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少[1](2021)在《我国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回顾与思考——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考察》文中认为教学研究是深化自然辩证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分析CSSCI期刊中的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论文后发现,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存在作者年龄断层、研究影响力不足、展现教学研究的阵地稀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与国家思政教育政策关联紧密,大体经历了传统教改、课程重构、突出细节、拓展外延和回归思政五个阶段。深化和发展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应当立足思政教育,构建话语体系,完善研究范式,重视科技伦理,吸引年轻学人加入研究队列。
马曦[2](2020)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文中提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已走过了七十余年的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6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之后到8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期(2004年)、2004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等五个时间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管理体制等诸方面,都发生了阶段性的变革,积累了五条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经验。建设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第一,需要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第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三,将国家意志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第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第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面对国内国际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极大丰富了我国高校思政课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重大论断和历史研判,不仅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也给高校思政课课程指明了新趋势,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新的社会发展现实,结合未来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勇挑重担,不断探索和发挥新的宣传职能,在促进硕士研究生坚定政治信念、增强科学本领、高涨服务意识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发展体现出新的趋势和要求。这具体包括,第一,健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第二,打造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人才储备充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第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第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在认识、总结新中国七十余年思政课建设成就的基础上,笔者尝试面向江苏省九所高校的学术硕士研究生展开调研,分析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科学认识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为提供更高质量的思政课出谋划策。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思政课教学体系表现出教学时效性更加突出、教学反馈不断深化、教学针对性逐渐强化的特点。在发展成就上,表现出课程重要性更加凸显、领导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材建设初见成效三个方面。在发展的问题上,则体现在教学方法有待丰富、教学模式有待深化、学生获得感较为欠缺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形势。在各类教学软硬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之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教学体制,成为硕士研究生思政课长久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全民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日益临近,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鼓足干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建设热情,提升社会主义建设本领,凝心聚力,共同参与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性发展建设中去。从实际工作来说,完善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制,需要从全局角度考虑、从细节之处入手。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一,需要强化课程教学机制,进一步提高政治性,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第二,需要强化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加强教师队伍考核。第三,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强化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最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具有“民族担当、爱国热情、时代关怀、世界视野”的高水平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徐明霞[3](2020)在《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党的19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2020年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抓好农业稳产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依靠科技和科技人才,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领军人物。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农业科技人才培育为具体研究内容,将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困境分为两类:农业科技研究人才的困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困境。阻碍其发展的原因有两类: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缺失,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程序有短板。而目前,人才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以下机遇: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时机更加成熟、科技进步为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科技政策完善促进人才发展。对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本文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和辩证统一的观点考虑,以提出具体的培育对策和保障机制。国家层面上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为人才发展规律提供科学基础,并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成长法律体制、增加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来保障。其次,依托农业科技的创新平台,并从政府企业层面上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来保障。最后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估内容与方法,并创建良好的人才发展社会氛围,从而更好地培育农业科技人才,以造福乡村,振兴乡村。
董波[4](2020)在《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选题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的视角,试图以艾思奇哲学思想为切片,去观察唯物辩证法论战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时代变迁。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同时期经历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论战(方克立先生语)。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对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总结,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研究,也有利于应对新时代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挑战。当前一股新的反唯物辩证法的浪潮袭来,公开挑战辩证法,不仅仅限于学术争鸣,而且渗透到网民大众之中。新挑战的特点是新平台、新话语、新包装。国内反对势力用互联网上的隐蔽身份作掩护,对唯物辩证法展开了新的更加恶毒的攻击,他们“戏侃马克思”、虚无辩证法、贬低辩证法、恶搞辩证法,在大众中传播唯物辩证法有害论、无用论。面对挑战,我们应当从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获取力量和智慧,以新大众化策略反击妖魔化唯物辩证法,在青年中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国内外学者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关注和研究并不丰富,在一些基础性问题或关键性问题上还颇有争议。本选题旨在通过对唯物辩证法论战中的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以论战中的艾思奇为纵线,以相关论题为横线,以若干理论问题为暗线展开论述。本课题主要采取了文献研究方法、比较与归纳方法、分析与综合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等。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混乱不堪,思想界分化严重,对马克思主义能否救中国的问题产生严重分歧。其二,苏联的哲学论战在外部对中国唯物辩证法论战产生影响。艾思奇参与论战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第二阶段是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第三阶段是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本选题从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在世界观方面,艾思奇通过反对迷信、反对庸俗的唯物论、反对观念论、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等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通过真理问题的辩论、与直观主义论战、对意志自由问题的探讨、反对实用主义、反对经验主义和通俗化劳动观、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方法论方面,艾思奇通过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在论战中强调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通过论战澄清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澄清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批判折衷主义、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辨清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通过论战澄清对立统一律、否定之否定律和质量互变律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与叶青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逻辑(形式论理学)关系的论战给我们一些启示,包括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而在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的问题上,我们应当以“部分的错误”或小错看待之,它是可以改正的而且已经被艾思奇自己改正了;还要认识到,艾思奇将形式论理学视为形而上学和非科学,的确是论战期间的立场使然,他在不同程度还是肯定了和使用了形式逻辑的,不然,他不可能在1950年公开承认关于形式逻辑的两点错误。在历史观方面,艾思奇通过驳斥分割主义、批判无政府主义、批判“唯武器论”、批判“国情论”、批判“一盘散沙论”、批判生物学主义与调和论、批判汉奸投降理论调和论、反对空讲大众化、揭露叶青的汉奸嘴脸、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批判“例证主义”等理论斗争传播了革命思想,坚定了抗战意志;通过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批判了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通过反驳张东荪的“未来不可测”论、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唯心史观、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理清了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使唯物史观在论战中革命化。《大众哲学》等是艾思奇在论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矛盾论》《实践论》等是毛泽东的对论战的阶段性总结,毛泽东与艾思奇的哲学交往积极影响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个“艾本”哲学教科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立的标志,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
张文毓[5](2020)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举足轻重的事件,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考察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传播具有借鉴价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发展史角度,考察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恩格斯的着作《自然辩证法》是其自然辩证法思想最主要的文本体现,因此,本文以这一着作为主线进行考察。按照事物的发生学原理,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及其早期传播(19世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在党内和先进分子中传播,传播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传播范围相对狭窄。二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在我国的初步建制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初步建制化,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服务国家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阻碍,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建制化进程被迫中断。三是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全面制度化和规范化(1978年至今)。相对于上一阶段开启的建制化进程,我们把此阶段称为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再建制化。在此阶段,自然辩证法思想奠基于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之上,吸收融合了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最新研究成果,由恩格斯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为主的内容体系,逐渐扩展到以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新框架。此外,自然辩证法思想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奠定了我国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传播和发展历程的研究表明:(1)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具有历史必然性。一方面,我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自然辩证法思想有迫切的时代需求,为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的理论,它是在自然科学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自然科学上升为哲学的典范;它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品质,在内容上适合我国国情。(2)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是相互交织的过程。思想在传播中发展,同时在发展中传播,很难将思想传播与思想发展二者截然割裂开来。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受众群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等不断扩大,传播方式从偶然性、不确定性逐渐走向正规化和制度化。(3)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传播,是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近代以来,我国持续的现代化进程要求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为指导。进入新时代,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仍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指导意义。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这更需要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何露丹[6](2019)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才是一个国家后备资源储量的重要体现。研究生作为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智慧担当和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其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攸关高校立德树人重任的落实,攸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主阵地作用,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在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取得了显着成就,对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国跨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了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战略高度,尤其是习近平在“3.18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关键课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成为各高校的主要任务。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尤其是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关键原因,对于掌握当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规律,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实效,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辽宁省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对研究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认知、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环境、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等六个方面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剖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实效,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全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意义和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本文创新点进行了相关阐述。第二章是全文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界定,梳理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论述,以期为提高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第三章主要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现状;第四章主要是依据第三章梳理的统计分析结果,分析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积极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第五章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从发挥研究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加强研究生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课程改革和优化学习环境等方面提出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实效的相关对策,进一步为切实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做出理论和实践指导。
栾培新[7](2018)在《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最重要途径,理应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在我国社会领域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新浪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如何服务于解决“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问题,有很多值得从STS视角加以深入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STS研究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走向一体化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侧重从多学科、跨学科角度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沿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STS教育三个方向发展。STS的研究视域以及其研究方法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科技哲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工具。本文提出,STS研究要直面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属于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STS的现实问题,其依据在于:二者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契合性;二者在培养路径上的耦合性。以STS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特质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创新创业特质贯穿于高等教育整体系统,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三者的有机统一,它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建构性和主体性。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和价值。以STS的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问题。梳理了北美地区、欧洲、亚太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回顾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兴起时期和发展时期的创新创业教育状况,尤其整理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起始阶段、多元探索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和深入推进阶段的情况,并概括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以STS的视角审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现实问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滞后与超越,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创新创业教育的失衡与平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与融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的分离与构建。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STS研究视域,探究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无论对于丰富STS的研究,还是对于促进中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龚美德,米晓蓉[8](2017)在《自然辩证法“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实践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自2010年中宣部、教育部公布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文件后,自然辩证法由过去的3个学分,54学时调整为1个学分,18学时。这一改革既给自然辩证法课程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又给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这一挑战,西南大学进行了专题+网络+实践+论文答辩"四位一体"的教学方式改革。
谭晓玲[9](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甘霞[10](2017)在《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门思政课,自然辩证法概论在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该课程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为出发点;以培养研究生的生态意识为侧重点;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为落脚点。要完成此目标,需要在有限课时内,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稳定师资队伍、优化考核方式、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探索专业化、专题化、专职化的实践路径,既保障课程内容体系的严密完整,又充分发挥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深化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回顾与思考——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总体概况 |
(一)高产作者分析 |
(二)高被引论文分析 |
(三)高发文量期刊分析 |
三研究发展历程 |
(一)传统教改阶段(1998—2001年) |
(二)课程重构阶段(2002—2004年) |
(三)突出细节阶段(2005—2009年) |
(四)拓展外延阶段(2010—2015年) |
(五)回归思政阶段(2016年以来) |
四讨论与思考 |
(一)立足思政教育,构建话语体系 |
(二)主动取长补短,完善研究范式 |
(三)重视科技伦理,发挥自身优势 |
(四)开拓研究资源,吸引年轻学人 |
(2)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当前国外思政课课程的体制及研究介绍 |
(二)我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基本结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 |
(二)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阶段与经验 |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阶段 |
一、起步探索:新中国成立到60 年代中期 |
二、改革探索:改革开放之后到80 年代末 |
三、稳步发展: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到新世纪初期(2004 年) |
四、深化发展:2004 年到党的十八大(2012 年) |
五、新时代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 |
第二节 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党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地位 |
二、认清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
三、将新思想新理论贯彻到课程体系中去 |
四、妥善处理好教材、教师和教学的关系 |
五、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三进”工作 |
第二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 |
第一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趋势 |
一、新时代的依据、内涵和意义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历史方位 |
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意识形态要求 |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生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发展的新要求 |
一、建全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
二、打造高水平的研究生思政课教师队伍 |
三、强化研究生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四、继续加强党对研究生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
第三章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调查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现状——基于江苏省九所高校的调查 |
一、调查的方法及样本 |
二、思政课现状及观点 |
三、研究提炼 |
第二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发展成就 |
一、课程教学的现实意义更加彰显 |
二、课程教学协同机制更加健全 |
三、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普遍提高 |
第三节 我国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
一、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更新 |
二、教学机制体制建设亟待加强 |
三、学生学习动机仍需加强 |
第四章 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 |
第一节 强化课程改革创新 |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性 |
二、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 |
三、开拓多元化教学手段 |
四、完善教学效果考核方法 |
第二节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
一、注重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 |
二、注重完善教师队伍培养和关怀机制 |
三、注重教师队伍考核 |
第三节 强化教学科研协调保障机制 |
一、加强教学科研机制设计 |
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
三、提高学生研究水平,实现以研促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江苏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表 |
(3)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3 综合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 |
2.1 农业科技人才的界定 |
2.1.1 农业科技人才的概念 |
2.1.2 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要求 |
2.2 农业科技人才的理论基础 |
2.2.1 经典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人才观 |
2.3 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 |
2.3.1 农业科技人才的社会角色 |
2.3.2 农业科技人才的权利与义务 |
2.3.3 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及品格 |
2.4 农业科技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 |
2.4.1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绿色发展的依靠 |
2.4.2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转化力量 |
2.4.3 农业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首选战略 |
2.4.4 农业科技人才是科技扶贫的攻坚动能 |
第三章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 |
3.1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现状 |
3.1.1 农业科技人才的类型 |
3.1.2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成就 |
3.2 农业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困境 |
3.2.1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困境 |
3.2.2 农业科技研究人才的发展困境 |
3.3 阻碍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原因 |
3.3.1 农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缺失 |
3.3.2 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程序短板 |
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的机遇 |
3.4.1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时机更加成熟 |
3.4.2 科技进步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 |
3.4.3 科技政策完善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发展 |
第四章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对策 |
4.1 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的教育体系 |
4.1.1 改善乡村办学条件 |
4.1.2 大力发展面向乡村的职业教育 |
4.1.3 推进高校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提质升级 |
4.1.4 推进涉农院校与企业合作 |
4.2 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科技人才 |
4.2.1 依托农业科技园区培育人才 |
4.2.2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培育人才 |
4.2.3 打造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培育人才 |
4.2.4 建设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培育人才 |
4.3 创新农业科技人才评估内容与方法 |
4.3.1 评估内容创新 |
4.3.2 完善评估方法 |
第五章 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保障机制 |
5.1 增加农业科技人才培育的资金投入 |
5.1.1 坚持国家财政优先保障 |
5.1.2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村 |
5.2 加强领导并明确责任 |
5.2.1 加强组织领导 |
5.2.2 优化考评机制 |
5.3 创建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发展社会氛围 |
5.3.1 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
5.3.2 增强荣誉归属感 |
5.3.3 促进人才自我实现 |
5.3.4 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
5.4 制定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成长法律体制 |
5.4.1 出台农业科技人才保护法 |
5.4.2 优化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法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选题原因及选题意义 |
1.1.1 相关概念 |
1.1.2 选题原因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过程与主题 |
2.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背景 |
2.1.1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内背景 |
2.1.2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国外背景 |
2.2 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及人物介绍 |
2.2.1 关于论战的性质、起止和分期 |
2.2.2 论战主要人物介绍 |
2.3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过程 |
2.3.1 哲学论战的准备阶段(1933.5-1936.1) |
2.3.2 通俗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6.1-1937.10) |
2.3.3 中国化、现实化运动中的哲学论战(1937.10-1943.8) |
2.4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相关主题 |
2.4.1 论战的焦点内容 |
2.4.2 论战的主题演进 |
第3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
3.1 在论战中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本体论 |
3.1.1 反对迷信,宣传进化论 |
3.1.2 反对庸俗的唯物论 |
3.1.3 反对观念论,坚持唯物论 |
3.1.4 反对“哲学消灭论”和“心物综合论”,主张哲学独立 |
3.1.5 反对机械的唯物论,坚持辩证唯物论 |
3.1.6 反对黑格尔的观念论,坚持真正唯物论的“颠倒” |
3.2 在论战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 |
3.2.1 关于真理问题的辩论 |
3.2.2 与直观主义论战 |
3.2.3 反对实用主义,重视中国化的实践 |
3.2.4 关于意志自由问题 |
3.2.5 反对经验主义,把科学理论和“做”打成一片 |
3.2.6 用通俗化的劳动观阐明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
3.2.7 反对凭头脑里的空理论下判断,主张从具体事实出发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辨清和运用唯物辩证法 |
4.1 在论战中强调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 |
4.1.1 批判一面化孤立化观点,强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 |
4.1.2 批判取消论、循环论和一盘散沙论,强调发展的观点 |
4.1.3 批判叶青关于“静”的逻辑,澄清运动/静止的辩证关系 |
4.2 在论战中辨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 |
4.2.1 通过论战澄清外因/内因的辩证关系 |
4.2.2 批判折衷主义,强调决定性因子 |
4.2.3 通过论战澄清形式/内容的辩证关系 |
4.2.4 批判只抓表面的方法,强调抓住“主要事实”和问题的本质 |
4.3 在论战中弄清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
4.3.1 通过论战弄清对立统一律 |
4.3.2 通过论战弄清否定之否定律 |
4.3.3 通过论战弄清质量互变律 |
4.4 关于唯物辩证法与形式论理学论战的几点启示 |
4.4.1 要善于综合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4.4.2 要认清叶青用形式逻辑取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
4.4.3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辩证法唯物论 |
4.4.4 如何看待艾思奇不给形式逻辑留地盘?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艾思奇在论战中使唯物史观革命化 |
5.1 通过理论斗争传播革命思想、坚定抗战意志 |
5.1.1 驳斥分割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
5.1.2 批判无政府主义和空讲文化大众化理论 |
5.1.3 批判抓不住关键的唯武器论和例证主义 |
5.1.4 批判“国情论”,扞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5.1.5 批判“一盘散沙论”和“人心论”,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5.1.6 批判汉奸投降理论和调和论,坚持抗争到底 |
5.1.7 驳斥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相冲突的观点 |
5.2 批判英雄史观,坚持大众路线 |
5.2.1 批判“群众被利用说”和“盲目服从论”的英雄崇拜主义 |
5.2.2 运用阶级分析法批判胡适等的忍让主义,坚持民众利益的立场 |
5.2.3 反对从理想口号出发,主张接近群众,关心群众实际利益 |
5.2.4 坚持理论宣传中的大众路线,推进哲学大众化 |
5.3 批判唯心史观,理清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规律 |
5.3.1 批判中国特殊论,指出中国社会是一般发展法则的特殊表现 |
5.3.2 批判马达救国论、科学救国论 |
5.3.3 理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互作用的原理 |
5.3.4 批判社会不变论和历史循环论,揭示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 |
5.3.5 在论战中总结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
5.3.6 批判欲望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艾思奇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的成果及影响 |
6.1 艾思奇的论战成果:以《大众哲学》为代表 |
6.1.1 从精英哲学到《大众哲学》:艾思奇的转变 |
6.1.2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
6.1.3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6.1.4 艾思奇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 |
6.2 艾思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以《实践论》《矛盾论》为代表 |
6.2.1 艾思奇的哲学论战受到毛泽东的支持 |
6.2.2 毛泽东关注并参与唯物辩证法论战 |
6.2.3 艾思奇哲学思想给毛泽东哲学思想以启迪 |
6.3 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建设的贡献: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代表 |
6.3.1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背景 |
6.3.2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
6.3.3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
6.3.4 “艾本”哲学教科书的历史贡献 |
余论:论战时期艾思奇的理论贡献、理论特色及局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内容 |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的形成及理论品质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我国及其早期传播和发展 |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条件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入和《自然辩证法》着作译介 |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我国的早期传播和发展 |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
(一)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与社会主义初步结合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的初步建制化 |
(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曲折中传播和发展 |
四、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规范化 |
(一)现代科技促进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 |
(二)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和发展的再建制化 |
(三)在自然辩证法思想传播中促进社会和科技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对象界定和相关理论阐述 |
2.1 研究对象界定 |
2.1.1 研究生 |
2.1.2 思想政治理论课 |
2.2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概述 |
2.2.1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
2.2.2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 |
2.2.3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历程 |
2.2.4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 |
2.3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 |
2.3.2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3.3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论述 |
2.4 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意义 |
2.4.1 提高研究生综合素养的内在要求 |
2.4.2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重任的主要渠道 |
2.4.3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
第三章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的调查 |
3.1 调研基本情况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样本的选取 |
3.2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现状梳理 |
3.2.1 课程认知现状 |
3.2.2 课程态度现状 |
3.2.3 学习策略现状 |
3.2.4 学习环境现状 |
3.2.5 学习效果现状 |
3.2.6 教师教学现状 |
第四章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分析 |
4.1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情况总体良好 |
4.1.1 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度不断提升 |
4.1.2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总体态势良好 |
4.1.3 研究生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全面提升 |
4.2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主动性不高 |
4.2.2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4.2.3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性不足 |
4.2.4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环境面临挑战 |
4.3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 |
4.3.2 新时代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
4.3.3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存在供需不对等 |
4.3.4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环境中消极因素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提升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 |
5.1 充分发挥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
5.1.1 深化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同 |
5.1.2 激发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需求 |
5.1.3 加强研究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管理 |
5.2 加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
5.2.1 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
5.2.2 夯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师的专业基础 |
5.2.3 拓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师的知识视野 |
5.2.4 充实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数量 |
5.3 推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
5.3.1 深化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
5.3.2 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 |
5.3.3 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 |
5.3.4 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 |
5.4 优化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环境 |
5.4.1 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
5.4.2 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 |
5.4.3 创建浓厚的课堂环境 |
5.4.4 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7)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
1.2.1 STS相关问题研究 |
1.2.2 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 |
1.2.3 已有相关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STS直面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
2.1 STS的历史演进 |
2.1.1 STS的诞生 |
2.1.2 STS的形成 |
2.1.3 STS的发展 |
2.2 STS的基本界定 |
2.2.1 STS的概念分析 |
2.2.2 STS的研究对象 |
2.2.3 STS的研究方法 |
2.3 创新创业教育的STS审视框架 |
2.3.1 中国特色STS的现实问题 |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STS教育 |
2.3.3 STS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
第3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阐释 |
3.1 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厘定 |
3.1.1 创造、创新与创业 |
3.1.2 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
3.1.3 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创”教育的统一 |
3.2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
3.2.1 系统性 |
3.2.2 实践性 |
3.2.3 建构性 |
3.2.4 主体性 |
3.3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
3.3.1 以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为引领 |
3.3.2 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根本 |
3.3.3 以“三创”素质养成为核心 |
3.3.4 以各具特色为重点 |
3.4 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分析 |
3.4.1 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
3.4.2 引领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
3.4.3 厚植“三创”文化基因 |
3.4.4 助推和谐社会建设 |
3.4.5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
第4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考察 |
4.1 国外主要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
4.1.1 北美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1.2 欧洲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1.3 亚太地区的创新创业教育 |
4.2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4.2.1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 |
4.2.2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
4.3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
4.3.1 由高校自发探索到政府引导、社会联动 |
4.3.2 由技能型创新创业教育到素质型创新创业教育 |
4.3.3 由模仿型创新创业教育到本土型创新创业教育 |
第5章 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考量 |
5.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超越 |
5.1.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狭隘化与碎片化 |
5.1.2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与超前性 |
5.2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与回归 |
5.2.1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偏差:功利化与表层化 |
5.2.2 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回归: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统一 |
5.3 创新创业教育的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与平衡 |
5.3.1 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的表现 |
5.3.2 知识与实践关系失衡的根源 |
5.3.3 知识与实践关系平衡的路径 |
5.4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与融合 |
5.4.1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脱节 |
5.4.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原则 |
5.4.3 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融合的思路 |
5.5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的分离与构建 |
5.5.1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存在的问题 |
5.5.2 创新创业教育网络系统问题的根源 |
5.5.3 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网络的构建思路 |
第6章 结论 |
6.1 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是中国STS必须直面的一个现实问题 |
6.2 创新创业教育是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
6.3 创新创业教育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获得其内在特征 |
6.4 考量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并探寻出路 |
6.5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8)自然辩证法“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目前自然辩证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四位一体”教学的实践探索 |
(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一、组织机构 |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
(四) 课题组 |
二、运行机制 |
(一) 项目建设 |
(二) 基地建设 |
(三) 团队建设 |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
(二) 工程成果丰硕 |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
(一) 经典着作编译 |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一) 建设概况 |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
一、总体部署 |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
(一) 基础理论教材 |
(二) 重点学科教材 |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
(四) 其他重点教材 |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
一、学术交流 |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
二、人才培养 |
(一) 开展国情调研 |
(二) 进行国外考察 |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
一、理论读物 |
(一) 学习读本 |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
(一) 报刊 |
(二) 电视 |
(三) 网络 |
(四) 微式宣传 |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
(一) 扩大宣传范围 |
(二) 丰富宣传形式 |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
(一) “四大平台”建设 |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
(一) 健全学科体系 |
(二) 完善教材体系 |
(三) 构建人才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的指向 |
1. 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养为出发点 |
2. 以培养研究生的生态意识为侧重点 |
3. 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为落脚点 |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的途径 |
1. 专业化教学 |
2. 专题化教学 |
3. 专职化教学 |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的保障 |
1. 稳定师资队伍 |
2. 优化考核方式 |
3. 加强实践教学 |
四、深化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自然辩证法教学研究回顾与思考——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考察[J]. 王少.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21(01)
- [2]新时代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研究 ——基于江苏省高校思政课的问卷调查[D]. 马曦. 南京大学, 2020(12)
- [3]乡村振兴的农业科技人才支撑研究[D]. 徐明霞.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4]唯物辩证法论战中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D]. 董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D]. 张文毓.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6]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 何露丹.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4)
- [7]基于STS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 栾培新. 东北大学, 2018(01)
- [8]自然辩证法“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实践探索[J]. 龚美德,米晓蓉. 科教导刊(下旬), 2017(36)
- [9]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10]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探析[J]. 甘霞. 中国轻工教育,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