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量刑合理化研究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量刑合理化研究

论文摘要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现实意义,其内涵丰富,科学合理,将对我国刑事立法、司法产生重大影响。其完全可以成为量刑的指导方针,进一步统一法官的刑罚理念,重塑刑罚价值取向,推动法官对刑罚制度和规则的新认识,并带动量刑方法的改革。量刑合理化的核心要求是区别对待、罪刑均衡、罚当其罪、合乎刑罚目的,其就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化身。要实现量刑合理化,离不开法官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罪刑设置的科学,离不开司法体制的改革完善,但更需要量刑理论体系支撑。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量刑根据、量刑原则、量刑情节、量刑制度、量刑方法缺一不可,均对量刑合理化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我国量刑合理化的障碍,就量刑理论体系本身而言,其不足主要包括:一是量刑根据仅限于犯罪事实本身,而未明确犯罪人的因素和特殊的社会情势因素。二是没有专门的量刑原则,从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中具体化而来的也仅只有刑罚法定、罪刑均衡二原则,完全不能满足量刑合理化的需要。三是量刑情节的规定不科学,如法定情节的量刑功能宽泛,酌定情节的观念、标准不统一,缺乏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规则,部分量刑情节界定存在歧义等。四是量刑制度设置不完善,特别是缓刑制度和数罪并罚制度,实践中的问题较多,如缓刑的实质条件设置过于呆板不具有操作性、累犯一律不得适用缓刑过于偏激、数个不同质的自由刑如何并罚欠缺法律规定、多个漏罪或新罪时并罚方法不明确等等。五是量刑方法的空白,既缺程序,也缺技巧。实现量刑合理化,就必须针对上述问题逐一破解。一是要科学界定量刑根据,将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因素和特殊社会情势因素予以纳入;二是要明确规定量刑原则,在刑罚法定原则、罪刑均衡两个原则的基础上,增加刑罚个别化和刑罚必要原则;三是要严密设置量刑情节,制订量刑情节适用规则和机制,加大量刑情节定义的解释;四是要改革完善量刑制度,提高各量刑制度的操作性;五是严格规范量刑程序,本着公开、民主、高效的原则,建议明确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权、推行庭前调查制度、提高量刑透明度、引入科技方法。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概述
  • (一)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形成和演变
  • (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涵界定
  • (三)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目的与刑罚价值取向
  •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量刑合理化的影响
  • (一)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量刑合理化的积极意义
  • (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量刑合理化的制约作用
  • 三、量刑合理化的基本要求与必要内容
  • (一) 量刑合理化概述
  • (二) 量刑合理化的依据
  • (三) 量刑合理化的原则
  • (四) 量刑情节在量刑合理化中的作用
  • (五) 量刑制度在量刑合理化中的作用
  • (六) 量刑程序在量刑合理化中的作用
  • 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量刑合理化路径
  • (一) 科学界定量刑根据
  • (二) 明确规定量刑原则
  • (三) 严密设置量刑情节
  • (四) 改革完善量刑制度
  • (五) 严格规范量刑程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刑法的独立性与刑事政策刑法化的路径[J]. 三江高教 2012(02)
    • [2].从供需法则看“严打”毒品犯罪刑事政策[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反思与重构[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0(04)
    • [4].刑事政策对民意的必要考量与批判采纳[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1)
    • [5].现代化治理视域下的刑事政策导向——能动与有限的分野[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6].我国现阶段刑事政策研究述评[J]. 公安学研究 2018(04)
    • [7].食品安全犯罪刑事政策的价值、内容及选择根基[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9(01)
    • [8].罪刑法定与司法规则和刑事政策[J]. 中国检察官 2019(13)
    • [9].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之中外比较分析[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8(01)
    • [10].我国当前刑事政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0)
    • [11].暴恐犯罪刑事政策纵向实现的路径重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2].环境刑事政策的概念和价值——以司法解释和刑事政策的关系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15(35)
    • [13].当代美国刑事政策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J]. 法商研究 2016(06)
    • [14].李斯特刑事政策观浅析[J]. 法制博览 2015(13)
    • [15].当代中国反恐刑事政策法治化问题研究[J]. 刑法论丛 2019(03)
    • [16].刑事政策社会化:社会治理的新方向[J]. 社会治理法治前沿年刊 2012(00)
    • [17].刑法论丛第46卷[J]. 刑法论丛 2016(02)
    • [18].“反腐”国家战略与刑事政策的法治转型[J]. 刑法论丛 2016(03)
    • [19].如何跨越“李斯特鸿沟”——《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论》书评[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6(00)
    • [20].我国反有组织犯罪刑事政策观念的检讨与重塑——基于对《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立法精神的解读[J]. 刑法论丛 2012(03)
    • [21].社区矫正刑事政策价值考察[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3)
    • [22].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施及其影响[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09)
    • [23].减刑假释规定修订对监狱工作影响的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2(10)
    • [24].论我国监狱的分类及其完善[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08)
    • [25].德国刑事政策的当前形势[J]. 刑事法评论 2018(01)
    • [26].刑事政策在犯罪过程中的作用[J]. 法制与社会 2019(03)
    • [27].我国性侵幼女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J]. 淄博师专论丛 2019(01)
    • [28].改革开放四十年:刑事政策的里程碑[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9(01)
    • [29].反恐背景下我国民族刑事政策走向[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05)
    • [30].我国反腐败刑事政策转型背景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标签:;  ;  ;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导下的量刑合理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