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商业秘密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拥有为竞争者所缺乏的商业秘密成为了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而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目前,商业秘密一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有关商业秘密的侵权案件的数量也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权利人的损害后果严重,也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共识。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以其他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主干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体系,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有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对商业秘密的涵义、特征的分析,明确了商业秘密的独有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作了论述,通过研究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以及对其法律保护的方式,对美国、德国、日本以及国际条约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立法现状进行了比价;分析了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商业秘密专门立法的设想。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的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商业秘密的概述,主要写对商业秘密的基本界定。该部分首先写出了商业秘密的由来及发展,指出商业秘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伴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然后对各国(地区)关于商业秘密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无论在国外还是在我国,商业秘密都处在不断扩大的过程。最后本文对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进行了归纳,其包括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新颖性四个方面。第二部分是商业秘密法律制度的考察,主要写商业秘密保护的若干基础理论。该部分首先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归纳出理论界对于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一种理论基础:合同法理论、侵权法理论、反不正当竞争理论、财产权理论、知识产权理论。然后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方式进行考察,总结出了商业秘密的民法保护、竞争法保护、专业立法保护、刑法保护、行政法保护五个方面。最后对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域外典例的分析,文中对美国、德国、日本及国际保护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商业秘密的内容在不断扩大,以成立法为主、注重成文法和注重不同法律部分的综合运用三点启示。第三部分是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状况,主要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进行归纳。该部分首先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沿革进行归纳,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奠定了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基本框架。然后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指出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目的是产生商业道德、激励科技创新、维护公共利益,我国有关商业秘密的主要立法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劳动法》、《刑法》等。最后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不足进行一定的分析,指出我国目前的商业秘密保护立法存在着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立法过于分散、《反不正竞争法》的可操作性差、商业秘密认定标准模糊、权利主体认定界限很难把握、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商业秘密保护法律程序不明确六大欠缺。第四部分是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的思考,主要对在现有条件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立法路径进行探索。该部分首先对我国制订商业秘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应当制订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然后对在商业秘密保护立法的完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商业秘密界定、权利主体确定、善意第三人侵犯商业秘密的责任、惩罚性赔偿责任和完善相关刑事责任几个问题进行了明确,并指出了应当从《民事诉讼法》、《劳动法》,《刑法》几个角度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