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从不完全私有产权向完全私有产权的过渡

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从不完全私有产权向完全私有产权的过渡

论文摘要

从16世纪到19世纪,英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努力后,成功地完成了一场重大的土地制度变迁。土地制度变迁的成功不仅为英国赢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而且为英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英国在世界上第一个迈入了工业化的大门。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学者都十分重视对英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众所周知,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制度变迁的问题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它也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所以研究16-19世纪英国的土地制度变迁,在当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历史经验归纳法、分析叙述法和需求供给分析法,借鉴英国现存的大量历史资料,对16—19世纪英国的土地制度变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土地私有产权从不完全到完全的制度变迁是土地所有者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英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本文对16世纪前英国的土地制度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当时普遍实行的敞田制、骑士领有制和公簿持有制是私有产权不完全的土地制度。然后运用供求分析理论,对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由于土地私有产权的不完全,引起了制度供给的不足,使得制度安排的净收益小于新的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当制度供求之间处于非均衡状态时,一个新的盈利机会出现了,潜在的外部收益吸引了土地所有者及其利益的代表——议会,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为获得土地完全的私有产权,废除不完全的私有产权的制度变迁便发生了。其次,本文对敞田制的废除与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进行了论述。敞田制是私有产权与共有产权共存的土地制度。16世纪后,英国的土地价格长期上涨,土地的潜在利益已十分明显。在土地潜在收益的吸引下,以乡绅和约曼为首的土地所有者迫切要求拥有完全的土地私有产权,于是他们通过圈地自发地进行了一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因为这次圈地给社会带来了动荡,统治者颁布了禁止破坏性圈地的法令,加上圈地的交易费用较高,这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只在一小部分地区废除了敞田制。17世纪英国革命后,议会执掌了国家大权,议会代表土地所有者发起了大规模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终于在19世纪中期废除了敞田制,基本确立了土地完全的私有产权。接着,本文对骑士领有制、公簿持有制的废除和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进行了论述。英国在17世纪初时,骑士领有制、公簿持有制仍是普遍存在的土地制度。1646年英国长期国会宣布废除了骑士领有制,免除了大土地所有者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使土地不完全的私有产权转化为完全的私有产权。可是在公簿持有制向租地持有制和自由持有制的转变过程中,公簿持有农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所以就减少了他们的预期收益。另外,公簿持有农的权利受到惯例的保护,因此这场制度变迁的阻力很大。直至19世纪中期,在土地所有者的强烈要求下,国家加大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力度,于19世纪末才基本上废除了公簿持有制,完成了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最后,本文对英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所取得的经济绩效进行了阐述。提出由于16—19世纪英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成功,一方面实现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促进了收入的重新分配,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保证了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从而把英国推向工业化社会,引领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归根结底,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的确立是土地所有者权衡利弊后的选择,也是英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土地不完全产权向完全产权的过渡,英国在16—19世纪逐渐完成了一场重大的土地制度变迁。这场土地制度变迁改变了英国,也改变了世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关于英国土地制度变迁问题的讨论
  • 0.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0.2.1 西方学者的研究
  • 0.2.2 我国学者的研究
  • 0.3 本文的理论基础
  • 0.3.1 产权理论
  • 0.3.2 制度变迁的动因理论
  • 0.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0.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0.5.1 历史经验归纳法
  • 0.5.2 分析叙述法
  • 0.5.3 需求与供给分析法
  • 0.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0.6.1 对英国土地制度研究的新方法
  • 0.6.2 关于乡绅与约曼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主体的新观点
  • 0.6.3 关于土地私有产权与土地集中的关系的新见解
  • 0.7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 十六世纪前英国私有产权不完全的土地制度
  • 1.1 敞田制
  • 1.1.1 土地的共有产权和私有产权
  • 1.1.2 敞田制土地的共有产权
  • 1.2 骑士领有制
  • 1.2.1 封土制
  • 1.2.2 骑士领有制
  • 1.2.3 骑士领有制中的封建关系
  • 1.2.4 骑士领有制中的封建义务
  • 1.2.5 骑士领有制的兴起
  • 1.2.6 骑士领有制的发展
  • 1.3 公簿持有制
  • 1.3.1 公簿持有制的兴起
  • 1.3.2 公簿持有制的发展
  • 小结
  • 2 十六至十九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因:供求分析
  • 2.1 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 2.1.1 制度变迁
  • 2.1.2 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形成
  • 2.1.3 制度变迁供求分析的框架
  • 2.2 影响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
  • 2.2.1 制度变迁的需求
  • 2.2.2 影响16-19世纪英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需求的因素
  • 2.3 影响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
  • 2.3.1 制度变迁的供给
  • 2.3.2 影响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供给的因素
  • 2.4 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 2.4.1 制度均衡
  • 2.4.2 制度非均衡
  • 2.5 十六世纪初英国土地制度的非均衡
  • 2.5.1 敞田制的非均衡
  • 2.5.2 骑士领有制的非均衡
  • 2.5.3 公簿持有制的非均衡
  • 小结
  • 3 小部分地区敞田制的废除:诱致性制度变迁(16世纪初—17世纪中期)
  • 3.1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
  • 3.1.1 制度变迁的主体
  • 3.1.2 诱致性制度变迁
  • 3.1.3 废除敞田制中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主体产生的背景
  • 3.1.4 乡绅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一个主体
  • 3.1.5 约曼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另一个主体
  • 3.2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途径
  • 3.2.1 私下赎买
  • 3.2.2 法庭审批
  • 3.2.3 其它途径
  • 3.3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 3.3.1 自发性
  • 3.3.2 盈利性
  • 3.3.3 渐进性
  • 3.4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 3.4.1 敞田制的部分废除
  • 3.4.2 社会问题的出现及应对
  • 小结
  • 4 敞田制的废除与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强制性制度变迁(17世纪中期—19世纪末)
  • 4.1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
  • 4.1.1 强制性制度变迁
  • 4.1.2 强制性制度变迁主体的产生
  • 4.1.3 议会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
  • 4.2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途径
  • 4.2.1 私法案圈地
  • 4.2.2 《一般圈地法》圈地
  • 4.3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点
  • 4.3.1 公开性
  • 4.3.2 公平性
  • 4.3.3 公正性
  • 4.4 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
  • 4.4.1 废除敞田制的阻力
  • 4.4.2 相关的制度安排
  • 4.5 确立土地私有产权
  • 4.5.1 土地私有产权的界定
  • 4.5.2 敞田制的废除
  • 小结
  • 5 骑士领有制的废除与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
  • 5.1 骑士领有制的衰落
  • 5.1.1 骑士身份的转变
  • 5.1.2 骑士领有制的衰落
  • 5.2 废除骑士领有制的过程
  • 5.2.1 废除骑士领有制法令的颁布
  • 5.2.2 巩固新政权的需要
  • 5.3 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
  • 5.3.1 完全的土地私有产权
  • 5.3.2 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不彻底性
  • 小结
  • 6 公簿持有制的废除与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
  • 6.1 公簿持有制、租地持有制与自由持有制
  • 6.1.1 公簿持有制的特点
  • 6.1.2 租地持有制
  • 6.1.3 自由持有制
  • 6.2 从公簿持有制到租地持有制的制度变迁
  • 6.2.1 从公簿持有制到租地持有制变迁的过程
  • 6.2.2 从公簿持有制到租地持有制变迁的途径
  • 6.2.3 从公簿持有制到租地持有制变迁的结果
  • 6.3 从公簿持有制到自由持有制的制度变迁
  • 6.3.1 从公簿持有制向自由持有制变迁的背景
  • 6.3.2 从公簿持有制向自由持有制变迁的过程
  • 6.3.3 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确立
  • 小结
  • 7 英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
  • 7.1 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激励作用
  • 7.1.1 产权的激励
  • 7.1.2 土地完全私有产权的激励作用
  • 7.1.3 英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激励作用
  • 7.2 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
  • 7.2.1 土地的规模经营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 7.2.2 收入的重新分配与国民收入的增长
  • 小结
  • 结束语 关于英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撕掉共享经济的外衣[J].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7(02)
    • [2].历史主义、私有产权与文物返还问题[J]. 北大法律评论 2016(01)
    • [3].中小企业私有产权交易发展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 2013(07)
    • [4].90年代秘鲁经济崛起的秘密[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08)
    • [5].我国小企业集群创新私有产权双重缺失的机理分析[J]. 当代财经 2009(09)
    • [6].保护私有产权是基础[J]. 浙江经济 2013(23)
    • [7].洛克的秩序——劳动私有产权理论[J]. 才智 2010(19)
    • [8].产权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0)
    • [9].国有股权对私有产权保护水平的影响研究[J]. 管理学报 2016(12)
    • [10].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的优劣比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8)
    • [11].私有产权保护、政府行为与大学生就业[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 [12].私有产权并非完美——金融危机的教训[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24)
    • [13].劳动产权的产生、丧失和重建[J]. 中国工人 2011(11)
    • [14].租金挤占分析及化解建议[J]. 武汉金融 2012(05)
    • [15].私有产权的社会成本与经济金融危机[J]. 经济导刊 2010(05)
    • [16].当物权遭遇公共利益——兼论对私有产权的合理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08(18)
    • [17].论改革开放后私有产权产生的前缘[J]. 时代金融 2015(23)
    • [18].决不贱卖的青春[J]. 情感读本 2015(18)
    • [19].保护私有产权是企业创新的基础[J]. 商讯 2018(10)
    • [20].原始私有产权的确立与经济增长[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1].民主、产权、生活方式与制度变迁[J]. 思想战线 2011(S1)
    • [22].私有产权的演进[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9(04)
    • [23].没有私有产权,你什么都不是[J]. 环境教育 2016(Z1)
    • [24].提振民营企业的四大措施[J]. 企业观察家 2018(12)
    • [25].经济转轨中教育收益率变动的产权制度解释[J]. 经济科学 2010(04)
    • [26].私有产权保护是否有利于减少污染排放[J]. 财贸研究 2015(05)
    • [27].市场经济发展和产权制度的公私观念比较[J]. 天津社会科学 2012(05)
    • [28].基于产权视角的养老金信托管理适用性分析[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29].不要害怕争取你渴望的东西[J]. 中国企业家 2011(20)
    • [30].产权问题的几个认识误区[J]. 当代社科视野 2009(02)

    标签:;  ;  ;  ;  ;  ;  

    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从不完全私有产权向完全私有产权的过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