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及随访

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及随访

一、Early rehabilition intervention after re-plantation of amputated fingers and follow-up(论文文献综述)

董坤[1](2021)在《智能互联可穿戴设备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管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构建科学严谨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问卷,了解患者当前院外康复需求现状,为制定推送个体化健康宣教内容提供依据。2.基于患者需求将智能可穿戴设备运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中。通过与常规康复指导进行比较,观察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整体功能和康复锻炼依从性方面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第一部分:1.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以奥瑞姆自理理论为依据,构建问卷初稿;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预调查对问卷进行完善,形成施测稿,选取212名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及6名专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调查:以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行设计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问卷》为调查工具,便利选取206位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第二部分: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20年4月至2020年8月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并符合纳排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完成试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方案基础上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NEO-SMART)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康复指导,进行自主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术后4周、6周、8周、12周测量膝关节活动度,评估Lysholm膝关节评分;在术后4周、6周、8周、12周门诊复查时测量大腿周径差,评估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第一部分:1.形成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问卷》包含康复锻炼需求、心理指导需求、并发症预防需求、康复知识需求、日常生活需求5个维度共18个条目。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975,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0.189%;问卷总体的Cronbach’sα为0.874,各维度水平的Cronbach’sα为0.691~0.850;折半信度为0.801,各维度的折半信度为0.661~0.83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总需求均分为(76.18±6.82)分。其中各维度需求由高到低依次为心理指导需求、康复锻炼需求、并发症预防需求、康复知识需求、日常生活需求。第二部分:1.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膝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46.193,P<0.05),随时间延长,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26.642,P<0.05),表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大,对照组变化幅度较小。对各时点间两组间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多重比较显示,术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6周、8周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虽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大腿周径差大腿周径差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大腿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74,P<0.05),随时间延长,患者大腿周径差下降。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4.756,P<0.05),表明两组患者大腿周径差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对照组变化幅度较为平缓。对各时间点两组间周径差进行多重比较显示:术后4周、6周、8周、12周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大腿周径差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腿周径差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值分别为0.758cm、0.840cm、0.964cm、1.088cm,说明术后4周、6周、8周、12周观察组患者的股四头肌肌肉程度恢复优于对照组。3.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Lysholm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9.279,P<0.05),随时间延长,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逐渐提高。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5.633,P<0.05),表明两组患者Lysholm得分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观察组Lysholm评分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对照组随时间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升高,增长幅度小于观察组。对各时间点两组间Lysholm评分进行多重比较显示:术前,两组患者Lysholm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7);术后4周、6周、8周、12周,两组患者Lysholm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ysholm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值分别为12.333分、16.233分、12.70分、11.533分。4.康复锻炼依从性康复锻炼依从性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23,P<0.05),随时间延长,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存在下降趋势。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F=1.847,P=0.159),表明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同。进一步进行主效应分析,分组对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主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F=144.183,P<0.05),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比对照组高16.3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的康复锻炼依从性得分优于对照组。结论:第一部分:1.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问卷编制过程规范,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的相关评估工具。2.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处于中高水平,患者对心理指导需求、康复锻炼需求、并发症预防需求、康复知识需求、日常生活需求各维度相关康复知识匮乏,医护工作者应针对性给予指导,满足患者院外康复需求。第二部分:智能互联可穿戴设备集术后指导、智能评估、实时预警、随访监督为一体,可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随访方式,在改善患者早期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促进肌肉力量恢复,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孙慧慧[2](2020)在《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的疼痛、焦虑情况及上肢功能状况的影响,为解决患者疼痛、心理方面的问题及促进康复提供依据,为协同护理模式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提供实践经验。方法1.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以协同护理模式及《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为理论基础,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制定协同护理干预方案;通过2轮德菲尔法专家函询对干预方案进行修订;通过预试验修改干预方案的内容后形成最终版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的应用:便利选取2019年01月~2019年08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手外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96例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患者。以病区为单位通过抽签法将手外科一病区、二病区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组建多学科协同团队,编制手册,分阶段进行个体干预、群体干预及团队协同干预。于带蒂术后1d、2d、3d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于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肩肘关节功能情况;于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及手功能情况。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干预方案构建本研究2轮专家函询均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2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意见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0.859,2轮函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286,0.322,显着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形成的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条目3个,二级条目9个,三级条目42个。2.干预方案临床应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前两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及手功能MHQ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疼痛情况:干预组带蒂术后1d、2d、3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心理状况:干预组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SAS评分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功能情况:干预组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断蒂术后1d、3d、7d、1个月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断蒂术后1个月、3个月手功能MH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功能MHQ评分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可靠性与科学性。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程度,促进患者肩肘关节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

苏栩蓓,王骏,芮永军,邱玉宇[3](2019)在《应用运动处方治疗断指再植松解术后的康复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观察运动处方对于断指再植松解术后的康复疗效。方法 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患者20例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10例,27指)和观察组(10例,28指)。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配合运用运动处方系统生成的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进行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手指总活动度(TAM)与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估手功能情况。结果 治疗后,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观察组(69.00±21.43)分,对照组(52.00±22.43)分;TAM:观察组(164.39±26.72)°,对照组(138.92±25.95)°;TAM优良率:观察组70.3%,对照组53.6%。较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断指再植松解术后患者应密切注意屈肌腱Ⅱ区鞘管内粘连的问题,配合切实可行的运动处方指导,督促患者行肌腱之间相对的滑动练习,帮助手功能进一步康复。

杨家庆[4](2016)在《沈阳市某医院87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断指再植术后成活率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手的功能优良率却远远低下,断指再植成活后往往没有功能或功能低下,反而成为日后工作、生活的累赘和负担。在长期的康复工作实践过程中,有观察者发现,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可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手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治疗过程中,有些因素,如患者的年龄、病情、康复干预时间,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可能会影响断指再植患者的康复疗效,为了解断指再植患者康复疗效以及是否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沈阳某三甲医院87例断指再植患者康复治疗资料的研究,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提高断指再植患者的康复疗效,使断指再植患者尽可能的恢复功能,早日回归生活,回归社会。方法:应用2000年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制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从6个方面进行评定,分别是(1)运动功能(2)日常生活活动ADL(3)感觉的恢复(4)血液循环的状况(5)外观(6)恢复工作的情况。每项均有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康复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评定,记录评分。分值小于40分为劣,40至59分为差,60至79分为良,80至100分为优。对沈阳市某三甲医院康复医学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进行评定,采集病例87例,数据录入应用EXCEL,用SAS9.21进行数据的分析。用S或M(QL,QU)表示需要计量的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需要计数的资料,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种因素的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比例较大,年龄多集中在2150岁,职业分布以工人和农民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和高中为主,损伤以切割伤和挤压伤多见,离断平面以远节指骨最多,68.97%的患者没有损伤到指关节。不完全离断的患者稍多,占55.17%。不需要植皮的患者居多,占55.17%。断指再植术后固定以克氏针固定最多,占72.41%,治疗费用以保险支付为主,术后固定时间以固定12个月者最多,占79.31%,平均固定天数为56.21±17.60天。术后康复干预时间以4个月以上者最多,占54.0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断指再植手部功能康复优良率与损伤性质、离断平面、损伤关节情况、断指分型、是否植皮、术后固定方式和手术次数有关。3.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指完全离断(P=0.0008,OR=0.217)、损伤关节(P=0.0470,OR=2.591)是断指再植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1.断指再植术后康复患者以男性青壮年居多,职业以体力劳动人群为主,受教育程度偏低,康复治疗费用以保险支付为主,损伤类型以压切割伤和砸挤伤主,固定方式以克氏针固定为主,制动的时间较长,接受康复治疗时间较晚。2.康复治疗有助于断指再植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但3个月的康复治疗手部功能恢复不理想,功能优良率偏低,断指再植术后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3.断指再植手部功能康复优良率与损伤性质、离断平面、损伤关节情况、断指分型、是否植皮、术后固定方式和手术次数有关。4.手指完全离断、损伤关节是断指再植术后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

王振继[5](2016)在《100例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100例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分析,为临床上更好的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断指再植手术法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手术治疗,术前给予抗感染治疗,手术过程中注意方法的适度和组织的清洗,术后要加强对断指的处理,同时要加强患者的康复练习。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断指再植手术治疗后,再植成功者90例,成功率为90.0%,断指再植成功的患者中57例断指功能恢复良好,33例虽然断指再植恢复成活但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术后1年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随访,随访结果发现,上述再植成功的患者恢复良好,均没有其他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断指情况,但是在断指再植过程中要加强对医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患者的心理康复干预训练,以此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

马蓝,李丽娟,陈翠萍,邓带欢,莫想有[6](2013)在《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35例作为研究组,术后早期对其进行康复护理干预,随访观察患者手指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选取以往断指再植术后未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2个月断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以及握力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其再植成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再植成活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并增加握力,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张丽[7](2009)在《康复指导对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功能恢复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功能的效果。方法对178例断指再植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康复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则给予康复指导。结果康复组患指成活率明显提高(P<0.01),患指功能恢复良好(P<0.01)。结论康复指导有助于患指功能的恢复,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张丽[8](2008)在《早期康复指导对断指再植术后的康复效果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178例断指再植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康复组(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康复组(观察组)则给予早期康复指导,包括:心理、知识、行为、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患指成活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患指功能恢复良好,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指导能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有助与伤指功能的恢复,减少残疾率,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李碧光,何文凤,王继妩,谢静,张苑娜[9](2019)在《运动处方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个性化运动处方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断指再植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与试验组,每组32例。传统组按照常规护理路径进行功能康复指导和自行锻炼,试验组由责任组长和管床护士运用自制的运动处方对患者进行康复干预,包括对患者的健康宣教、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效果跟踪等。术后3个月采用手指总活动幅度(ROM)标准指数评价2组患指活动幅度,采用感觉恢复分级标准评价2组患指感觉情况,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指活动幅度较传统组显着增加(t=-2.761,P=0.007),ROM评分分级与感觉恢复分级均较传统组显着改善(Z=-2.823、P=0.005,Z=-2.054、P=0.040)。结论个性化运动处方的运用可增加患者术后康复的依从性,最大限度地恢复患指感觉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黎勤华,严程芬,曾慧宜[10](2017)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作业康复锻炼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作业康复锻炼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7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有2例在干预过程中脱落。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作业康复锻炼措施,分别在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估量表(UEFT)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BI)评定两组患者手部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3、6个月的UEFT及B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作业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Early rehabilition intervention after re-plantation of amputated fingers and follow-up(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arly rehabilition intervention after re-plantation of amputated fingers and follow-up(论文提纲范文)

(1)智能互联可穿戴设备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管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操作性定义
    5 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调查及分析
    1 问卷编制
        1.1 构建问卷条目池
        1.2 德尔菲法专家函询阶段
        1.3 问卷预调查
        1.4 正式调查
        1.5 问卷质量评价
        1.6 小结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计算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数据处理及分析
        2.6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
        3.2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需求情况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第二部分 智能互联可穿戴设备(NEO-SMART)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2.2 膝关节活动度
        2.3 大腿周径差
        2.4 Lysholm膝关节评分
        2.5 康复锻炼依从性
    3 讨论
        3.1 智能互联可穿戴设备(NEO-SMART)对前交叉重建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股四头肌肌肉力量的干预效果分析
        3.2 智能互联可穿戴设备(NEO-SMAR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干预效果分析
        3.3 智能互联可穿戴设备(NEO-SMAR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干预效果分析
    4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4.3 研究的局限性
        4.4 对今后的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移动医疗在骨科患者院外康复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成立研究小组
        2 半结构式访谈
        3 德尔菲法专家函询
        4 预试验
        5 统计学分析
        6 质量控制
        7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2 专家函询结果
        3 预试验结果及干预方案的最终确立
    讨论
        1 干预方案构建的必要性
        2 干预方案构建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3 干预方案的可行性
        4 干预方案的内容性分析
第二部分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3 干预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6 伦理原则
        7 质量控制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2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4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5 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6 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7 两组患者手功能情况比较
    讨论
        1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疼痛情况的影响
        2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焦虑情况的影响
        3 协同护理干预方案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功能状况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附录
致谢

(4)沈阳市某医院87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断指再植手术及康复治疗的概况
        1.1.1 断指再植的概念
        1.1.2 断指再植手术发展及现状
        1.1.3 断指再植术后康复发展现状
    1.2 断指再植康复疗效的影响因素
        1.2.1 损伤特点
        1.2.2 围手术情况
        1.2.3 心理因素
    1.3 断指再植分型
    1.4 断指患者的治疗
        1.4.1 再植手术
        1.4.2 主要康复治疗方法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样本来源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2.2.2 采取的康复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定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1.1 年龄
        3.1.2 性别
        3.1.3 职业
        3.1.4 文化程度
        3.1.5 居住地
        3.1.6 受伤地
        3.1.7 利手
    3.2 损伤情况
        3.2.1 损伤手别
        3.2.2 损伤类型
        3.2.3 离断平面
        3.2.4 损伤关节情况
        3.2.5 离断程度
    3.3 治疗情况
        3.3.1 皮肤修复情况
        3.3.2 手术次数
        3.3.3 康复费用支付方式
        3.3.4 术后固定方式
        3.3.5 术后固定时间
        3.3.6 术后康复干预时间
    3.4 影响断指再植患者康复效果的单因素
        3.4.1 性别
        3.4.2 年龄
        3.4.3 文化程度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4.4 居住地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4.5 受伤地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4.6 利手情况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4.7 伤手情况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4.8 康复费用支付方式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4.9 术后固定时间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4.10 康复干预时间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5 影响断指再植患者康复效果的多因素
        3.5.1 职业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5.2 损伤性质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5.3 离断平面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5.4 损伤关节情况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5.5 断指分型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5.6 皮肤损伤情况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5.7 术次数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3.5.8 固定方式对断指再植患者功能评分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断指再植康复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4.2 断指损伤及再植治疗情况分布
    4.3 影响断指再植康复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4.4 影响断指再植康复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4.5 研究中的不足
    4.6 断指再植康复治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5)100例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术前处理
        1.2.2 手术方法
        1.2.3 术后处理
        1.2.4 康复练习
2 结果
3 讨论

(6)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法:
    3.疗效评价标准[4]:
    4.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9)运动处方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护理方法
        1.2.1 运动处方的制定
        1.2.2 护士培训
        1.2.3 患者健康教育
        1.2.4 运动计划与实施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活动幅度比较
    2.2 感觉情况比较
    2.3 不良事件比较
3 讨论

(10)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作业康复锻炼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UEFT得分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患肢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见表2。
3 讨论

四、Early rehabilition intervention after re-plantation of amputated fingers and follow-up(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能互联可穿戴设备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院外康复管理的应用研究[D]. 董坤.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协同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D]. 孙慧慧. 青岛大学, 2020(01)
  • [3]应用运动处方治疗断指再植松解术后的康复疗效观察[J]. 苏栩蓓,王骏,芮永军,邱玉宇.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19(01)
  • [4]沈阳市某医院87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杨家庆. 吉林大学, 2016(03)
  • [5]100例手外科断指再植手术的临床分析[J]. 王振继. 医疗装备, 2016(12)
  • [6]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马蓝,李丽娟,陈翠萍,邓带欢,莫想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06)
  • [7]康复指导对断指再植术后患指功能恢复的影响[J]. 张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08)
  • [8]早期康复指导对断指再植术后的康复效果影响[A]. 张丽. 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 2008
  • [9]运动处方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J]. 李碧光,何文凤,王继妩,谢静,张苑娜. 实用临床医学, 2019(01)
  • [10]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作业康复锻炼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 黎勤华,严程芬,曾慧宜. 齐鲁护理杂志, 2017(24)

标签:;  ;  ;  ;  

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康复干预及随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