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个性的研究

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个性的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从倡导素质教育以来,一直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个性。许多学者对个性教育进行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为一线工作的教师、学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然而,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以及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个性教育曾经被扼杀在摇篮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振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个性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个性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表明,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条件。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课程设置、考试制度、评价制度,已经开始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此时此刻,在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调整的时期,家庭和学校在重大问题上统一认识,取得和谐一致,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总结了当前中国家庭、学校个性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层面分析个性化教育缺失的根源,着重从教育观念上寻找问题的根源,探索学校培养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模式。以教育评价为突破口,引进个性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力求从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角度,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辅助,探索孩子良好个性化教育的改革之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分析当前学校、家庭中个性化教育缺失的表象,高起点透视其根源所在。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结合实际管理经验,总结出小学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可行办法。3.从家庭教育观念、教育引导、评价机智等方面提出家庭个性化教育的途径。4.以教育评价为突破口,实施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新举措。本研究采取了文献综述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法等研究方法,以应化小学实施个性化教育战略为着眼点,通过调查了解家庭教育中个性缺失的原因,寻找对策,以教育评价为突破口,切实解决学校、家庭相结合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途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源起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方法
  • 一、个性化发展的内涵及个性化教育意义
  • (一) 个性化发展内涵
  • (二) 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三) 个性化教育的意义
  • 二、目前我国个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学生个性缺失的症状
  • (二) 学生个性缺失的原因
  • 三、学校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策略
  • (一) 以培养做人为核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 (二) 多途径开拓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 (三) 建立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
  • 四、以督学会为纽带,家庭、学校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策略
  • (一) 家校观念协调一致,保证学生个性得到良好发展
  • (二) 家校教育措施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 (三) 家长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
  • (四) 提升家长的评价机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个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