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建设质量高、外形美观的桥梁结构,针对在建桥梁进行施工监测和仿真计算分析以保证桥梁正常建成和运营被证明是很必要的。当按预定的程序进行桥梁施工时,桥梁每一阶段的结构内力和变形是可以监测和预计的,当发现施工过程中监测的实际值与计算的预计值相差过大时,要进行检查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避免盲目施工造成事故和损失。本文研究对象为温福铁路客运专线白马河64米简支梁桥工程,通过安装在扁担梁上的千斤顶连接造桥机和预制梁段,进行后张法施工。在阐述施工监测和仿真计算分析理论基础上,利用MIDAS软件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对梁体的特征截面的应力和整体线形进行分析,并对比分析不同张拉顺序和千斤顶压力模型的结果;提出本次监测试验的目的、内容,多角度分析实测结果;进行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对误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保证桥梁顺利施工的建议。通过MIDAS软件对桥梁按照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可知:在应力控制方面,由不同预应力张拉顺序的对比,得出使梁体受力更加合理的张拉顺序;对千斤顶压力状态进行调整,使梁体受力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在线形控制方面,对梁体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线形的变化分析,得知除了梁体和造桥机的相互作用及水压重的影响,合理的预应力张拉顺序和对千斤顶的及时调整是控制桥梁线形符合设计标准的主要因素。在现场进行科学的施工监测,包括选取合理的测点、监测时段,分析影响测试结果的各种因素,剔出和规避不利因素,整理出可靠的结果;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印证了理论计算结果所提出的相应措施的必要,遵循施工控制的整体思路,量化举措,保证了梁体应力和线形满足规范要求,最终保证了本跨桥梁的顺利建成。为其余14孔梁桥的施工提供可参考的资料;完善了同类桥梁的施工监测和仿真计算分析理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筑工程施工监测[J]. 中华建设 2015(10)
- [2].板岩隧道施工监测体系及预警技术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7)
- [3].轨道交通施工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J]. 市政技术 2017(01)
- [4].连续钢构桥梁施工监测和控制[J]. 安徽建筑 2017(01)
- [5].隧道洞库施工监测方案的优化设计[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6].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及工程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6)
- [7].基于网络互联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监测系统[J]. 江苏建筑 2020(03)
- [8].膨胀土深基坑施工监测分析[J]. 安徽建筑 2017(04)
- [9].高铁车站预应力梁施工监测研究[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7(06)
- [10].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监测监控技术的探讨[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1(05)
- [11].某基坑施工监测方案设计研究[J]. 科技信息 2011(18)
- [12].高速公路土建工程隧道施工监测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20(07)
- [13].梁桥的施工监测过程概述及误差分析[J]. 西南公路 2019(02)
- [14].浅析交易中心钢拉索施工中的施工监测[J]. 山西建筑 2017(35)
- [15].斜拉施工监测的技术要点探究[J]. 知识经济 2009(05)
- [16].骡家山隧道施工监测及支护稳定性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6(11)
- [17].武汉地铁三号线四新大道站施工监测控制[J]. 山西建筑 2014(05)
- [18].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05)
- [19].电力工程采用非开挖技术的规划审批与证后施工监测[J]. 城市勘测 2009(06)
- [20].施工监测数据在堆载预压地基加固中的控制应用[J]. 水运工程 2009(03)
- [21].市政道路软基综合处治方法及施工监测措施[J]. 珠江水运 2019(10)
- [22].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铁施工监测管控系统的研究[J]. 四川水力发电 2017(06)
- [23].浅谈地铁施工监测中的回归分析[J]. 建筑技术开发 2011(10)
- [24].混凝土现浇桥梁施工监测技术若干要素分析及实施[J]. 建筑 2014(16)
- [25].单壁有底钢套箱的有限元数值分析与施工监测[J]. 中外公路 2015(06)
- [26].BIM技术在施工监测中监测点布设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20(05)
- [27].VBA编程技术在桥梁施工监测中的应用[J]. 河南科技 2019(04)
- [28].金盛路地道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9(06)
- [29].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合龙施工监测[J]. 山西建筑 2010(13)
- [30].斜拉桥桥塔施工监测分析探讨[J]. 科技视界 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