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论文题目: 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英

导师: 冯海发

关键词: 制度,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北京郊区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出现了许多按老思路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如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农民土地权益被侵害问题,农村分配存在的公平和效率问题,农村基层组织缺乏对农民的凝聚力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稳定,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分析与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基础层面。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以北京郊区农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村庄集体经济的实地考察,从制度创新方面对新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得出对我国大城市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益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制度创新存在路径依赖,对于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研究,必须对长期形成的村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实性有一个准确把握,否则就会失去研究的现实基础与意义,最基本的现实就是村级土地的农民集体所有,以及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这个现实基础上,通过对制度经济学前沿的把握,分析村级集体经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路径依赖、产生的制度绩效、变迁趋势等问题。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进行了的研究。首先,研究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历程,提出村级集体经济新内涵、新功能和外延,并为后面的论述作了相关的理论准备。其次,结合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实践,从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包括整合村庄全部资源的社区股份合作制、非农地制度、农地制度、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村集体经济分配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创新的思路。最后,提出与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配套的一系列外部相关对策措施。 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入独到的研究并得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第一,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角度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分析,保持适度比例的集体股,对村庄社区整体发展利大于弊。第二,基于村级集体经济新的广义内涵,提出要因村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制度体系,村级集体经济制度会以某种或更多的是某几种制度混合存在。第三,提出确权确股这种把土地承包权股份化的制度创新方式应该成为今后农地制度创新的发展思路。它是在原有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土地产权制度的一大进步,既可以兼顾公平与效率,又有利于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集中。第四,根据组织制度变革成本分析,考虑组织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村级集体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总结出可借鉴的四种组织制度创新模式。第五,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需要配套的外部政策。这些地区社区股份合作制源于农村城市化、工业化,根本目的也在于推动农村城市化与工业化。股份合作制发展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的各种矛盾与压力,其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在城乡统筹、改革二元社会管理体制新理念下对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提出两大配套政策,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二是建立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第六,提出虽然村干部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但他们要兼具企业家与政治家双重素质。村级主要管理者是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

1.2.2 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变迁与趋势研究

1.2.3 发达村庄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所作的努力及不足之处

1.4.1 本文所作的努力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

2.1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起源

2.2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阶段

2.2.1 传统村级集体经济时期

2.2.2 以土地家庭承包为主要特征的村级集体经济时期

2.2.3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特征的村级集体经济时期

2.3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现状

2.3.1 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

2.3.2 村级集体经济存在问题

2.3.3 郊区村级集体经济问题成因

第三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功能分析

3.1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经济功能

3.1.1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1.2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工业化的基础力量

3.1.3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部分

3.1.4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城市化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3.2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社会功能

3.2.1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了大量的农村公共产品

3.2.2 村级集体经济通过集体净收益再分配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3.2.3 村级组织通过集体经济创造了有效的农村社区工作方法

3.3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的生态环境功能

3.3.1 郊区农村是首都天然生态屏障

3.3.2 村级集体在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中的作用

3.3.3 村级集体经济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内涵和外延

4.1 制度及其创新的内容

4.1.1 制度的涵义、构成、起源和功能

4.1.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4.2 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及其创新的内容

4.2.1 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涵义

4.2.2 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层面

4.3 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外延

4.3.1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与村级集体经济的关系

4.3.2 村级集体经济的表现形式

第五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实践模式

5.1 第一类实践模式

5.2 第二类实践模式

5.3 第三类实践模式

5.4 三种实践模式比较

5.4.1 自然条件

5.4.2 社会经济条件

5.4.3 制度绩效

第六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创新

6.1 产权制度创新的内涵

6.2 整合村庄全部资源的产权制度创新

6.2.1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产生的根源

6.2.2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重要性

6.2.3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绩效

6.2.4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存在的问题

6.2.5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制度创新的思路

6.3 非农用地制度创新

6.3.1 非农用地制度创新的实践背景

6.3.2 非农地制度创新实践模式分析

6.3.3 非农地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

6.3.4 非农地制度创新的思路

6.4 农地制度创新

6.4.1 农地制度创新的内容

6.4.2 农地制度创新的实践

6.4.3 农地制度创新的问题

6.4.4 农地制度创新的思路

6.5 村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6.5.1 村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内涵

6.5.2 村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6.5.3 村级集体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思路

6.5.4 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

第七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

7.1 组织制度创新的内容

7.1.1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涵义

7.1.2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层面

7.2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

7.2.1 对村党支部、村委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认识混乱

7.2.2 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对立

7.2.3 村党支部、村委会与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接点不科学

7.3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的思路

7.3.1 组织制度创新现实分析

7.3.2 组织制度创新的选择模式

7.3.3 组织模式的制度分析

7.3.4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第八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创新

8.1 村集体经济分配制度研究的层面

8.2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8.2.1 忽视村集体收入分配

8.2.2 按生产要素分配认识不足

8.2.3 股份合作制分配中的问题

8.3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创新的思路

8.3.1 村级集体经济分配制度创新应坚持的原则

8.3.2 建立增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机制

8.3.3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8.3.4 强化村集体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功能

8.3.5 兼顾激励机制与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

第九章 北京郊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的对策措施

9.1 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9.1.1 建立全市村级干部培训体系

9.1.2 扩大村级干部候选人的有效供给

9.2 完善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外部政策

9.2.1 进行财政、金融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9.2.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9.3 改革土地征占制度

9.3.1 严格界定用途,改变征占方式

9.3.2 提高补偿标准,创新补偿机制

9.3.3 试行“征地留用地”制度,探索农民自主进行城市化土地开发模式

9.4 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管理

9.4.1 保持必要储备量,合理调节土地收益

9.4.2 建立集体土地基准地价体系及相应地价评估体系

9.4.3 建立两种产权的同一市场

9.4.4 处理好统一规划与村集体组织关系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9-05

参考文献

  • [1].北京市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变迁绩效研究[D]. 赵家如.中国农业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 丰凤.湖南农业大学2010
  • [2].集体产权变迁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D]. 刘金海.华中师范大学2003
  • [3].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问题研究[D]. 程国栋.福建师范大学2005
  • [4].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 廖小军.福建师范大学2005
  • [5].城郊经济发展研究[D]. 曹萍.四川大学2005
  • [6].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 廉高波.西北大学2005

标签:;  ;  ;  ;  

北京效区村级集体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