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

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

论文摘要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著作权由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组成。由于对著作人身权的性质有不同的理解,在著作人身权是否可与主体分离的问题上,产生了不少争议。本文旨在通过评析有关的理论学说和权利性质的具体表现,阐明著作人身权的身份权性质。本文由引言和正文组成,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归纳了著作人身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然后就著作人身权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作了介绍。版权体系和作者权体系这两种著作权权利体系模式,因其哲学基础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在著作人身权保护的立法理念上存在难以协调的差异。作者权体系以人格价值观作为立法基础,将作品视为作者人格的延伸,是著作人身权与人格权产生混同的历史原因。第二章对几种对于著作人身权性质的认识加以评析。否定说关于著作人身权不属于人身权,甚至具有财产权性质的观点缺乏依据。著作权是由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共同组成的权利组合。人格权与著作权在理论发展方面联系密切,但人格权说混淆了人格的概念。通过探讨人格权与身份权的本质区别,明确著作人身权既不是人格权,也不具备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双重性质,而是一种身份权。第三章分继承、放弃、转让三种情况探讨了著作人身权是否可与主体分离的问题,认为:著作权人身权不能成为继承标的,将随作者死亡而归于消灭;著作人身权不能放弃,国外立法例上所称“放弃”具有不同的含义。所谓作者转让、继承、放弃其著作人身权的说法都是不能成立的。这种无法与特定主体分离的特点体现了著作人身权作为身份权的权利性质。第四章讨论了著作人身权四项权能的若干具体问题。如作者不发表作品、不在作品上署名等行为的性质并非放弃著作人身权,而是不行使其权利。又如作者同意出版社出版其作品、在作品上署他人之姓名等,并非转让著作人身权,而是行使其权利。这些都是著作人身权身份权性质的具体体现。第五章考察了约定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的性质和内容。认为委托人是以作者身份原始取得著作权,其法律效果表现为取得了包括著作人身权在内的完整著作权。由此判断关于著作人身权可由合同约定的看法是一种误解,身份权性质决定了著作人身权不可与人身分离并无例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著作人身权基本概念辨析
  •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的概念
  • 第二节 著作人身权的起源
  • 第三节 著作人身权的发展
  • 第二章 著作人身权属于身份权
  • 第一节 否定说观点辨析
  • 一、著作人身权从属于人身权
  • 二、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的关系
  • 第二节 人格权说观点辨析
  • 第三节 著作人身权是身份权
  • 第三章 著作人身权不可与主体分离
  •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不可继承
  • 第二节 著作人身权不可放弃
  • 第三节 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
  • 第四章 著作人身权性质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发表权
  • 一、不发表行为的性质
  • 二、发表权的行使方式
  • 三、发表权享有与行使的区别
  • 第二节 署名权
  • 一、署名权的内涵
  • 二、署名权转让之误解
  • 三、署名权与姓名权
  • 第三节 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 一、允许他人修改作品的定性
  • 二、修改权与“收回权”
  • 三、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限制
  • 第五章 委托作品中的著作人身权问题
  • 第一节 委托作品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委托作品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二、“视为作者原则”的适用
  • 第二节 委托作品著作权合同的性质
  • 一、委托人原始取得著作权
  • 二、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我国著作人身权立法的不足及完善[J]. 肇庆学院学报 2018(03)
    • [2].著作人身权转让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33)
    • [3].著作人身权转让问题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4].新媒体[J]. 中国广播影视 2020(10)
    • [5].著作人身权的刑法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2(07)
    • [6].论作者死亡后的著作人身权“保护”[J]. 学海 2020(03)
    • [7].论委托创作中的著作人身权约定[J]. 经济视角(下) 2013(12)
    • [8].委托创作中著作人身权约定的限制及其操作[J]. 科技与出版 2014(03)
    • [9].期刊编辑侵犯著作人身权的行为研究[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10].著作人身权问题探疑——为促进著作财产权交易[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4)
    • [11].论著作人身权之转让——现行学术评价体制下的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3)
    • [12].著作人身权和人格权的关系探究──兼议著作人身权在人格权编配置[J]. 科技与法律 2018(04)
    • [13].虚假署名的行为定性及其风险防范——解析黄某某诉中国某某出版社等侵犯著作人身权案[J]. 科技与出版 2013(09)
    • [14].浅谈我国著作人身权的转让性[J]. 知识经济 2013(08)
    • [15].发表权若干问题探微[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2(02)
    • [16].论修改权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不冲突[J]. 知识经济 2014(11)
    • [17].浅析作者收回权的行使条件[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06)
    • [18].论美术作品著作人身权及保护——从《周恩来和他的战友们》素描稿著作人身权纠纷案谈起[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2(03)
    • [19].著作人身权的合理流转[J]. 学术探索 2012(08)
    • [20].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11)
    • [21].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9(12)
    • [22].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03)
    • [23].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04)
    • [24].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07)
    • [25].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10)
    • [26].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6(12)
    • [27].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01)
    • [28].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02)
    • [29].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03)
    • [30].投稿须知[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17(04)

    标签:;  ;  ;  

    论著作人身权的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