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非洲援助战略研究

美国对非洲援助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

对外援助是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关于对外援助理论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些业已成为有条件援助盛行的依据。研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外援政策与外援实践,应该是我们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研究援助国才能弄清楚对外援助的原动力是什么,也只有了解了对外援助的原动力,才能客观详细地评价对外援助实施的效果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透过对外援助我们不仅能看到美国外交战略的调整,而且能观察到主要国际性议题的改变,例如各援助国关注的重点从军事安全扩大到环境、跨国犯罪和反恐怖主义等。从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变化的高度出发,对外援问题进行探讨,对于科学地把握新世纪的国际关系、改善中美两国关系、加强中美两国在外援领域的合作从而使援助政策更加有效地改善非洲状况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对当前对外援助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本文试图运用国际关系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当前美国对非洲的援助战略。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原因、意义,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每一个独立的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当前发达国家的援助现状,由此本文将主要选用国际政治框架下的现实主义对外援助理论、经济方面的对外援助理论以及国际关系框架下的援助国中心论来剖析美国对非洲的援助状况。第二部分首先从援助的渠道以及援助的性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美国对非洲的援助类别及援助实践,并将美国对非洲的援助划分为:大型项目援助、华盛顿共识及后扩展的华盛顿共识三个阶段。然后,论文综述了美国国内对援助有效性的争论,争论主要围绕援助目的、导致反向的宏观经济效应、引发不可靠性与动荡性、捆绑援助的负面效应等问题展开。争议导致了美国对非洲的援助的大量下消减。继而论文评析了美国对非洲有条件援助的负效应及其制约因素,主张,有条件援助缩小了非洲的政策空间、耗费大量的谈判成本、损害非洲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但是非洲要完成资本积聚,融入全球经济,援助的流入对贫穷的非洲将仍然起到了一个关键的作用。综上,得出合理有效的援助对于有较大政策空间的非洲国家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创新性地对美国对非洲援助战略中的“中国因素”做出剖析,中非关系的迅速发展导致了激烈的国际争论,美国对非洲战略面临着潜在的威胁与挑战,认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提高了非洲的国际谈判能力,中国软实力的上升以及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利益都威胁到了美国在非洲的霸权政治。得出中国对美国的非洲战略调整具有深刻而重大的影响。第四部分从援助目标、援助重点、援助机构等方面详细分析当前美国援助体制的最新改革,改革的出发点均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安全战略及利益。尽管当前中美两国对非洲援助都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中美两国之间并非零和博弈,为使对非洲援助更加有效,主张,中美两国应在援助领域加强合作并指出合作的方向。第五部分对论文整体做出总结,在援助领域的合作仍将是中美双方的最优选择。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第一,结合国际关系学及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对援助有效性争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详细深刻地剖析了美国对非洲有条件援助的负效应,指出有条件援助将缩小非洲政策空间、耗费大量的谈判成本、损害非洲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继而结合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实证经验,评析了援助对非洲产生的效应,在中短期,援助将是非洲发展的必要条件,对非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第二,在回顾中国对非洲援助以及中非贸易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美国非洲战略中的“中国因素”,中国对非洲的大量援助、在国际舞台上软实力的上升以及中非在能源方面的合作都给美国带来了重大挑战,对美国的非洲战略存在潜在威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对外援助理论综述
  • (一)国际政治学视角下的对外援助理论
  • (二)美国学者怀特的四类援助理论
  • (三)当前西方国家对外援助依据的争论及实证分析
  • 第二部分 美国对非洲援助实践及政策效应评价
  • 一.美国对非洲援助的实践及阶段性特征
  • (一)双边援助
  • (二)经济和安全援助
  • (三)非洲发展基金
  • (四)难民和灾难援助
  • (五)多边援助
  • (六)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援助总额
  • (七)美国对非洲援助的阶段性特征
  • (八)对非洲援助国家间的比较
  • (九)美国对非洲援助的近期趋势
  • 二.美国对非洲援助的政策效应与评价
  • (一)美国国内对援助有效性的争论及评价
  • (二)美国对非洲有条件援助的效应评价
  • (三)援助对非洲产生的效应评价
  • 第三部分 美国对非洲援助政策中的"中国因素"分析
  • 一.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历史回顾
  • (一)中国对非洲援助的实践
  • (二)中国的援助体制
  • (三)中国对非洲贸易与投资政策及现状
  • 二.中美对非洲援助的战略性比较
  • 三.当前国际学界对中非关系的争论
  • 四.美国对非洲战略面临的新挑战
  • 第四部分 美国对非洲援助政策的改革
  • 一.背景
  • 二.援助目标的调整
  • 三.援助重点的调整
  • 四.援助机构的调整
  • (一)美国外援机构的历史演变
  • (二)当前美国的外援组织机构
  • 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非洲援助趋势
  • 六.中美两国对非洲援助的合作方向
  • 第五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兴援助国的“兴”与“新”——垂直范式与水平范式的实证比较研究[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05)
    • [2].新发展援助的兴起:概念和框架[J].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9(01)
    • [3].科威特阿拉伯经济发展基金会对非洲国家援助研究[J].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7(04)
    • [4].比较视角下的中美对也门的援助:回顾与展望[J]. 中东问题研究 2015(01)
    • [5].国际援助对援助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来自中美日三国的比较分析[J]. 国际援助 2014(01)
    • [6].国际援助中的海湾援助国[J]. 国际援助 2015(01)
    • [7].国际双边援助对FDI影响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 2013(13)
    • [8].国际发展援助新格局及启示[J]. 国际经济合作 2012(09)
    • [9].新世纪国际发展援助格局的变迁对中国对外援助的启示[J]. 世界农业 2016(09)
    • [10].“共享发展”理念视角下的中国发展援助体系创新[J]. 国际论坛 2017(03)
    • [11].从受援国到援助国[J]. 生命世界 2009(09)
    • [12].新兴援助国:发展趋势及对国际发展合作的影响[J]. 国际经济合作 2017(06)
    • [13].在发展中国家培育治理——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J]. 公共行政评论 2008(06)
    • [14].非DAC援助国及其对外援助的特点[J]. 国际经济合作 2011(10)
    • [15].西方国家的对外援助:政策目标及其实现[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8(06)
    • [16].中国:从受援国到援助国[J]. 中国投资 2018(07)
    • [17].变革与发展:2018年国际发展合作回顾与展望[J]. 国际经济合作 2019(01)
    • [18].非DAC援助国与国际援助体系:影响及比较[J]. 国际经济合作 2011(11)
    • [19].关于中国对外援助的几点思考[J]. 潍坊学院学报 2015(03)
    • [20].俄罗斯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兼与苏联时期比较[J]. 俄罗斯研究 2013(04)
    • [21].土耳其对外援助:现状与挑战[J]. 国际经济合作 2013(11)
    • [22].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和对外援助——二战后援助国收益偏好的历史演变[J]. 欧洲研究 2008(05)
    • [23].从东南亚到非洲:日本对外援助的政治经济学[J]. 当代亚太 2010(03)
    • [24].灾难外交刍议[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9(06)
    • [25].中国对非洲援助的有效性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2)
    • [26].冷战后日本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政策及其行动选择研究[J]. 东南亚研究 2009(03)
    • [27].全球援助治理困境下重塑国际发展合作的新范式[J]. 国际关系研究 2017(04)
    • [28].巴西国际发展援助的特点及启示[J]. 国际经济合作 2013(05)
    • [29].援助非洲的平台:变化与影响——主要对非会议和论坛的比较[J]. 国际经济合作 2012(12)
    • [30].浅论自然灾害国际援助的伦理原则[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12)

    标签:;  ;  ;  ;  ;  

    美国对非洲援助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