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层序地层学在陆相地层划分与对比中已得到许多应用,因其时空演化较为复杂,河流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一直是层序地层学中研究的难点。本文研究目的层位为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上侏罗系齐古组,前人对本区齐古组的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研究较少。论文在大量参阅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野外露头资料、三维地震资料与604 口井的测井资料为依据,仔细分析了白家海凸起齐古组的层序地层特征和沉积相特征,深入开展目的层段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探讨了曲流河相地层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与划分依据以及旋回的叠加样式。在此基础上,以中期旋回层序为框架,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对比单元,建立了齐古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将砂体纳入该格架中进行高精度的等时对比,进而明晰了该套地层的沉积展布特征与演化规律。主要取得的成果与认识如下:1.通过对野外露头与工区大量测井曲线的详细观察与分析,认为白家海凸起齐古组为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曲流河沉积地层。对岩心、露头、测井与地震剖面上层序标志进行详细剖析后认识到:齐古组发育一个长期旋回,三个中期旋回。将旋回界面按构造成因分为七个等级,长期旋回的顶部界面是齐古组与上覆白垩系喀拉扎组的不整合接触面,为一Ⅱ级界面;底部以齐古组与下伏头屯河组的整合接触为界,该界面为Ⅲ级界面。内部中期旋回的界面皆为岩相转换面。2.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对中期旋回内部的短期旋回的构型与叠加样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曲流河中的短期旋回有两种形态:只反映基准面上升时期形成的地层的向上“变深”型旋回和反映基准面上升复下降所形成的地层的对称型旋回。位于中期旋回的不同时期,两种旋回构型表现的形式不同。3.结合前人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地层含砂率、地震属性反映,认为本区齐古组沉积期间存在东北方向的克拉美丽山系物源与北西方向的盆地内部物源(车-莫古隆起)两个物源,二者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物源变化的同时,随着A/S值的变化,齐古组地层经历了从中弯度曲流河到高弯度曲流河再回至中弯度曲流河的演化过程。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前言1.1 选题目的与意义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1.2.2 河流相沉积层序的研究现状1.2.3 研究区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 主要研究内容1.3.2 研究思路1.4 完成的工作量1.5 主要成果与认识第二章 区域概况2.1 区域地理位置2.2 区域构造背景2.3 地层发育情况第三章 白家海凸起齐古组沉积相类型分析3.1 露头沉积相类型分析3.1.1 露头沉积特征3.1.2 露头沉积相类型分析3.2 测井相分析3.2.1 测井曲线分析要素3.2.2 测井相图版的建立第四章 齐古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4.1 界面识别标志4.1.1 基准面下降到上升转换面(层序界面)4.1.2 基准面上升到下降转换面(洪泛面)4.2 基准面旋回构型及叠加样式分析4.2.1 短期旋回类型划分4.2.2 中期旋回内的短期旋回叠加样式4.2.3 曲流河相带内旋回分布模式4.3 层序地层格架与砂体对比4.3.1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4.3.2 连井格架与小层砂体对比4.3.3 井震地层格架建立4.4 层序地层构成与分布特征第五章 研究区齐古组沉积演化特征5.1 沉积背景与物源分析5.1.1 沉积背景分析5.1.2 占地貌与物源方向分析5.1.3 沉积模式指导5.1.4 河道宽深比计算5.2 齐古组剖面沉积特征5.2.1 过C120—C2042井剖面(横一剖面)5.2.2 过C1805—C1388井剖面(纵二剖面)5.2.3 过C2866—C119井剖面(纵三剖面)5.3 齐古组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5.3.1 地震属性分析5.3.2 含砂率等值线图5.3.3 平面沉积相展布分析5.3.4 研究区齐古组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结论与认识致谢附录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齐古组论文; 曲流河论文; 层序地层划分论文;
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凸起齐古组河流相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演化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