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子》中死亡意象之存在主义解读

《土生子》中死亡意象之存在主义解读

论文摘要

《土生子》是黑人作家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品。该小说中充满了死亡和暴力的描写,这也是该论文的切入点。针对小说中的死亡意象,运用让-保罗·萨特和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相关理论来解析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为解决种族关系找出一条可行之路。论文首先是对理查德·赖特、《土生子》、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死亡观和萨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简要介绍。接下来关注的是老鼠、白人女孩玛丽·道尔顿、黑人女孩蓓西·米尔斯以及别格·托马斯的死亡意象。通过分析死亡意象,得出的结论是别格与家人、黑人、白人以及社会的关系都不和谐。他的存在状态在烦、畏、死中变化,两次的杀人中不断地超越自己,完成了从自在存在到自为存在的精神变化。历经一切变故之后,他意识到应该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起责任。引起别格悲剧的真正原因是他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在自由选择时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象别格一样“烦、畏、死”,该如何控制和选择应是我们所关注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ichard Wright and Native Son
  • 1.2 Literature Review
  • Chapter Two Relevant Theories of Existentialism
  • 2.1 Heidegger's View of Death
  • 2.1.1 Definition of Dasein
  • 2.1.2 Dasein's Modes of Existence:Care, Dread and Death
  • 2.2 Sartre's View of Freedom
  • 2.2.1 Being-in-itself
  • 2.2.2 Being-for-itself
  • Chapter Three The Death of the Rat
  • 3.1 The Death Image of the Rat
  • 3.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ger and His Family
  • 3.1.2 Fighting with Friends
  • 3.2 Dasein's Care
  • 3.2.1 Fallenness in the Reality
  • 3.2.2 Being-in-itself
  • Chapter Four The Death of Mary and Bessie
  • 4.1 The Death Image of Mary
  • 4.1.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ger and Mary
  • 4.1.2 Accidental Killing of Mary
  • 4.2 The Death Image of Bessie
  • 4.2.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ger and Bessie
  • 4.2.2 Willful Murder of Bessie
  • 4.3 Dasein's Dread
  • 4.3.1 Awareness of Death
  • 4.3.2 Transcendence
  • Chapter Five The Death of Bigger
  • 5.1 The Death Image of Bigger
  • 5.1.1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ger and Society
  • 5.1.2 Digger's Death
  • 5.2 Dasein's Death
  • 5.2.1 Understanding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
  • 5.2.2 Being-for-itself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余地诗歌中的“黑夜”意象[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2].屈原“楚辞”与《诗经》中的远行意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J]. 江淮论坛 2019(06)
    • [4].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J]. 汉字文化 2019(23)
    •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 2019(23)
    • [7].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8].《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民宿旅游体验、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再宿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10].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二十四诗品》批评意象的共同品格[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2].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结构中的“意-象-言”:兼评李煌明的“意象诠释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意象视角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6)
    • [14].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J]. 旅游科学 2020(02)
    • [16].论王铎诗歌的意象与色彩[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7].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18].“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19].审美心理分析与现象学美学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美学的本体论建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0].聚焦意象,探究古诗的美——以阮籍《咏怀诗》中的植物意象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19)
    • [21].《意象山水》[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
    • [22].朱熹诗中的月意象及其情感蕴含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9)
    • [23].《楚辞》中的龙意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4].以内容挖掘、文化传播重构乡村旅游意象[J]. 团结 2020(04)
    • [25].中西马意象的对比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26].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4)
    • [27].楚辞凤鸟意象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产品意象评价中的眼动与脑电技术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 2020(20)
    • [29].秋山意象图[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9)
    • [30].《亘古景观意象系列研究》[J]. 电影文学 2019(07)

    标签:;  ;  ;  ;  ;  

    《土生子》中死亡意象之存在主义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