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唇香草聪耳片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从微循环障碍机制进一步探讨中药唇香草聪耳片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机理。方法:根据随机、对照、盲法的原则,将符合突发性耳聋观察标准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唇香草聪耳片加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14天为一疗程,治疗一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测定值,并观察两组患者血浆内皮素(ET)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听力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血浆内皮素(ET)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血浆内皮素(ET)含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唇香草聪耳片不仅能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而且能使升高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明显下降,使降低的血清一氧化氮(NO)明显升高,恢复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动态平衡,从而缓解内耳血管痉挛,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损伤的耳蜗毛细胞修复,提高患者听力,这可能是唇香草聪耳片治疗突发性耳聋作用机理之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唇香草脂肪酸的GC-MS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2)
- [2].唇香草化学成分及药理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 2018(03)
- [3].唇香草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3)
- [4].唇香草挥发油降压作用机制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7(09)
- [5].从微循环障碍方面探讨唇香草聪耳片作用机理[J]. 新疆中医药 2013(06)
- [6].唇香草聪耳片对突发性耳聋微循环障碍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05)
- [7].维吾尔药唇香草挥发油抗炎、止咳、祛痰和镇痛的药效学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7(08)
- [8].唇香草挥发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3)
- [9].原位预处理-薄层扫描法同时测定唇香草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J].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7(08)
- [10].维药唇香草挥发油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09)
- [11].复方唇香草颗粒干预As斑块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10)
- [12].唇香草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其不同采收期含量变化[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3)
- [13].维药唇香草挥发油稳定性的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06)
- [14].HPLC法同时测定新疆唇香草总黄酮提取物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20(01)
- [15].唇香草不同部位总成分的分析比较[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07)
- [16].唇香草提取物抑制变异链球菌实验的初步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08)
- [17].维药唇香草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3)
- [18].唇香草抑菌活性筛选及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分析[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1(02)
- [19].维药唇香草研究进展[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4(03)
- [20].正交法优化维药唇香草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04)
- [21].新疆产唇香草挥发油红外光谱鉴别与聚类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09)
- [22].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J]. 新疆中医药 2008(02)
- [23].唇香草质量标准的初步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03)
- [24].维药唇香草醇提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的舒张作用[J]. 中国药房 2015(28)
- [25].维药唇香草的薄层色谱鉴别及其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J]. 西北药学杂志 2017(01)
- [26].维药唇香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显色反应体系探讨[J]. 新疆中医药 2017(01)
- [27].HPLC测定新疆不同产地唇香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6)
- [28].芳香新塔花挥发油的化学成份分析[J]. 新疆中医药 2009(01)
- [29].几种中药中Mn元素的测定[J]. 光谱实验室 2013(03)
- [30].唇香草对失血性休克脑的保护作用机制的探讨[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