集中表现在审计容易失效。本文将试图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首先从西方内部审计发展规律中,找出影响审计的关键因素,分析其是如何互相作用的。然后结合我国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分析这些关键因素的特点和对审计的具体要求。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审计要怎么做才能是有效的审计。 本文结论是:1、内部审计是否有效的核心判断就是,内部审计是否满足了受托责任不断发展的需要。2、内部审计是否有效的外在判断就是,内部审计的目标、对象、职能、方法、程序和重点是否适应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发展水平;审计的结果是否能促进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改善。3、中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面临的环境是内部控制参差不齐,公司治理机制尚待建设。这样的集团公司环境,严重制约着内部审计的发展,但是审计师仍可以在有限条件下使审计发挥最大作用,并进而影响公司的审计环境。4、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失效的核心原因还是内部审计自身的问题,只有从观念上改变,以为企业价值得增加为目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为手段,针对具体受托责任和审计环境,综合应用各种导向审计,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发现型审计向预防型审计,由符合型审计向增值型审计转变,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审计的职能要从监督为主向监督与评价相结合转变;审计的着眼点要从以事后为主向事前及事中全过程审计为主转变,实现审计关口前移。重点关注如何实现扭亏增盈,提高经济效益,要注重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防范企业经营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才是解决内部审计失效问题的不二法门。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问题

1.1.3 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1.2 前人的贡献

1.3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 西方内部审计理论和实践综述

2.1 内部审计的有关概念

2.1.1 内部审计的本质和作用

2.1.2 内部审计的对象、目标和职能

2.1.3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1.4 内部审计期望差距

2.2 内部控制理论

2.2.1 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2.2.2 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2.3 企业风险管理(ERM)

2.2.4 ERM和IC-IF的比较和联系

2.3 公司治理

2.3.1 公司治理概念

2.3.2 公司治理的目标

2.3.3 公司治理的发展

2.4 西方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

2.4.1 财务导向阶段

2.4.2 业务导向阶段

2.4.3 高级管理导向阶段

2.4.4 风险导向阶段

2.5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2.5.1 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的关系

2.5.2 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2.6 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判断标准

2.6.1 核心标准:内部审计是否满足受托责任的发展

2.6.2 外在标准:内部审计是否与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匹配

2.7 小结

第三章 我国集团公司环境及对内部审计的影响

3.1 我国集团公司的特点

3.1.1 集团公司与企业集团

3.1.2 集团公司的组织结构

3.1.3 我国集团公司的特征

3.1.4 我国集团公司的人文特征

3.2 集团公司的受托责任

3.3 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

3.4 集团公司的公司治理

3.5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特点

3.6 小结

第四章 构建有效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制

4.1 内部审计失效的原因

4.1.1 外部环境制约

4.1.2 内部能力制约

4.1.3 审计人员主观因素制约

4.2 改造集团内部审计

4.2.1 分析受托责任和重大风险

4.2.2 分析外部环境、内部能力

4.2.3 确定长期发展目标、短期改造目标和改造途径

4.2.4 改造内部审计

4.3 推广内部审计

4.4 小节

第五章 案例

5.1 概况

5.2 风险分析

5.3 改进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资料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 徐国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 [2].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柔性研究[D]. 束继东.长沙理工大学2007
  • [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 姜猛.江苏大学2005
  • [4].公司内部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 高莉莎.西南政法大学2007
  • [5].论我国股份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 张庆龙.天津财经学院2000
  • [6].我国保险公司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探析[D]. 欧阳云华.西南财经大学2008
  • [7].M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探析[D]. 张丽琰.江西财经大学2017
  • [8].基于平衡计分卡的H移动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邵旭.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
  • [9].M公司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荣昌.东北大学2012
  • [10].TC保险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D]. 朱家莹.哈尔滨商业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浅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改善[D]. 刘丽花.厦门大学2005
  • [2].我国内部审计拓展研究[D]. 方昉.东北财经大学2005
  • [3].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 张欣.江西财经大学2006
  • [4].企业内部审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D]. 王青.西南交通大学2006
  • [5].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D]. 卜淑珍.厦门大学2006
  • [6].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研究与发展建议[D]. 刘双双.厦门大学2006
  • [7].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 赵大勇.天津大学2006
  • [8].企业内部审计运作问题研究[D]. 顾光.安徽大学2007
  • [9].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 郑洪权.天津大学2005
  • [10].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 杨忠.长春理工大学2006

标签:;  ;  ;  ;  ;  

我国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