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休闲化效益研究

江西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休闲化效益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和提高,以及人们休闲、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休闲活动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学会休闲,享受生活成了人们日常生活永恒的主题。以迅猛发展的科学信息技术为主导、以经济和闲暇时间为基础的休闲时代即将来临,正逐步改变着社会生产结构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同时,它也正不同程度冲击着高等教育的体制变革,学校的体育教育能否与休闲社会接轨成为其当前应当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摒弃传统模式,进行休闲化体育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教学休闲化在教学观念上,强调主体,追求健康,发展个性;在教学内容上,延续校本项目,引进新兴项目,革新传统项目;在教学模式上,转“教”为“导”,变“受”为“拿”,去“框”为“活”的鲜明特点。实施休闲化体育教学,具有促进高校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适应性转变、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不断科学创新、促进大学生体育兴趣的个性化发展、促进高校和谐安全校园的构建等“五大”效益。江西在我国属于中部省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省,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据着绝对的比例,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江西的休闲体育发展,包括高校的休闲体育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体育教学休闲化改革的力度和水平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研究通过文献法、调查问卷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西部分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休闲化的现状、大学生的体育休闲价值观、大学生体育休闲动机以及休闲化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与分析,认为在专项选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理念树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与发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西本科高校休闲化体育教学的引导对策,以期待给江西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一丝触动和借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查阅情况
  • 1.3.2 相关观点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访问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江西部分本科院校体育教学休闲化的现状
  • 3.2 学生休闲体育价值观调查
  • 3.3 大学生体育休闲动机调查
  • 3.4 休闲化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调查
  • 4 讨论
  • 4.1 学校体育赋予的新内涵
  • 4.1.1 教学目标凸显多元化科学化,全力培养“学习型”高素质人才
  • 4.1.2 学生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师生关系更趋和谐发展
  • 4.1.3 教学内容追求四性融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 4.1.4 建有完善的体质健康体系,学生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得到保障
  • 4.2 学校体育任务的全新认识
  • 4.2.1 提倡以实践为手段,促学生全面发展
  • 4.2.2 主动适时地改变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满足学生身心需求
  • 4.2.3 培养健康新理念,使学校体育在改变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上做贡献
  • 4.2.4 承担社会责任和文化建设责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 4.3 体育教学休闲化的指导思想
  • 4.4 体育教学休闲化概念的界定
  • 4.4.1 概念界定
  • 4.4.2 体育教学休闲化的构成体系
  • 4.5 高校体育教学休闲化的发展
  • 4.5.1 体育教学休闲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 4.5.2 休闲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促进
  • 4.5.3 体育教学休闲化在部分高校各种尝试
  • 4.5.4 体育教学休闲化呈现的特点
  • 4.6 体育教学休闲化的效益
  • 4.6.1 促进高校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适应性转变
  • 4.6.2 促进健康观念的再认识
  • 4.6.3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 4.6.4 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不断科学创新
  • 4.6.5 促进大学生体育兴趣的个性化发展
  • 4.6.6 促进高校和谐安全校园的构建
  • 4.7 江西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休闲化的现状与差距
  • 4.7.1 体育选修课程的“相对选择性”难以满足大学生的普遍体育需求
  • 4.7.2 教学内容选择的“制约性”难以激发大学生体育兴趣爱好
  • 4.7.3 教学方法的“传统性”难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技能的合格大学生需要
  • 4.7.4 教学场地的“不稳定性”影响大学生休闲技能和习惯养成
  • 4.7.5 教学评价体系的“滞后性”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 4.8 江西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休闲化的对策
  • 4.8.1 江西本科高校的适应性调整
  • 4.8.2 措施与对策
  • 4.8.3 需要正确处理的关系
  • 4.8.4 优化校园人文体育教育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路径探索[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2)
    • [2].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贵州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思考[J].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2)
    • [3].新世纪中外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课程目标比较分析[J].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4].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究[J]. 内江科技 2019(11)
    • [5].论大学生体质下降给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的思考[J]. 智库时代 2020(01)
    • [6].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状况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3)
    • [7].创新高校体育教学的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8].高校体育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探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1)
    • [9].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1)
    • [10].“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11].健康中国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实施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2)
    • [12].处方式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0)
    • [13].新时代下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职能的拓展路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1)
    • [14].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影响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3)
    • [15].慕课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 科技资讯 2019(32)
    • [16].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探究[J].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9(04)
    • [17].翻转课堂热的冷思考及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4)
    • [18].健身瑜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 湖北农机化 2019(24)
    • [19].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4)
    • [20].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急避险能力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95)
    • [21].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J]. 林区教学 2020(01)
    • [22].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2)
    • [23].体医结合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1)
    • [24].高校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的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2)
    • [25].浅谈高校体育教学的文化品格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2)
    • [26].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J]. 才智 2019(35)
    • [27].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4)
    • [28].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4)
    • [29].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条件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 才智 2020(02)
    • [30].翻转课堂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标签:;  ;  ;  ;  

    江西本科高校体育教学休闲化效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