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具有运输安全、手续简便等特点,便于实现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可以大大加快货物送达速度,减少运输成本,正逐渐成为高质量货物运输的首选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已成为铁路货物运输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集装箱运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集装箱运输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加强集装箱运输系统规划,提出适合我国国情路情的规划方法,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界定了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对该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我国集装箱运输现状的基础上,对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演变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规划主要包括运量预测、运输网络构建、运力资源配置等主要内容。运量预测是制定规划的基础,合理可行的预测方法是得到较为准确数据的保证。本研究在分析主流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选择灰色模型方法和指数平滑方法,针对各自的不足进行改进,提出综合运用两种方法的综合预测方法,并结合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实际确定了组合权重。实际预测数据的对比显示,组合预测方法较好地弥补了单纯采用一种方法的缺点,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程度。针对目前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布局存在的问题,划分了集装箱办理站布局的层次结构,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层次规划法,对集装箱办理站布局进行规划;针对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特点和其在集装箱多式联运中的地位,提出了依据运输密度确定集装箱运输通道和集装箱双层通道的规划方法。从班列运输组织模式、班列的开行规模和集装箱箱体资源的调配三个方面,研究了铁路集装箱骨干网络的运力资源配置问题。在传统的车流组织和集装箱开行方案的研究基础上,为适应骨干网络中“客运化集装箱班列”这一运输组织模式,建立了基于班列开行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运力资源配置模型,针对模型中决策变量的类型和特点给出了考虑班列开行设计和货物流量分配的综合优化方法,并对此进行算例分析。论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辐射六省一市的深圳盐田港进行了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规划的实证分析。应用本研究提出的规划和预测方法,对盐田港发展集装箱运输的规划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论文目录
致谢中文摘要ABSTRACT1 绪论1.1 论文选题背景1.1.1 宏观背景分析1.1.2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1.2 论文研究的意义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1.3.1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综述1.3.2 综述主要结论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2 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及系统构成分析2.1 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内涵2.1.1 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2.1.2 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结构2.1.3 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作业对象与功能2.1.4 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状态和过程2.2 国外集装箱运输的发展2.2.1 国外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2.2.2 国外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发展特点分析2.2.3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所处的阶段2.3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2.3.1 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概况2.3.2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历程2.4 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特征分析2.5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组成2.5.1 构建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必要性分析2.5.2 构建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复杂性分析2.5.3 构建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基本原则2.5.4 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意义2.5.5 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功能分析2.6 本章小结3 铁路集装箱运量预测方法研究3.1 我国集装箱运量分布特征3.1.1 集装箱运量分布特征3.1.2 集装箱运输流向特征3.2 铁路集装箱运量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3.2.1 铁路集装箱运量影响因素分析3.2.2 各种预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3.2.3 预测基本思路3.2.4 GM(1,1)灰度预测模型方法3.2.5 指数平滑方法3.2.6 组合预测模型3.3 应用组合预测模型预测铁路集装箱运量3.3.1 GM(1,1)灰色系统预测3.3.2 指数平滑预测3.4 本章小结4 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规划4.1 加快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规划建设的必要性4.1.1 现有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存在问题4.1.2 加快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规划建设的必要性4.2 铁路集装箱作业节点布局规划4.2.1 铁路集装箱作业节点布局规划的基本原则4.2.2 铁路集装箱作业节点布局的层次结构4.2.3 铁路集装箱作业节点布局的规划方法4.2.4 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布局规划实例4.3 铁路集装箱运输通道规划4.3.1 基于多式联运的铁路集装箱运输通道规划4.3.2 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规划4.4 本章小结5 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的运力资源配置5.1 集装箱运输网络运力资源配置所面临的新任务5.2 集装箱运输网络运力资源配置分析5.2.1 集装箱班列及其组织前提条件5.2.2 以集装箱班列组织为主的骨干网络运力资源配置分析5.3 集装箱骨干运输网络运力资源配置模型5.3.1 运力资源配置问题的描述5.3.2 运力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5.3.3 费用函数的分析5.3.4 模型求解算法研究5.4 实例计算与分析5.4.1 数据准备5.4.2 实例计算5.5 本章小结6 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海铁联运规划实证6.1 六省一市地区铁路集装箱生成量预测6.1.1 盐田港铁路合理经济腹地研究6.1.2 六省一市的经济及外贸发展现状6.1.3 六省一市外贸进出口货物流向及集装箱运输现状6.1.4 盐田港铁路集装箱生成量预测6.2 六省一市地区铁路集装箱运输网络规划及适应性分析6.2.1 六省一市现有铁路集装箱主要作业站能力分析6.2.2 盐田港至六省一市铁路通道选择和能力分析6.2.3 六省一市内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和主要通道的规划6.2.4 规划年度六省一市范围内相关集装箱办理站与运输通道能力适应性分析6.3 盐田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分析与辐射面评价6.3.1 竞争态势分析6.3.2 运距比较分析6.3.3 盐田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竞争分析与辐射面综合评价6.4 对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发展海铁联运若干分析与建议6.4.1 盐田国际铁路集装箱运输概况6.4.2 开展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试点的必要性6.4.3 盐田国际开展海铁联运综合试点的可行性6.4.4 盐田国际港口的货源开发与组织6.4.5 盐田国际开展海铁联运综合试点的政策建议7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7.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作者简历学位论文数据集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系统分析论文; 铁路集装箱运输论文; 运量预测论文; 预测方法论文; 网络规划论文; 盐田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