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

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

论文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国家的下一个层面——区域的发展和竞争上。目前,区域已经充当了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实体。在我国,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已越来越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从理论上讲一方面开拓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也丰富和发展了竞争理论的内容;从实践上讲它是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提升企业、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虽然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已受到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界的普遍关注,但是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并不多见。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指导,必将影响实践的成效。本论文创新性地引入系统论的思想和原理,对区域竞争力进行深层理论的探讨,运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竞争力内涵的界定入手,对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测评指标体系以及测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以我国三大都市圈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了关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几点思考。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介绍研究背景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全球竞争加剧的趋势,次国家级的区域已经迎来了全球竞争的新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成败,主要取决于一国内典型区域的竞争能力。因此,我国的区域经济面临着整体竞争力提升的挑战。而建立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上的区域竞争力研究不足以很好地把握区域竞争力的本质,因而难以从根本上提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对策。本文引入系统论的思想和原理,运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对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形成机理、影响因素、测评指标体系、测评方法以及提升措施进行研究,以弥补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2.对国内外区域竞争力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区域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和提升措施这几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把握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的区域经济其竞争力的本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区域竞争力研究不但在内容上需要有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在方法论方面更是焏待有新的建树。3.研究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和形成机理,并构建区域竞争力系统理论模型。在对区域竞争力概念合理性的争论以及现有的区域竞争力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区域的系统特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将区域竞争力界定为“区域作为一个整体,以其内部城市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相互配合形成的能为区域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系统合力”。该定义不仅突出了区域竞争力的整体性特征,而且强调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结构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然后,从两个角度对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第一,从系统经济学的角度,指出区域竞争力是由网点竞争力和体系竞争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共同形成的,其中体系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第二,从知识的角度,指出区域所拥有的知识是区域竞争力的本质来源,其中组份知识只能为区域提供暂时的竞争优势,而体系知识则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最后,基于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和形成机理的研究,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系统理论模型,即“区域竞争力树”。4.识别和分析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根据系统方法论原理,提出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确定所遵循的一套思路和方法。据此,首先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推导,从有关理论中提取了它们对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从不同角度的理解,然后对现有关于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结合区域竞争力形成机理的研究,从网点和体系两个角度探讨了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其中网点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表现、商务效率、基础设施和政府作用,体系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资源集聚能力和经济整合能力。最后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要素模型。5.构建区域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非线性测评方法和模型。在对区域竞争力评价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子因素层和观测指标层共五层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原理和实现过程进行了介绍,该方法因为考虑了评价对象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其非线性结构较好地反映了评价对象的系统本质和特征,比较适合于对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最后根据区域竞争力各因素和指标之间的关系,使用ANP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非线性测评模型。6.实证研究。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三个都市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经过问卷调查以及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上述三大都市圈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排序。结果表明,在区域竞争力的众多测评指标中,区域集聚效应、区域性基础设施接轨程度、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度等指标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较大。此研究结果证明体系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从而验证了本论文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和有效性。7.提出关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几点思考。在一个整体区域里经济发展的系统特征日益明显的今天,区域竞争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区域资源聚集与经济整合能力的大小,因而提升区域竞争力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加速区域网络化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②完善有利于实现经济整合的机制建设;③加速区域政策制度一体化;④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⑤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组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⑥推进城市功能的定位与协调,完善区域(都市圈)的功能和结构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将系统论的思想和原理引入区域竞争力的研究,运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对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和测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文自始至终都贯穿了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这是本文与其它区域竞争力研究的最大区别,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1.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区域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本文从区域竞争力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视角,即系统论角度,将区域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指出既要强调其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更要强调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竞争力进行了界定。该定义弥补了现有各种界定在对区域竞争力本质的把握中存在的不足。2.对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区域竞争力系统理论模型,即“区域竞争力树”。本文从系统经济学角度指出区域竞争力是由网点竞争力和体系竞争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共同形成的,其中城市竞争的行为主体——企业和政府的活动及两者的互动形成网点竞争力;通过区域内各网点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运作,产生各城市单独运作所不能产生的功能,表现为体系竞争力,其实质是区域经济系统的涌现性。“区域竞争力树”模型形象地描述了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和形成机理,树的有机性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区域竞争力的系统特性。从而扩展和深化了现有对区域竞争力形成机理和理论模型的研究。3.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扩展和分析,并构建了区域竞争力的要素模型。根据系统方法论原理,首先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推导,然后对实证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基于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识别出区域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为经济表现、基础设施、商务效率、政府作用、资源集聚能力和经济整合能力,其中资源集聚能力和经济整合能力是体现了区域整体运作的涌现性规律的因素。区域竞争力的要素模型展示了区域竞争力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4.构建了区域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建立了区域竞争力非线性测评模型进而进行了分析与测评。该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同现有此类研究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该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所具有的非线性结构,更真实地反映了区域竞争力的系统特征;二是所有指标均是采用反映竞争力水平高低的比较单位,排除了规模因素导致的不可比性;三是作为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关键部分,该体系还包括了反映区域竞争力形成的涌现性规律的一系列指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区域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1.3 区域竞争力研究的基本问题
  • 1.4 系统论:区域竞争力研究的新视角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 预期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区域竞争力研究现状及述评
  • 2.1 区域竞争力研究的起源
  • 2.2 区域竞争力研究文献回顾
  • 2.3 区域竞争力研究综合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及形成机理研究
  • 3.1 区域竞争力的内涵
  • 3.2 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系统经济学分析
  • 3.3 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基于知识的分析
  • 3.4 区域竞争力系统理论模型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系统论的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 4.1 系统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 4.2 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推导
  • 4.3 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归纳
  • 4.4 区域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 4.5 区域竞争力要素模型的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竞争力的测评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 5.1 现有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方法的对比分析
  • 5.2 区域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
  • 5.3 基于ANP 的区域竞争力指数测评模型与方法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研究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范围的界定
  • 6.2 三大都市圈竞争力的形成
  • 6.3 三大都市圈竞争力指数的测评比较
  • 6.4 关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一:指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 附表二:非加权超矩阵
  • 附表三:加权超矩阵
  • 附表四:极限超矩阵
  • 致谢
  •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一、发表(含录用)科研论文
  • 二、参与科研项目
  • 三、所获奖励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汽车尾气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J]. 科学中国人 2017(05)
    • [2].钢中白点特征及形成机理的研究[J]. 南钢科技与管理 2009(02)
    • [3].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机理和提高路径[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6)
    • [4].雾霾形成机理以及治理措施研究[J]. 石化技术 2015(03)
    • [5].鲁麦村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9(25)
    • [6].中国人的信任结构[J]. 现代交际 2010(07)
    • [7].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机理和提高路径[J]. 黑河学院学报 2017(09)
    • [8].语言经济属性形成机理的双纬度研究[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6)
    • [9].浆锚搭接连接缺陷分类及形成机理[J]. 施工技术 2018(21)
    • [10].滑坡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J]. 河南建材 2011(02)
    • [11].反腐败斗争中法治认同的形成机理分析[J]. 长白学刊 2018(04)
    • [12].云南瑞丽温泉水异常变化形成机理浅析及意义[J].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 [13].产业集群风险的形成机理及控制研究[J]. 经济经纬 2008(03)
    • [14].有害功能形成机理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9(05)
    • [15].过度劳动形成机理的博弈分析[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9(04)
    • [16].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及提升路径分析[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8(04)
    • [17].基于组织特异性免疫视角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机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06)
    • [18].广东省信宜市梅岗公园浅层崩塌形成机理分析[J]. 西部探矿工程 2018(06)
    • [19].测试系统中干扰及其形成机理[J]. 中外企业家 2016(30)
    • [20].评《区域产业品牌形成机理及其培育策略研究》[J]. 经济地理 2016(07)
    • [21].校园欺凌行为的形成机理与治理路径——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分析[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01)
    • [22].食用植物油中苯并(a)芘来源及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3(04)
    • [23].机械通风冷却塔羽雾的形成机理及防治措施[J]. 电力建设 2012(03)
    • [24].“峡口城市乌鲁木齐冬季重污染的形成机理”项目[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6(02)
    • [25].露天矿滑坡机理及防治措施的探讨与应用[J].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2(04)
    • [26].关于经济新常态的形成机理和内涵研究[J]. 时代金融 2017(30)
    • [27].高含量自生Mg_2Si/Mg-9Al复合材料组织与形成机理[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6(11)
    • [28].安徽皂汰滑坡形成机理及整治措施建议[J]. 科技创业家 2012(15)
    • [29].众创空间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形成机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一个研究框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04)
    • [30].泡沫形成的机理及对我国经济泡沫的判断[J]. 金融纵横 2015(09)

    标签:;  ;  ;  ;  ;  

    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