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际通婚论文-沈思,简小琴,徐世英

族际通婚论文-沈思,简小琴,徐世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族际通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动人口,族际通婚,族内婚,少数民族人口

族际通婚论文文献综述

沈思,简小琴,徐世英[1](2019)在《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在此背景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现状如何?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现状。通过与"六普"数据呈现的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状况进行比较,文章分析得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高于少数民族全部人口的总体水平,但各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状况差异较大;与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通婚圈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率的性别差异显着,女性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高于男性;提升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对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和族际通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人口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杜娟[2](2019)在《试论“族际通婚”与“民族交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族际通婚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形式之一。从中国古代和当代的大量文献和统计资料来看,族际通婚不仅有利于人口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从中国少数民族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来看,在社会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异族通婚人口比例越大,大学以上学历人口越多;异族通婚人口比例越大,研究生学历人口也越多。(本文来源于《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期刊2019年01期)

钟梅燕[3](2019)在《裕固族族际通婚对家庭亲属称谓的影响——基于甘肃红湾寺镇等四乡镇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民族交往和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民族间通婚的日益增多,当前裕固族的婚姻形态发生了演变,亲属称谓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出现了多语称谓并存,甚至大量使用汉语称谓的状态,对裕固族语言、亲属称谓等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民族间交往愈久,族际通婚愈频繁,包括亲属称谓在内的语言使用就会借用更多,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则更加深刻而全面。(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简小琴,沈思[4](2019)在《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在公共空间上显着地促进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但在私人空间上,对不同流动者的族际通婚圈扩大存在区别。本文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对受访者的族际通婚、受教育程度、婚姻、年龄、职业、流动和结婚先后顺序进行统计描述,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小见大,发现影响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是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个人能力因素。对于学历较低、从事体力劳动工作的少数民族流动者,流动并没有显着地提高其族际通婚可能性,部分原因在于这部分流动者的"回乡择偶"倾向,个人能力和"抱团取暖"思想使其难融入城市,出现"流而未流"特点。(本文来源于《统计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杜娟[5](2018)在《从族际通婚看民族交融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族际通婚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形式之一。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等相关资料,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与异族通婚率的对比,发现族际通婚人口比例越大,大学以上学历人口也越多,两者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正相关性。尽管不能简单得出族际通婚必然提升民族文化水平的结论,但由此也提示我们这一可能性的存在,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刘举[6](2018)在《汉代匈奴族际通婚类型及其历史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匈奴族际通婚按目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婚谋国、与汉人的和亲、拉拢与控制附属国、笼络降附部族与人员、监控外族俘虏等几种类型。虽然因历史条件的不同而产生的效果有所差别,但总体上有利于各民族的和平发展,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为后世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2018年05期)

郑佳佳,马翀炜[7](2018)在《禁忌、厌胜与调适:哈尼族族际通婚的社会文化同构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化背景下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不同族群的人们有了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胜从前的社会交往活动,从而也使存在族际通婚禁忌的族群有可能实现跨族婚嫁。为抹去外族媳妇的他族族群身份标记,实现祈吉避邪目的而施行的对外族媳妇"改族称""改姓名""改口"的厌胜行为,是红河南岸哈尼族接受族际通婚的一个阶段性手段。传统的婚姻禁忌被不断打破而并未产生社会危机这一事实被不断认识之后,具有一定消极性的厌胜手段逐渐式微,有助于扩大社会交往的各种新的文化调适策略不断出现。社会交往扩大引起的社会与文化的抵牾因积极的文化调适而得以消除并实现动态的同构。为达成族际通婚而实践的种种社会文化交往行为,都表明了哈尼族在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中拥有能够实现传统与现代平衡、个体诉求与集体利益兼顾,以及我群与他者相互理解的文化方式和文化自信。(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王丽萍[8](2018)在《横断山民族走廊族际通婚研究——基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横断山民族走廊这一民族众多、文化多元、交往密切的多民族交错杂居区内,族际通婚既是民族互动交往的必然结果,更是从民族联姻视角展示该民族走廊族际共生关系的重要视窗。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分析横断山民族走廊族际通婚特点并剖析人口规模、人口流动、教育发展、文化互动、经济共生等因素对这一状况形成的影响及保障作用,以期继续发挥该民族走廊良好通婚关系对推进这一地区和谐共生民族关系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艾萨江·由舍,冯雪红[9](2018)在《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2017年前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研究现状的梳理,本文主要从历史上的族际通婚研究、族际通婚现状调查研究、族际通婚变迁研究、族际通婚影响因素研究、族际通婚法律政策研究、族际通婚心理研究、族际通婚影响研究七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全信子,王丽丽[10](2018)在《族际通婚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延吉市朝汉通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族际通婚古已有之,至今更是屡见不鲜。其影响因素因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以延吉市朝汉通婚为例,从文化的变迁、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传统文化的相似、历史关系的融洽、居住格局的变化及人口流动的加快等因素着手,可以考察族际通婚的方方面面。(本文来源于《东疆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族际通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认为,族际通婚是"民族交融"的重要形式之一。从中国古代和当代的大量文献和统计资料来看,族际通婚不仅有利于人口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从中国少数民族大学以上学历人口来看,在社会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异族通婚人口比例越大,大学以上学历人口越多;异族通婚人口比例越大,研究生学历人口也越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族际通婚论文参考文献

[1].沈思,简小琴,徐世英.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现状[J].人口研究.2019

[2].杜娟.试论“族际通婚”与“民族交融”[J].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19

[3].钟梅燕.裕固族族际通婚对家庭亲属称谓的影响——基于甘肃红湾寺镇等四乡镇的调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简小琴,沈思.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9

[5].杜娟.从族际通婚看民族交融与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6].刘举.汉代匈奴族际通婚类型及其历史作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

[7].郑佳佳,马翀炜.禁忌、厌胜与调适:哈尼族族际通婚的社会文化同构历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8].王丽萍.横断山民族走廊族际通婚研究——基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艾萨江·由舍,冯雪红.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研究综述[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

[10].全信子,王丽丽.族际通婚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延吉市朝汉通婚为例[J].东疆学刊.2018

标签:;  ;  ;  ;  

族际通婚论文-沈思,简小琴,徐世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