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具有社会属性,需要相互帮助才能共同生存,志愿行为就是基于人类的公益、爱他性而产生的。志愿行为不但为一个国家创造了巨大无偿的经济利益而且也为人民带来了关爱与温暖。但是志愿行为作为一种人的行为,难免会引起很多纠纷,这就需要法律对其加以规制,使其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本文首先厘清志愿行为、志愿行为者等基本概念、将志愿行为分为正规和非正规为两种志愿行为来讨论;然后对志愿行为的法律规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行的地方志愿服务条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与志愿行为有关的现行法律的缺失;最后对如何完善志愿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行探讨,内容包括对志愿行为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划分以及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法律关系,由分析得出如何规范志愿行为中各方的利益、发生侵权纠纷时如何归责的结论;与此同时文章还分析得出志愿行为应该有行为边界的结论并具体探讨怎样划分其界限的问题。以求使志愿服务事业在法治环境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益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志愿行为对个人幸福的影响[J]. 心理科学进展 2010(07)
- [2].大学生志愿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02)
- [3].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行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9(07)
- [4].志愿行为的研究综述[J]. 现代企业教育 2011(02)
- [5].青年志愿者心理资本对志愿行为影响的分析研究[J]. 当代青年研究 2020(03)
- [6].关爱型道德气氛对员工志愿行为的影响机理[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7].中国城市居民的文化资本与志愿行为——基于中国27个城市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8].基于志愿行为的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8)
- [9].中国城市居民的志愿行为研究:人力资本的视角[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