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人文主义促进广西科技创新发展

以科学人文主义促进广西科技创新发展

论文摘要

继“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之后,“创新才能发展”的观念逐步占据了我们的思想。创新在现时代已日渐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语言体系,并作为一种更加自觉的行动在全社会扩散开来。而在创新体系中,毫无疑问,科技创新是最为耀眼夺目的一颗明珠。综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确信科技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祉。基于对此的充分认识,各国无不把科技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给予充分的重视。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倡导和强调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视为发展我国经济的一个制胜法宝。广西也不例外,确立了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并加以高度重视。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发展地区,广西科技创新总体情况并不乐观,总体水平严重落后于其他省市。因此,如何通过快速发展科技、进行科技创新来达到广西经济和整个社会的腾飞成为了一个极具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立足于广西科技创新的具体现实,采取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尽可能地吸收广西乃至国家现有权威机构的有关调研数据与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人文的观点,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科学人文主义思潮以及国内外关于科技创新、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的文献和著述的研究,指出以科学人文主义指导和促进广西的科技创新发展,是解决目前广西科技创新主要问题的一剂良方。科学人文主义作为协调科技与人文的一种重要思潮,产生于西方,尔后影响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快速演进。尽管如此,目前尚未有将该思潮运用于科技创新中的专门研究,本文力求在这方面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也正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即研究科学人文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演进,以其指导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广西的科技创新发展,这在选题、和思路等上都是新颖的。论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阐析了科学人文主义的涵义,指出其核心思想是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作用,倡导科技创新发展要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提倡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发展达到“科学人性化”,从而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的最终目标。科学人文主义对科技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第二章研究了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还处于初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科学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及其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 一、科学人文主义的内涵
  • 二、科学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 (一) 科学人文主义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
  • (二) 以正确的人文价值观为导向促进科技发展
  • (三) 倡导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发展
  • (四) 最终目的——通过“科学人性化”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 三、科学人文主义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 (一) 科学人文主义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二) 科学人文主义为科技创新的发展指明方向
  • 第二章 科学人文主义在中国的演进
  • 一、历史的回顾
  • (一) 人文的昌盛时期
  • (二) 人文的衰落,科学主导地位的来临
  • (三) 科学与人文的对峙,当代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之争
  • 二、科学人文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体现
  • (一) 理论上的演进
  • (二) 实践上的回应
  • 第三章 科技创新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一、科技创新的内涵
  • 二、科技创新的基本特征
  • 三、影响科技创新的若干重要因素
  • (一) 民主的政治环境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基础
  • (二) 人文环境对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
  • (三) 开放的学术环境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 第四章 广西科技创新的现状与分析
  • 一、广西科技创新实践的主要成就
  • (一) 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 (二) 形成了以南宁、桂林、柳州、北海为主的高新技术开发区
  • (三)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初具规模
  • (四) 高新科技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 二、广西科技创新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 科技创新实力状况评析
  • (二) 科技创新人文环境状况评析
  • (三) 科技与人文互动状况评析
  • 第五章 推进广西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 一、树立科学人文主义理念、为推动广西科技创新事业奠定基础
  • (一) 明确“人性化”政策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 (二) 加强“人性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三) 营造“人性化”社会环境,吸引聚集科技人才
  • 二、“两课”并补,加强广西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建设
  • (一) 积极弘扬广西传统人文文化,合理吸收国内外优良文化
  • (二) 提高广西科学工作者人文素养,使之成为科学人文主义者
  • (三) 提高广西公众科学素养,夯实科技创新群众基础
  • 三、坚持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促进广西科技创新发展
  • (一) 贯彻新的科技发展观,建立并实施科学人文主义评价体系
  • (二) 进一步推进科学人文主义,使广西科技创新达到新的高度
  • 结语
  • 注释
  • 参考资料
  • 后 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方文论关键词 后人文主义[J]. 外国文学 2019(03)
    • [2].浅析广告中的人文主义[J]. 风景名胜 2019(09)
    • [3].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09)
    • [4].对“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的再认识[J]. 中学语文教学 2009(05)
    • [5].美国生态批评的生态人文主义构建述评[J]. 当代外国文学 2017(02)
    • [6].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与人文主义关怀[J]. 校园英语 2020(01)
    • [7].网络空间的伊托邦抉择——《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中的后人文主义探究[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20(02)
    • [8].《无尽的玩笑》对新型后人文主义主体的构建[J]. 科学经济社会 2020(03)
    • [9].“儒家人文主义”的知识检证[J]. 江淮论坛 2019(02)
    • [10].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与人文主义关怀[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05)
    • [11].论科学人文主义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2)
    • [12].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范式[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9)
    • [13].大学教师的人文主义理念[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14].艺术创作与人文主义关怀[J]. 美术观察 2010(01)
    • [15].拯救人类的左右手——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6].人文主义的昨日与今天[J]. 俄罗斯文艺 2008(02)
    • [17].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主义理念的运用思考[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0)
    • [18].新闻观:人文主义转向何以可能?——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学术专访[J]. 新闻记者 2018(10)
    • [19].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与共融——兼论后人文主义语境下的数字人文[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04)
    • [20].人文主义与医疗侵权立法[J]. 中国卫生 2008(11)
    • [21].论电影《重返20岁》蕴含的人文主义关怀[J]. 戏剧之家 2015(13)
    • [22].人文主义的另一种故事[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8(01)
    • [23].中国当代人文主义的三种叙事话语模式[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 [24].“人文主义”思潮而后的“泛爱”[J]. 城乡建设 2020(12)
    • [25].后人文主义:超人还是非人?[J]. 理论界 2017(12)
    • [26].论自由人文主义批评的形式美学倾向与恒久论及其适用的范围[J]. 中国文艺家 2019(12)
    • [27].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近代教育的开端[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02)
    • [28].女性人文主义视角下的萧红作品人物形象[J]. 作家 2015(12)
    • [29].人文主义遭遇技术社会——现代主义文学中人文主义的衰落[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3(01)
    • [30].后人文主义之后——21世纪西方人文精神的新走向[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标签:;  ;  ;  

    以科学人文主义促进广西科技创新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