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精神病专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间接收入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便利抽样法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科室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院内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加强心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得分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出院时再次测评,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常规组,结果无意义,P>0.05。结论:科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康复;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232-02
慢性精神分裂症此种疾病病因复杂,高危因素可能与患者家庭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家族遗传史有关,此种疾病多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为精神科常见疾病类型,发病后患者临床显著表现为机体行为异常、精神活动改变等,属于长期慢性疾病,病情迁延不愈。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及用药以控制疾病发展,且疾病对患者社会交往、日常活动及生理自理行为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较差[1-2]。本次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干预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2015.2月-2016.5月间接收入院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便利抽样法将患者划分为常规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常规组患者中男女比例20/10,年龄范围在27~50岁,平均为(38.3±8.0)岁,病程时间在3~9年,平均为(5.7±1.1)年。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21/9,年龄在28~51岁,平均为(38.0±8.1)岁,病程时间在3~9年,平均为(6.0±1.0)年。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
1.2方法
科室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护理服务,护士评估入院患者体征及病情表现,协助做好各项评估及检查服务,为家属解释精神分裂症疾病知识,为患者提供饮食干预、提供健康指导及生活协助护理,提供用药监督。
科室为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包括:(1)首先患者入院后初期,护士向家属了解患者过往生活经历,评估患者发病危险因素,护士通过日常与患者交流,评估其精神现状,安抚患者情绪,避免刺激患者;护士采用温和态度与患者保持沟通,缓解患者对治疗抗拒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缓解患者对医院陌生环境恐惧感[3]。(2)护士应从基础护理工作入手,带领患者共同完成生活自理行为,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需求,满足患者各项身心需求,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生活。护士与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供用药指导及监督。治疗期间护士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及服药必要性,监督患者服药,提前解释用药目的。(3)护士每周为患者提供两次生活改善工作,包括提供营养食品、更换床单被褥、带领患者外出活动等;每日为患者播放轻音乐,指导患者深呼吸要点,要求其平躺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进行松弛训练,每天带领患者完成1次体操锻炼。每逢过节,医院领导干部慰问病人,与病人亲切交谈。对于部分接受特殊治疗患者,护士掌握其心理特点,告知治疗意义,缓解患者担忧情绪;住院后期,护士为患者提供家庭健康教育,带领患者加强认知功能锻炼,护士判断患者社会适应能力,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伴患者进行户外活动,为患者系统介绍维持用药目的,取得患者理解。护士鼓励家属及亲友积极探视,给予社会支持,为患者合理规划日常活动,出院前为家属重点讲解院外家庭护理注意事项,要求家属掌握病情观察要点,监督患者服药[4]。
1.3观察指标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分别于入院、出院时对患者进行评估,每项指标为0~7分,得分较高者表示患者精神症状越重[5]。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估两组患者BPRS评分
入院时,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得分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出院时再次测评,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常规组,结果无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患者入院、出院BPRS评分结果组间比较有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以维持病情稳定,控制恶化速度,但由于疾病特殊性,大部分患者住院期间会对医护人员产生抗拒心理,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患者遵医意识较差。针对此种情况,本次研究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做好基础护理服务,同时加强心理干预,心理护理是指护士在心理学理论知识指导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关怀服务及认知指导,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通过日常行为感染患者,帮助患者树立良好心态,锻炼患者日常沟通能力,运用相应心理护理技巧,通过语言及动作影响,改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情绪,促进康复[6]。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入院时,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得分结果比较无意义,P>0.05;出院时再次测评,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常规组,结果无意义,P>0.05,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出院时评分较低,康复效果优于常规组。科室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一般院内护理服务,护士未注重根据患者心理情绪特点提供干预,导致患者康复效果一般;而科室为观察组患者重点加强心理干预,护士坚持人性化护理服务,主动关心患者,针对其疾病症状及身心需求积极满足,可促进康复。
综上所述,科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时慧萍,杨寅寅,史丽娜等.综合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31-731,734.
[2]于莉,孙锡绢.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4):2821,2824.
[3]李平,祁正斌.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64-66.
[4]崔文秀.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107-108.
[5]冯亚敏.心理护理对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45-246.
[6]周中良.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