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心”与“此心” ——陆象山“本心论”的思想蕴藉与视域彰显

“本心”与“此心” ——陆象山“本心论”的思想蕴藉与视域彰显

论文摘要

儒学向伺处去?这是本文最终所关怀的主题。本文试图从分析象山“本心论”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象山“本心论”的创造性诠释,系统发掘并阐发象山思想中的独特性。本文针对儒学发展(尤其是宋明儒学与新儒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批评与分析,认为通过对于象山“本心论”的诠释,我们可以思索并开肩儒学发展的“新视域”,并概述出“新视域”儒学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即所谓“十二纲领”。具体说来,本文认为,象山的“本心论”是他通过对于孟子思想的涵摄与发扬而形成的,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本文进一步对于象山“本心论”的基本品格进行了阐发。对于象山思想中的“心”、“理”关系,前人一般认为可以用“心即理”概括,而本文认为“心即理”不是对象山思想的准确概括。本文创新性的分析出“宇宙整体”与“理”的紧密关系,并且阐释了“心”、“理”对扬的态势并详细阐述了“心”与“理”的“双重纠缠”的动态过程,认为“心”与“理”处于一种动态的交错关系中,而前人对于象山本心的诠释多是站在一个静态的角度来看。本文在第三章中运用全新的分析方法,使我们对于象山思想的认识从“本心”进入到“此心”,认为,象山的“此心”概念超越了理论层次,而从个体当下状态中切入“本心”。“本心”的当下状态“此心”充分的体现了象山思想区别于他家而走入具体条件下的个体的特色,这无疑对今天思索儒学的发展有相当的启发作用。对于本心的“当下”理论品格,本文提出“绵延生成”与“当下即是”进行阐释,勾勒出了“此心”自我召唤与实现其自身的复杂过程,并深入象山以“艮背”与“行庭”为框架的“无物”、“无我”的终极状态,认为这是象山德性论的最终理想。在前三章理论积累的基础上,本文在第四章首先针对牟宗三对儒学“超越性”论断进行分析与批评,并且针对李泽厚先生和安乐哲先生的分析做出了本文的回应,从而得出“本心”超越性根源并非“纯粹道德实体”而仍是来自于“历史总体”的结论。从而,在这个意义上说,象山树立了具有重要意义上的“德性个体”概念。因之,象山的“本心论”为我们今天思索儒学的前景开辟了新的理论视域。在第五章,本文首先对于宋明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内圣外王”理论进行了系统性深入反思,指出传统儒学自身无法克服“外王悖论”,而儒学与专制政权相联结的境况也因而一直处于两难的“困境”中。针对牟宗三为代表的新儒学诸家,本文作了简要的分析与批评,认为他们仍然处于旧式的思维框架中,其“返本开新”与“良知坎陷”诸说亦必陷于困境。本文揭示出经过创造性诠释后的象山“本心论”的重要意义,认为象山从当下启发个体德性的思路是我们抛弃传统儒学窠臼,而走向具体的、个体的儒学新思路的重要理论资源。最后,本文依据“新视域”的理论,系统而简要的论述了面向未来的“新视域”儒学在各个理论层面的基本“纲领”,共十二条。作为心学一派的开创者,象山的思想世界具有相当深度,为我们思索儒学前景开辟独特的视角、提供了重要资源,值得我们仔细发掘与解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本心"的确立——"涵摄"与"发扬"
  • 第一节 "因读《孟子》而自得之"——孟子与象山
  • 第二节 "心只是一个心"——"本心"的基本品格
  • 第二章 "心"与"理"——从"宇宙整体"出发
  • 第一节 关于象山之"粗处"
  • 第二节 "心"与"理"的"对扬"与"双重纠缠"
  • 第三章 "此心"与"此理"——"当下状态"的呈现
  • 第一节 "绵延生成"与"当下即是"——存在状态之转向
  • 第二节 "此心"之召唤与实现其自身
  • 第四章 "本心论"所开启的"新视域"——从"超越性问题"争论说起
  • 第一节 对"超越性"争论的分析以及象山"新视域"的开启
  • 第二节 "收拾精神,自做主宰"——"德性个体"之树立及其意义
  • 第五章 儒学向何处去?——"新视域"对"内圣外王"框架的扬弃
  • 第一节 说"外王悖论"——宋明儒学"内圣外王"理论之反思
  • 第二节 也说"良知坎陷"——新儒家的"桎梏"与"新视域"的开创性
  • 结语:概论儒学"新视域"的"十二纲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儒学文献特色数据库构建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21)
    • [2].西医东渐中的科学与儒学的亲和性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海外儒学话语研究:问题与构想[J]. 山东外语教学 2019(06)
    • [4].“乡村儒学”的由来与乡村文明重建[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近代以来儒学的危机与流变研究述评[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6].儒学现代转型的逻辑与启示[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0(02)
    • [7].儒学海外传播背景、学术史梳理及主要问题研究[J]. 文化与传播 2020(02)
    • [8].《百年儒学精华·孔孟荀编》简介[J]. 文史哲 2020(04)
    • [9].田中正造的思想世界——关于明治儒学的个案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0].论儒学与中国科学之关系[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1].儒学创新为中华文明“走出去”提供战略支撑[J]. 人民论坛 2016(31)
    • [12].理解科学与儒学的关系——评马来平《探索儒学与科学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J]. 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6(04)
    • [13].“自由儒学”简论——走出自由困惑的一种理论探索[J]. 人文天下 2017(01)
    • [14].儒学的传承与创新[J]. 人文天下 2017(01)
    • [15].儒学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形态——读李承贵教授的《儒学的形态与开展》[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6].中国近代“国学”的儒学转型与“东学”[J]. 天中学刊 2017(02)
    • [17].儒学发展的历史向度[J]. 孔子研究 2017(01)
    • [18].做有说服力的儒学[J]. 孔子研究 2017(01)
    • [19].儒学的传承与创新[J]. 孔子研究 2017(01)
    • [20].世界儒学——世界文化新秩序建构中的儒学自我变革[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1].光复后“台湾儒学”基本形态析论[J]. 台湾研究 2017(03)
    • [22].乡村儒学对建设美丽乡村的启示[J]. 改革与开放 2017(11)
    • [23].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儒学的现代转化与传播[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7(03)
    • [24].罗光、牟宗三对儒学形上学的不同诠释[J]. 孔学堂 2017(01)
    • [25].现代儒学与中华文明之“常道”——基于文明论视域的考察[J]. 天津社会科学 2017(04)
    • [26].由“儒学在美国”到“美国的儒学”:百年美国儒学发展脉络[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 [27].儒学西传的开拓性研究——《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读后[J]. 中国比较文学 2017(02)
    • [28].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儒学[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6)
    • [29].儒学发展的历史向度[J]. 社会科学文摘 2017(06)
    • [30].都峤山儒学圣地之寻踪考迹[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标签:;  ;  ;  ;  ;  

    “本心”与“此心” ——陆象山“本心论”的思想蕴藉与视域彰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