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伦理选择研究

我国行政伦理选择研究

论文摘要

在公共行政领域,行政人员必然会面临冲突和困境等问题,行为选择是行政人员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国内外行政学主流理论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影响行政人员行为选择的法律、制度、组织、效率等外部因素方面,忽视了行政人员自身的德性、良知和自律的规范作用。制度约束固然重要,但德性和伦理价值引导下的行为选择才是更加稳定和持久的选择方式。行政伦理选择就是行政人员在自身的伦理认知、伦理情感、伦理信念影响下,对各种可能的行政行为做出伦理判断的过程,是行政主体在履行公共行政职责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的关键性课题。行政人员拥有公共权力,具有意志自由,需要在众多可能性中选出符合行政人员伦理规范和人民利益的行为方案。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外在的,也包括行政人员自身的。行政人员内在的伦理价值体系能够将其行为选择控制在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的范围内,使其行为动机端正,行为结果良好,避免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上层建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张思想解放的同时,也伴随着行政人员伦理意识缺失、伦理责任冲突、伦理制度缺陷、监督机制不完善等现状。行政伦理选择概念的提出,通过强化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构建伦理责任机制、完善伦理选择制度、改进伦理考核机制等途径,从根本上提高了行政人员的伦理选择水平。无论何种行政活动,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行政人员的行为选择过程,行政伦理选择是应对行政伦理冲突与困境的有益之举,它推动着行政人员的选择行为朝着符合社会伦理规范和人民利益要求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
  • 0.1.1 现状分析
  • 0.1.2 理论意义
  • 0.1.3 实践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相关研究
  • 0.2.2 国内相关研究
  • 0.3 研究方法
  • 0.3.1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
  • 0.3.2 伦理学分析法
  • 0.3.3 比较分析法
  • 0.3.4 文献研究法
  • 第1章 行政伦理选择概述
  • 1.1 行政伦理选择的基本内涵
  • 1.1.1 行政行为
  • 1.1.2 行政行为选择
  • 1.1.3 行政伦理选择
  • 1.2 行政伦理选择的前提条件
  • 1.2.1 行政权力
  • 1.2.2 意志自由
  • 1.2.3 选择方案
  • 1.3 行政伦理选择的影响因素
  • 1.3.1 外部影响因素
  • 1.3.2 内在影响因素
  • 1.4 行政伦理选择的过程
  • 1.4.1 伦理冲突的认识与描述
  • 1.4.2 方案的伦理分析与选择
  • 1.4.3 伦理价值的反思与确立
  • 1.4.4 价值体系的补充与修正
  • 1.5 小结
  • 第2章 行政伦理选择的评价
  • 2.1 行政伦理选择的评价主体
  • 2.1.1 社会公众
  • 2.1.2 行政组织
  • 2.1.3 行政人员
  • 2.2 行政伦理选择的评价模式
  • 2.2.1 动机导向型
  • 2.2.2 效果导向型
  • 2.2.3 动机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 2.3 行政伦理选择的评价标准
  • 2.3.1 善
  • 2.3.2 公正
  • 2.3.3 人民利益至上
  • 2.4 小结
  • 第3章 目前我国行政伦理选择存在的问题
  • 3.1 行政伦理选择意识
  • 3.1.1 行政人员伦理意识的缺失
  • 3.1.2 组织对行政人员道德自主性的压制
  • 3.2 行政伦理选择责任
  • 3.2.1 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
  • 3.2.2 伦理选择的责任冲突
  • 3.3 行政伦理选择制度
  • 3.3.1 我国行政伦理选择制度的演进
  • 3.3.2 行政伦理选择制度的缺陷
  • 3.4 行政伦理选择监督
  • 3.4.1 行政伦理选择的监督方式
  • 3.4.2 行政伦理选择的监督机制
  • 3.4.3 行政伦理监督存在的缺陷
  • 3.5 小结
  • 第4章 优化我国行政伦理选择的对策
  • 4.1 强化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
  • 4.1.1 提高伦理选择自主性
  • 4.1.2 塑造高尚的行政人格
  • 4.1.3 增强行政组织中的个体伦理自主性
  • 4.2 构建行政伦理选择责任机制
  • 4.2.1 完善行政伦理选择的责任制度
  • 4.2.2 规范行政伦理选择的责任限度
  • 4.2.3 健全行政伦理选择的问责制度
  • 4.3 完善行政伦理选择制度
  • 4.3.1 制度伦理化建设
  • 4.3.2 伦理制度化建设
  • 4.4 改进行政伦理选择的考核机制
  • 4.4.1 行政伦理选择考核的意义
  • 4.4.2 行政伦理选择考核的内容
  • 4.4.3 行政伦理选择考核的方法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最后的人质》中人物的伦理选择[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6(10)
    • [2].《欢乐之家》中莉莉的困境、追求和伦理选择[J]. 青年文学家 2017(15)
    • [3].《逃离》中女性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探究[J]. 北方文学 2017(21)
    • [4].《心灵病房》中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J]. 戏剧之家 2018(30)
    • [5].《专使》中的伦理选择与伦理结的生成和解构[J]. 外国文学研究 2017(06)
    • [6].艺术伦理选择在劳伦斯作品中的渗透[J]. 名作欣赏 2015(33)
    • [7].伦理身份、伦理选择与成长:《冬天里的姑娘》解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9(04)
    • [8].论萨特戏剧《禁闭》中的身份之变与伦理选择[J]. 四川戏剧 2019(05)
    • [9].《远山淡影》中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0].《罗马热病》中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J]. 海外英语 2019(06)
    • [11].驶回正途——丽尔碧特的伦理选择[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12)
    • [12].劳伦斯·达雷尔的多重身份与艺术伦理选择[J]. 外国文学评论 2015(01)
    • [13].伦理错位与人性的回归——J.M.库切作品《耻》的伦理选择及启示[J]. 长江丛刊 2019(03)
    • [14].悲剧的命运:《伦敦场地》主要人物的伦理选择[J]. 中外企业家 2018(07)
    • [15].论《家园》的伦理选择[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7(11)
    • [16].境遇伦理视角下父亲的伦理选择分析——科马克·麦卡锡《路》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17].伦理环境·伦理选择——《傻瓜吉姆佩尔》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 名作欣赏 2017(36)
    • [18].论《炼狱》中普洛克托的伦理选择[J]. 戏剧之家 2018(06)
    • [19].从《砂器》看战后日本人的伦理选择[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20].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的伦理选择[J]. 海外英语 2018(18)
    • [21].东野圭吾《秘密》的非自然叙事与伦理选择[J]. 青年文学家 2019(09)
    • [22].我国科技伦理评估初探——以调查公众伦理选择为路径[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9(02)
    • [23].伦理选择的困惑与光芒——对小说《追风筝的人》的解读[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24].《阴暗的图画》主人公的身份困惑与伦理选择[J]. 名作欣赏 2018(03)
    • [25].两难的伦理选择——也谈安娜悲剧的根源[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6].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J]. 外国文学研究 2011(06)
    • [27].从伊莉莎的伦理选择看《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女性道德力量[J]. 戏剧之家 2018(31)
    • [28].论《好女人的爱情》中女性的伦理选择与身份建构[J]. 海外英语 2019(14)
    • [29].《幸存者回忆录》:艾米丽的伦理选择[J]. 外国语文 2018(03)
    • [30].“我的英雄是一个懦夫”——巴恩斯《时代的噪音》中的伦理选择[J]. 当代外国文学 2017(03)

    标签:;  ;  ;  ;  ;  

    我国行政伦理选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