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种子超干保存技术可以保持种质遗传的完整性,提高种子的耐贮藏性,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用不同类型的淀粉类玉米种子、油料类红花种子和蛋白类榆树种子,研究超干种子耐贮藏性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种子经过超干处理后,耐贮藏性有明显提高,不同类型种子的超干贮藏最适含水量也不同。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电子自旋顺磁共振波谱技术(EPR)测量得到超干种子最有利于贮藏的物理指标所处的含水量,与老化实验所得到超干保存最适含水量一致,为通过测定分子运动速率来预测超干种子贮藏最适含水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对不同含水量种子的膜类脂组成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榆树种子的极性脂组成最丰富,含量也最多,玉米种子次之,草红花种子最少,这说明膜类脂在蛋白质类种子生物膜中起的作用大于油料类和淀粉类种子;不同类型种子膜类脂的组成明显不同,脂肪酸含量变化显著,表明不同的膜类脂组分在保持膜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膜正常的代谢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油料种子草红花具有特殊的耐干机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稻超干种子耐热性与应用探究[J]. 中国稻米 2019(02)
- [2].种子超干贮藏研究进展[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3)
- [3].水稻超干种子的耐热性及灭杀种传病害探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9)
- [4].水稻超干种子耐高温干热能力探究[J]. 中国种业 2018(03)
- [5].超干处理对山竹岩黄芪种子活力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7(01)
- [6].超干处理对胡杨种子抗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7)
- [7].种子超干贮藏的研究进展及前景[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9)
- [8].种子超干贮藏的生理生化基础和耐干机制研究进展[J]. 种子 2016(08)
- [9].种子超干贮藏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7)
- [10].植物种子超干贮藏研究进展[J]. 种子 2011(12)
- [11].超干处理与保存温度对黄花补血草种子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09(02)
- [12].不同类型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J]. 种子 2009(08)
- [13].水稻超干种子的烘干方法及回潮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 2018(11)
- [14].浅谈超干贮藏对种子生理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J]. 山东畜牧兽医 2013(12)
- [15].种子超干贮藏对紫花苜蓿前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01)
- [16].种子超干贮存研究进展[J]. 草业科学 2011(02)
- [17].落叶松种子超干贮藏含水量和引发条件的选择[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07)
- [18].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物膜及种子活力的影响[J].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1(02)
- [19].矮沙冬青种子的超干保存[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 [20].农作物超干种子烘干方法的研究[J]. 基层农技推广 2019(03)
- [21].超干处理对金钱松种子活力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18)
- [22].萝卜种子超干处理与种子活力及脂质过氧化关系[J]. 北方园艺 2010(06)
- [23].丹参种子的超干贮藏研究[J]. 中草药 2010(05)
- [24].超干处理对大豆种子抗老化能力及抗氧化代谢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09(03)
- [25].云杉种子超干贮藏的生理生化特征[J]. 林业科学 2009(11)
- [26].超干的玉米种子在加速老化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3)
- [27].玉米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含水量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3(10)
- [28].甘草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初探[J]. 河南农业科学 2012(12)
- [29].水稻超干种子的贮存及灭杀种子害虫技术探究[J]. 中国种业 2018(10)
- [30].玉米种子超干燥方法及超干适应性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