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膜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研究

肥大细胞膜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人肥大细胞系(HMC-1)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电学特性;建立适用于膜片钳记录的外周组织片模型,并进一步对其中原位肥大细胞(mast cell,MC)的机械敏感性进行验证。方法:(1)在光镜显微镜下观察低渗环境导致HMC-1细胞处于高应力状态中对该细胞脱颗粒的影响。(2)利用荧光成像技术,以钙绿(Calcium Green-1 AM)为荧光指示剂,测量低渗环境中HMC-1胞内Ca2+浓度i)的变化。(3)在膜片钳外面朝外(outside-out)和细胞吸附(cell-attached)两种模式下,通过膜片钳记录电极对细胞膜施加正压(+30~+60 cmH2O)或负压(-60~-30 cm H2O)刺激,测量和分析HMC-1上张力激活性(stretch-activated,SA)离子通道的单通道特性。(4)制备大鼠“后三里”穴区(ST36)皮下结缔组织片,用甲苯胺蓝(Toluidineblue,TB)或中兴红(Neutral red,NR)染色观察组织片内MCs的分布,并用膜片钳全细胞(whole-cell)模式对组织片内原位MCs的SA电流进行记录。结果:(1)在230 mOsm/kg的低渗细胞外液中,处于稳定状态的HMC-1细胞会在5~30分钟内出现脱颗粒现象,脱颗粒率为54.9±8.5%(n=4个独立实验,P≤0.01)(mean±SEM)。低渗环境导致HMC-1脱颗粒效应可被Cl-通道阻断剂DIDS和香草精受体TRPV2阻断剂SKF96365抑制,脱颗粒率分别下降到17.7±5.4%(n=4个独立实验,P≤0.05)和22.2±7.9%(n=2个独立实验)。(2) 250 mOsm/kg的低渗细胞外液能增加HMC-1胞内相对钙荧光强度,荧光强度从对照组的100%上升到116.7±3.6%(n=52,5个独立实验,P≤0.01)。TRPV蛋白阻断剂钌红(ruthenium red,RuR)、SKF96365和DIDS能取消或抑制该增强效应,胞内相对钙荧光强度分别下降到100.3±0.9%(n=41,3个独立实验,P≤0.01)、103.7±3.2%(n=30,3个独立实验,P≤0.05)和67.8±5.2%(n=29,4个独立实验,P≤0.01)。(3)在膜片钳实验中,直接的压力牵张可激活HMC-1细胞SA通道。SA单通道电流表现出较强的外向整流性。+100 mV膜电位下的通道电导为55.1±3.4 pS(n=38)。SA通道的开放概率(open probability,Po)具有电压依赖性,在正膜电位下急剧增大;并且具有压力依赖性,Po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在+20 mV膜电位下,达到最大Po值一半所需的压力为26.4 cm H2O。在+60mV膜电位下,通道开放时间分布(open-time distribution)能被3个指数函数拟合,时间常数分别为τ1o=755.1 ms、τ2o=166.4 ms和τ3o=16.5 ms;通道关闭时间分布(closed-time distribution)也能被3个指数函数拟合,时间常数分别为τ1c=661.6 ms、τ2c=253.2 ms和τ3c=5.6 ms。(4) HMC-1细胞的SA单通道活动具有细胞外Cl-浓度([Cl-]o)依赖性(n=9)。当[Cl-]o由169 mM降低到19 mM后,+100mV膜电位下的电导从44.2±4.4 pS下降到15.1±1.6 pS(P≤0.01)。在+60 mV膜电位下,Po降低到对照组的62.2±13.6%(P≤0.01)。V1/2从5.5±2.7mV上升到45.6±6.9 mV。(5) HMC-1细胞SA单通道活动可被Cl-通道阻断剂DIDS可逆性抑制(n=9)。+100 mV膜电位下的电导从58.5±4.1 pS下降到18.9±7.0 pS(P≤0.01)。+60 mV膜电位下,Po降低到对照组的20.6±1.4%(P≤0.01)。(6)用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CB)断裂细胞骨架后发现,激活SA通道所需的压力降低。(7)大量MCs分布在大鼠“后三里”穴区(ST36)的皮下结缔组织片内。和HMC-1类似,大鼠原位MCs也同样表达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SA通道的全细胞电流表现出外向整流性,并随外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100 mV膜电位下,由-60 cm H2O激活的SA通道的电导为83.2±25.5 pS,翻转电位约为-35.8 mV。结论:HMC-1脱颗粒效应可被机械刺激激活,DIDS敏感性Cl-通道和TRPV2蛋白参与HMC-1机械敏感性机制,并且[Ca2+]i增加可能是该机制中重要的信号途径之一。这种机械敏感性在大鼠原位MCs上也进一步得到了证实。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肥大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
  • 1.1.1 肥大细胞脱颗粒
  • 1.1.1.1 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因素
  • 1.1.1.2 肥大细胞激活的分子基础
  • 1.1.1.3 肥大细胞脱颗粒的信号转导途径
  • 1.1.1.4 肥大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
  • 1.1.2 肥大细胞的异质性
  • 1.1.2.1 鼠类肥大细胞的异质性
  • 1.1.2.2 人肥大细胞的异质性
  • 1.1.3 肥大细胞膜离子通道
  • 1.1.3.1 人肥大细胞膜离子通道
  • 1.1.3.2 鼠类肥大细胞膜离子通道
  • 1.1.4 肥大细胞的功能
  • 1.2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
  • 1.2.1 机械敏感性通道的种类
  • 1.2.1.1 原核细胞上的机械敏感性通道
  • 1.2.1.2 真核细胞上的机械敏感性通道
  • 1.2.2 机械敏感性通道的门控机制
  • 1.2.3 机械敏感性通道的共同特点
  • 1.2.3.1 共同的动力学模式
  • 1.2.3.2 开放频率的反曲依赖性
  • 1.2.3.3 适应现象
  • 1.2.4 机械敏感性通道的生理学意义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1 前期工作
  • 1.4.2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及意义
  • 第二章 机械力对人肥大细胞系(HMC-1)膜离子通道的调控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溶液及试剂
  • 2.1.2 细胞培养
  • 2.1.3 膜片钳单通道记录
  • 2.1.4 胞内钙荧光成像
  • 2.1.5 形态学观察
  • 2.1.6 机械刺激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和讨论
  • 2.2.1 低渗环境对HMC-1脱颗粒的影响
  • 2.2.2 低渗环境对HMC-1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影响
  • 2.2.3 压力牵张对HMC-1膜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 2.2.3.1 outside-out模式下记录到的单通道活动
  • 2.2.3.2 cell-attached模式下记录到的单通道活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械力对大鼠结缔组织原位肥大细胞膜离子通道的调控
  •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溶液和试剂
  • 3.1.3 大鼠"后三里"穴区结缔组织片的制备
  • 3.1.4 组织片染色
  • 3.1.5 膜片钳全细胞记录
  • 3.1.6 机械刺激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和讨论
  • 3.2.1 大鼠"后三里"穴区皮下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分布
  • 3.2.2 低渗环境对大鼠皮下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的影响
  • 3.2.3 压力牵张对大鼠皮下结缔组织内肥大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4.1 总结
  • 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4.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试剂及仪器清单
  • 附录二 HMC-1的培养
  • 附录三 膜片钳记录技术
  • 附录四 荧光显微镜的原理
  • 附录五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杨帆研究员团队发现一种离子通道感受跨膜电压的新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
    • [2].阴离子通道孔道结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08)
    • [3].心房颤动与离子通道重构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5(05)
    • [4].Handbook of Ion Channels——一部系统介绍离子通道的新作问世[J]. 生理学报 2015(05)
    • [5].酸敏感离子通道的调控新进展[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7(02)
    • [6].疼痛和离子通道[J]. 西南军医 2014(06)
    • [7].T淋巴细胞上主要离子通道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J]. 免疫学杂志 2015(05)
    • [8].双分子层膜人工离子通道的合成[J]. 化学进展 2012(07)
    • [9].流感病毒离子通道综述[J]. 生物技术世界 2012(08)
    • [10].离子通道(14)[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05)
    • [11].离子通道的开放与关闭(15)[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05)
    • [12].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结构与药理学特性[J].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9(04)
    • [13].脑胶质瘤相关的细胞离子通道改变[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4].等离子通道钻井技术概况和发展前景[J]. 断块油气田 2013(02)
    • [15].离子通道调整与新药研制——胃肠离子通道病研究最新进展[J]. 临床医学工程 2010(01)
    • [16].脂质调节瞬时电位受体离子通道活性介导疼痛的作用机制[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20(11)
    • [17].一种具有识别运输钠离子的离子通道膜的制备[J]. 高分子学报 2010(09)
    • [18].基于离子通道的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进展[J]. 分析化学 2018(09)
    • [19].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5(10)
    • [20].膜超极化激活离子通道及其靶向抗癫痫药物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15(02)
    • [21].动物的痛觉和痒觉感受机制(3)[J]. 生物学通报 2016(11)
    • [22].慢性心力衰竭离子通道谱的稳态调节[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04)
    • [23].关节炎疼痛与酸感受离子通道相关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04)
    • [24].多离子通道阻断的抗心律失常中药研究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6)
    • [25].酸敏感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4)
    • [26].昆虫离子通道及其抗药性研究进展[J]. 四川动物 2011(05)
    • [27].离子通道相关基因在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0(16)
    • [28].离子通道参与化疗痛外周机制的研究进展[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8(06)
    • [29].麻醉药作用机制及其保护作用与离子通道相关性研究进展[J]. 神经药理学报 2013(04)
    • [30].基于特征筛选方法预测不同离子通道活性的芋螺毒素[J]. 生物数学学报 2013(04)

    标签:;  ;  ;  ;  ;  

    肥大细胞膜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