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现状与模式研究

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现状与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至20世纪,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为了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指出,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至此,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和认同。推动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使人们了解、认同这一理念,进而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而教育,特别是环境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上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自1973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以来,环境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1996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共同颁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不仅指出我国环境教育面向对象包括高校学生,还明确指出环境教育的内容包含环境科学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知识、环境道德伦理知识等。由此可见,高校的环境法律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法律知识是开展环境教育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所以,重视环境法律教育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环境教育的开展,丰富环境教育的内容,而且也是顺应我国法制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环境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环境教育与环境法律教育的发展状况,了解国外高校如何进行环境法律教育等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开展状况;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调查广东省六所高校学生的环境法律知识、环境法律意识以及对于环境法律教育的看法,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学生掌握环境法律知识的因素;采用访谈方法,了解高校教师对环境法律教育的认识、态度和看法;基于这些工作,对广东省高校专业环境法律教育开展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并未在每所高校中普及;广东省高校学生环境法律知识较为缺乏,环境法律意识程度有待提高;高校在进行专业和非专业环境法律教育时都存在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环境法律知识的学习。最后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根据专业和非专业教育的特点,本研究初步构建了高校环境法律教育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广东省各高校应当提高环境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环境法律教育开展力度,推动广东省环境教育的开展,以及促进广东省法制社会建设进程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环境法发展研究状况
  • 1.2.2 法律教育研究状况
  • 1.2.3 高校环境教育研究状况
  • 1.2.4 高校环境法律教育研究状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法
  • 1.6.2 问卷调查法
  • 1.6.3 访谈法
  • 第二章 国内外高校环境法律教育发展及案例分析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环境教育
  • 2.1.2 高校环境教育和高校环境法律教育
  • 2.1.3 环境法律意识
  • 2.2 国内外环境法律教育的发展
  • 2.3 国内外高校环境法律教育案例分析
  • 2.3.1 哥伦比亚大学
  • 2.3.2 耶鲁大学
  • 2.3.3 广州大学
  • 第三章 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广东省环境法律教育概况
  •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2.1 调查假设
  • 3.2.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3 问卷信度分析
  • 3.2.4 知识性问题调查结果
  • 3.2.5 影响得分因素的相关分析
  • 3.2.6 环境法律意识分析
  • 3.2.7 环境法律教育分析
  • 3.2.8 问卷前后测分析
  • 3.3 访谈研究
  • 3.3.1 关于环境法律教育在学校的开展状况
  • 3.3.2 关于学生环境法律意识及环境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 3.3.3 关于如何开展环境法律教育
  • 3.3.4 关于相关政策
  • 3.4 环境法律专业教育分析(以中山大学为例)
  • 第四章 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模式构建及对策
  • 4.1 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模式构建
  • 4.1.1 教育目标
  • 4.1.2 专业环境法律教育
  • 4.1.3 非专业环境法律教育
  • 4.1.4 专业教育与非专业教育的区别与联系
  • 4.2 构建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模式的意义
  • 4.2.1 提高高校学生环境法律意识
  • 4.2.2 推动高校开展环境法律教育
  • 4.3 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对策
  • 4.3.1 增强高校环境法律教育的重视程度
  • 4.3.2 专业教育对策
  • 4.3.3 非专业教育对策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录1:大学生环境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 附录2:访谈提纲与访谈内容
  • 附录3:广东省部分高校环境法律相关课程开设状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网络空间的高职创业法律教育路径创新[J]. 广东蚕业 2019(12)
    • [2].中职法律教育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以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为例[J]. 法制与社会 2020(12)
    • [3].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实施路径探析——基于双创背景下[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1)
    • [4].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实施路径探析——基于双创背景下[J]. 法制博览 2019(15)
    • [5].浅议法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J]. 法制博览 2019(20)
    • [6].基于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的问题与策略研究——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09)
    • [7].增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8(01)
    • [8].从名校高材生频频犯罪谈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法律教育现状及策略[J]. 法制与社会 2018(06)
    • [9].中德两国道德和法律教育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职业 2018(16)
    • [10].关于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实效性分析[J]. 法制博览 2018(20)
    • [11].高校法律教育的改革路向研究[J]. 陕西教育(高教) 2018(07)
    • [12].中学生法律教育中国际理解的渗透[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3(04)
    • [13].“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问题探析[J]. 长春大学学报 2017(06)
    • [14].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问题探析[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7(04)
    • [15].美国法律教育中可借鉴的地方[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7(11)
    • [16].诊所法律教育和传统法律教育的分与合[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5(12)
    • [17].俄罗斯以课程推动中小学法律教育[J]. 中国德育 2015(21)
    • [18].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及其课程编排建设研究[J]. 才智 2015(15)
    • [19].浅议董必武法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J]. 湘潮(下半月) 2015(08)
    • [20].中国法律教育之弱点及其补救之方略[J].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03)
    • [21].增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5(03)
    • [22].关于提高高校法律教育实效的建议[J]. 人大建设 2015(10)
    • [23].高校法律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要素及其提升策略[J]. 山西青年 2020(10)
    • [24].法律如何走进儿童的生活——以《红绿灯在站岗》的研课为例[J]. 名师在线 2017(10)
    • [25].高职生创业法律教育发展的难题与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4(33)
    • [26].双创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教育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7)
    • [27].浅谈大学生法律教育[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06)
    • [28].应为与何为:也谈大学创业法律教育[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18)
    • [29].医学生法律教育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3)
    • [30].论女性高等法律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J]. 文教资料 2013(01)

    标签:;  ;  ;  ;  

    广东省高校环境法律教育现状与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