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理念研究

民法理念研究

论文摘要

民法理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民法以及具有民法性质的规律的长期认识和不断升华所形成的对民法价值目标、法律精神的认识,是民法精神的伸展和扩大化,是民法原则的结晶和抽象化,是民法体系的结晶和灵魂,其本质为私法理念。民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底蕴,民法理念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中国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民事法律制度,实施的效果却不甚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缺乏民法理念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和人文等环境,它从来没有成为社会政治和民众生活中的主流意识,民法理念在中国长期缺位。培育民法理念有利于推进中国传统义务本位文化向权利本位文化的转型,有利于指导民法典的制定,也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民法理念进行综合性研究。本文在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采用历史分析方法、社会学法学分析方法和逻辑分析方法,以并列式的逻辑结构对民法理念进行研究。全文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阐述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逻辑结构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民法理念的涵义”,笔者在阐述民法理念的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民法理念的性质、层次及其与相关理念的关系。主要从民法理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角度界定民法理念的涵义。第二章“民法基本理念的内容及其历史演进”在论述民法理念的私权神圣、人格平等及私法自治等基本内容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民法理念基本内容的历史演进,主要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阐明民法理念历史变革的过程。第三章“民法理念的历史渊源及其基础”在论述民法理念与罗马法及市民社会的历史渊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民法理念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法哲学理论基础。市场经济是民法理念的社会经济基础。近代民法理念的法哲学理论基础是古典自然法理论、古典自由主义理论和主体性思想理论,现代民法理念的法哲学理论基础是社会学法学、新自然法学、历史法学和法律现实主义等相关理论。主要是为了阐明从其产生、发展到现代民法理念过程中的深厚的历史渊源、社会经济基础和法哲学理论基础。第四章“民法理念在中国”在论述民法理念在中国长期缺位的社会经济、政治及法文化等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培育民法理念的必要性与途径。培育民法理念有利于权利本位文化的构建、有利于指导民法典的制定,有利于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中国培育民法理念的有效途径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民事法律制度以及培育现代化的法律观念。结论部分是对本文内容的简要概括,以及对本文不足的陈述。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民法理念的涵义
  • 第一节 民法理念的含义、性质及层次
  • 一、民法理念的含义
  • 二、民法理念的性质
  • 三、民法理念的层次
  • 第二节 民法理念与相关理念的关系
  • 一、民法理念与法理念
  • 二、民法理念与法治理念
  • 三、民法理念与公法理念
  • 第三章 民法基本理念的内容及其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私权神圣
  • 一、私权神圣的涵义
  • 二、私权神圣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人格平等
  • 一、人格平等的涵义
  • 二、人格平等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私法自治
  • 一、私法自治的涵义
  • 二、私法自治的历史演变
  • 第四章 民法理念的历史渊源及其基础
  • 第一节 民法理念的历史渊源
  • 一、民法理念与罗马法
  • 二、民法理念与市民社会
  • 第二节 民法理念的基础
  • 一、民法理念的社会经济基础
  • 二、民法理念的法哲学理论基础
  • 第五章 民法理念在中国
  • 第一节 民法理念在中国缺位的原因
  • 一、社会经济原因
  • 二、社会政治原因
  • 三、法文化原因
  • 第二节 中国培育民法理念的必要性
  • 一、培育民法理念有利于权利本位文化的建构
  • 二、培育民法理念有利于指导民法典的制定
  • 三、培育民法理念有利于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
  • 第三节 中国培育民法理念的途径
  • 一、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民事法律制度
  • 三、培育现代法律观念,弘扬民法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民法理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