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除1998年资本与金融项目小额逆差63.21亿美元之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近几年国际收支双顺差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1628.5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1.64亿美元,增长132%。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下,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到2008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6822亿美元。在中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中,经常项目顺差在国际收支顺差中占据主导地位,经常项目持续顺差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发展如此之迅速,低价的竞争优势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种出口模式带来的经常项目顺差,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和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过度推行导致中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太高,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率从2002年的42.7%上升到2006年的近70%。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越大,经济的不确定性就会随之增加。长此以往,必然会损害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和潜力,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中国国际收支资本与金融项目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个大类,其中金融项目又按投资类型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三个子项目,由于资本项目活动在国际收支中的流量很少,因此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差额主要是由金融项目差额构成的。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主要是外资流入与对外投资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量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直接投资项目的巨额顺差,在忽略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与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有着必然的联系。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以及中美利率的差异,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涌入,加剧了近年来中国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国际收支双顺差在一定时期内是中国改革开放战略成功地体现,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也使得中国国际清偿能力在上升。然而,巨额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更为中国带来了由于外汇占款过多而引起的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汇率风险难以控制等问题。中国目前过快上升的物价水平和高涨的投资比例就是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直接结果。从货币理论角度,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货币需求,从而影响货币供给;二是汇率制度安排直接影响到货币供给。这两种机制被称为“货币需求机制”和“汇率体制供给机制”。货币供给是一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它是国内价格变动的根源。国际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可以通过物价水平的波动直接反映出来。其机理是:国际收支变动→外汇储备变动→外汇占款变动→基础货币变动→货币供给量变动→物价水平波动。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增长是一国货币供给增加的重要途径,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快速增长势必引发通货膨胀,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相违背的。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中央银行根据其政策目标,权衡取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按照中国目前的外汇管理体制,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果是中央银行大量买进外汇,外汇储备已成为近年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渠道,外汇占款存量占基础货币存量的比重由2002年末的49%上升到2006年末的108.5%,到2007年6月底,该比重又上升到125.2%。外汇占款形式发放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最终引起流通中货币过多,形成通货膨胀压力。2008年2-3月,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涨至8.7%和8.3%。物价水平的变动与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外汇储备资产的变化基本一致。国际收支双顺差影响了国内的整体经济结构,基础货币的投放过度依赖于外汇占款的形式削弱了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使得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宏观调控更加复杂和困难。处理国际收支问题的目标是保持内外均衡。从中国现实情况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内,应切实重视国际收支平衡问题,调整贸易发展战略,主要包括转变贸易增长模式,把提高出口效益作为出口战略的重点,继续发展加工贸易,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重视进口,发展服务贸易。改进对资本与金融项目的管理,管理好短期的资本流动。合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在引资观念和战略上应把外资的利用效率和增进国民经济福利放在利用外资工作的首位。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大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完善人民币的形成机制,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坚持扩大内需,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地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