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动模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温波纹软管,LNG流体,数值模型,流动特性
流动模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燕,刘淼儿,杨亮,陈杰,许佳伟[1](2019)在《LNG低温波纹软管内流体流动特性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耐超低温波纹软管输送LNG流体的流动复杂性,以实际工程卸料系统工艺参数为基础,构建了LNG低温波纹软管内流体流动的数值模型,通过流动传热机理研究,分析了LNG流体在低温波纹软管内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LNG低温波纹软管进口处的波纹会引起流体壁面剪切力的变化,产生流体扰动效应;LNG流体在波纹软管进口及出口处均出现较大的压力变化,同时可引发高雷诺数下流动的流体产生气泡及管内空蚀现象,但该现象随着流体在软管内的流动趋于稳定后会逐渐消失;流体扰动效应会导致一定的压力损失及LNG温度波动,但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可控,造成的热量损失基本可以忽略。本文分析结果对低温波纹软管应用于LNG卸船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5期)
宋存永,赵宝芸,王武昌,李玉星,朱建鲁[2](2019)在《基于OLGA模拟的海上某区块气田生产管线流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天然气长距离混输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湿天然气管道输送的流动情况,采用OLGA软件模拟了海上某区块气田的湿天然气长距离混输管线生产工况,并进行了管线流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气体流量的变化与管内积液量变化成反比;在入口流量增加的过程中,密度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压力波的传播速度,反之,密度波的传播速度大于压力波的传播速度。(本文来源于《油气田地面工程》期刊2019年S1期)
高文智,李祝飞,曹绕,曾亿山,杨基明[3](2019)在《V形前缘对激波入射边界层流动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指导V形溢流唇口下游的进气道内部流动分析,采用数值模拟开展V形尖前缘对二维斜激波入射平板边界层流动的影响研究。以气流偏转角6°的二元楔面为基准激波发生器,设计了展向气流收缩角α(0°~60°,0°对应二元构型)的V形前缘构型,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V形前缘构型使得激波入射位置沿展向不均匀、流动具有明显叁维特征,并且干扰区壁面压强上升、分离区尺度明显增大。在α=0°~60°范围内,干扰区流动的不均匀程度、分离区尺度随α增大单调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V形前缘构型干扰具有中间平直、侧边斜掠的耦合入射特性,体现为对称面壁面压强符合自由干扰理论,侧边斜掠入射区参数符合斜掠干扰的锥形流特征。对比二元与α=45°构型的无粘模拟结果,V形前缘会诱导展向两侧对称的斜掠激波、并在对称面相互干扰产生平直的"桥"激波,这使得激波入射位置沿展向不均匀并偏向下游。其中对称面处平直入射激波压升比(2.49)高于二元构型结果 (2.24),侧边斜掠激波强度与二元构型基本一致。这些因素综合导致V形前缘构型的分离尺度增大。(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王彭通[4](2019)在《聚变堆偏滤器过冷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变堆偏滤器承受极高热负荷,当所受热载超过临界热流密度(CHF)时,会出现偏离泡核沸腾(DNB,传热恶化的形式之一)现象,从而致使换热系数发生骤降,管道温度飞速增高,最终导致偏滤器损坏,极大威胁着聚变装置的运行寿命。临界热流密度是偏滤器安全评审中重要的热工水力参数,因此研究临界热流密度对偏滤器冷却系统设计、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分析了过冷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传热理论与模型,在高质量流速高热负荷条件下,通过运用Fluent软件,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结合临界热流密度及其两相相互作用模型对竖直向上单边加热光滑管和内插扭带管的CHF和压降进行了研究。(1)热力学参数对过冷流动沸腾CHF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分析了固体组件的温度场。对过冷沸腾传热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内插扭带管质量流速与入口过冷度对CHF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如下:在冷却管横截面上有两种冷却模式:欠热泡核沸腾区和液体单相对流传热区,在靠近热载面区域,欠热泡核沸腾起主要作用。远离热载面区域,液体单相对流传热为主要冷却模式。随着热载的增大,横截面上欠热泡核沸腾区域逐渐扩大;临界热流密度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大而变大,在其他水力学参数相同时,质量流速为G=9756 kg/m~2 s比质量流速G=9000 kg/m~2 s发生DNB的位置滞后37.33%,同时,比质量流速G=8000 kg/m~2 s发生DNB的位置滞后104.76%;临界热流密度随入口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其他水力学参数相同时,入口过冷度ΔT_(sub,in)=157 K比入口过冷度ΔT_(sub,in)=107 K发生DNB的位置滞后85.63%,比入口过冷度ΔT_(sub,in)=57 K发生DNB的位置滞后91.19%。(2)结构参数对过冷流动沸腾CHF的影响在高质量流速高热负荷条件下,研究了长径比、内插扭带管的扰动比和扭带宽度比对CHF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与光滑管内流场相比较,内插扭带管能有效地推迟偏离泡核沸腾(DNB)发生,延迟传热恶化;临界热流密度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而减小,且长径比越小,其对壁面温度急剧上升的延迟作用越明显。在其他参数相同时,管道长径比L/D=21.4要比管道长径比L/D=27.3发生DNB的位置滞后69.86%,比L/D=36发生DNB的位置滞后169.51%;减小扰动比可延迟内插扭带管的壁温飞升,增加临界热流密度,且较小的扰动比对CHF的影响更大。在其他参数相同时,扰动比y=6比y=10发生DNB的位置滞后27.88%,比光滑管发生DNB的位置滞后120.64%;内插扭带管扭带宽度比的增大可延迟管道内壁壁温飞升,使临界热流密度增加。在其他参数相同时,扭带宽度比w=0.43比w=0.29发生DNB的位置滞后36.04%,比光滑管发生DNB的位置滞后141.66%。(3)过冷流动沸腾压降分析分析了光滑管与内插扭带管结构参数(长径比、扰动比、扭带宽度比)与热力学参数(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对过冷流动沸腾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进出口压降不断增加。在其他参数不变时,长径比L/D=36比L/D=27.3的压降大121.87%,比L/D=21.4的压降大221.76%;随着扰动比的减小,内插扭带管进出口间的压降不断增加。在其他参数不变时,扰动比y=2比y=6的压降大19.74%,比y=10的压降大21.89%;随着扭带宽度比的增加,进出口压降也不断增加。在其他参数不变时,宽度比w=0.86比w=0.43的压降大3.83%,比w=0.29的压降大10.80%;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进出口压降增加。在其他参数不变时,质量流速G=12000 kg/m~2 s比G=9756 kg/m~2 s的压降大20.21%,比G=8000 kg/m~2 s的压降大68.85%;随着入口过冷度的减小,进出口压降增加。在其他参数不变时,入口过冷度ΔT_(sub,in)=57 K比ΔT_(sub,in)=107 K的压降大18.02%,比ΔT_(sub,in)=157 K的压降大24.86%。图[42]表[5]参[60]。(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15)
陈曦[5](2019)在《带叶片盘式透平流动特性模拟与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加重,清洁与可再生能源以及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逐渐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C)是低品位热能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为ORC系统选取合适的动力设备在近年来成为了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盘式透平作为一种非常规的透平形式,具有成本低廉、易于小型化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小规模ORC系统。但是运行转矩低、效率低的缺陷制约了盘式透平的商业应用。本文在传统盘式透平的结构基础上增加叶片,设计了新型的盘式透平结构,并对改进后的带叶片盘式透平建立了叁维数学模型。所建立的带叶片盘式透平数学模型可以计算出透平相邻盘片间的狭缝通道内部的流体速度、压力分布状况,并可以计算透平运行转矩、输出功率以及透平效率。论文还利用CFD软件‘Fluent17.0’对带叶片盘式透平的单个狭缝通道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利用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带叶片盘式透平与传统无叶盘式透平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以空气为工质的盘式透平在增加叶片后转矩提升近一倍,透平效率由20%提升至55.31%。论文最后建立了使用带叶片盘式透平为原动机的小规模太阳能热发电ORC发电系统仿真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工质和运行参数对ORC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循环热效率与有机工质的蒸发温度成正比。其中,当使用R123为工质时,系统的循环热效率可达16.98%。论文的研究表明,带叶片盘式透平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廉、效率相对较高等优点,是适用于小规模低温热源ORC发电系统的动力设备之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婷[6](2019)在《脉动流化床流动与传热特性多尺度分析与CFD-DEM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态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与加工行业中,如生物质干燥,颗粒涂层,燃烧,催化裂化流化床反应器等。与传统流化床技术相比,脉冲流化床能处理易结团、粘性大、热敏性高等物质,并有效克服沟流、死区、局部过热等弊端,使气固均匀混合与接触,提高传热与传质效率。本研究首对脉动流化床干燥颗粒试验中采集的中不同频率以及不同气流量配比的压力信号,利用多尺度复杂熵因果关系平面对压力信号进行分析。结合床内潮湿颗粒的干燥特性以及流型实物图,对进气配比、频率大小等因素对干燥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多尺度分析,对流动特性的微观及宏观机理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干燥效率所对应的多尺度复杂熵因果关系平面图结构。基于CFD-DEM方法,构建了气固系统的CFD-DEM并行数值模拟方法及平台,对准二维混合脉冲流化床进行了研究。通过脉冲压力波动信号模拟与实验值对比进行了模型验证,其后考察了不同脉冲频率、不同流量配比下的流化床颗粒混合及传热过程,得到颗粒流型图,颗粒扩散系数及传热系数分布规律。通过定量的分析得出脉冲频率及流速配比对混合效果及传热特性的影响,并在颗粒尺度上揭示了颗粒混合与传热的内在机理,并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对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得到最佳脉动频率及流量配比。利用颗粒的速度场、矢量场等数据信息,本文还研究了床颗粒在不同频率及流量配比内的颗粒运动特征。在流化床的内部,颗粒围绕着上升气泡开始向下运动;它们在气泡的下端碰撞,形成尾迹;脉动频率为2.5Hz时的颗粒运动较为有序。脉动气流速过高会发生气泡连续产生,形状被拉长、穿过床层,并出现高频、高能颗粒射流喷射的过程。矢量场显示,气泡爆炸前床层上部空间存在局部旋流,局部循环的周期与气泡相同。引入混合偏差指数与扩散系数对颗粒混合情况进行定量分析,详细讨论了流化床内的微观混合过程。并建立DEM流化床传热模型,考虑了气固对流换热与颗粒碰撞传热过程。在颗粒尺度上印证当脉冲频率接近床体压力波动自然主频时,促进颗粒内循环运动,加强热量的传递从而使干燥效率得到提升。(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9-05-01)
郭佳馨,韩桔,刘凯,任哲[7](2019)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波纹换热管道流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水-油换热器管道的流动特性进行模拟。从速度分布、速度矢量、湍动能、温度分布、强化传热特性分析等方面分析波纹管的流动特性,并与光滑圆管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圆管,波纹管内流体的出口温度和换热量均有较大提高,波纹管的出口总热量比光滑圆管提高35%。(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李闯,殷玉枫,郑瑶,高崇仁[8](2019)在《风力机翼型定常粘性分离流动分析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分析风力机翼型表面流体分离情况,本文根据普朗特分离判据,给出了风力机翼型表面流体分离的充分必要条件。对于N-S方程所描述的实际粘性流动,分析了风力机翼型表面实际粘性流动在分离点附近的性状,得到了分离流线、零u线和零涡线的相对位置。最后基于Fluent流体分析软件,计算得到了S809翼型的气动性能及周围流场情况。为风力机翼型的设计及流动控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左成莉[9](2019)在《血液灌流器悬浮颗粒流动行为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液灌流器作为血液净化领域重要医用耗材,其中的吸附剂颗粒(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在流体的作用下会大量地聚集于静脉端的滤网处,处于悬浮状态。本文针对血液灌流器内流道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内部流场的运动情况,建立相应的流体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模拟分析吸附剂颗粒在混合流场中的悬浮运动状态,为灌流器结构优化与临床使用提出指导。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包括:(1)建立多孔介质模型和悬浮颗粒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对比两者的理论方程,可以看出多孔介质模型仅描述了流体的运动特性,而悬浮颗粒模型不仅描述了流体的运动特性,还描述了颗粒在流态化过程中的悬浮翻滚行为,以及血液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应用CFD耦合EDEM模拟不同吸附剂装量的内流道的混合流场,内流道进出口压降与实验测量的压降比较一致,颗粒速度和固含率沿着径向的分布与文献值吻合较好。悬浮颗粒模型相比于多孔介质模型模拟得到的进出口压降与实验值更加吻合。(2)分析悬浮颗粒模型入口流速对内流道中混合流场的影响:应用离散相数值求解模型、改变入口边界条件,分别对恒定入口边界条件和脉动入口边界条件下的混合流场进行模拟;发现在恒定和脉动入口流速下,当入口流速较大时,颗粒在流体的作用下,使得颗粒大量地聚集于静脉端的滤网处。在脉动入口流速下,当入口流速较小时,颗粒速度在轴向和径向分布出现明显的波动,说明颗粒在混合流场中出现明显的悬浮翻滚运动。应用均一相模型求解内流道中的混合流场,在不同入口流速下,均发现会出现一小部分颗粒在动脉端的滤网处存在快速的悬浮翻滚运动,大部分颗粒在流体的作用下位于静脉端的滤网处。得出结论:均一相模型下,选择脉动入口流速作为入口边界条件,可以准确地呈现悬浮颗粒的在混合流场中的悬浮翻滚运动,有利于血液与吸附剂颗粒的充分接触。(3)在离散相悬浮颗粒流体力学模型下,按自由曳力模型、De filice曳力模型、Ergun and wen yu曳力模型;在均一相悬浮颗粒流流体力学模型,按自由曳力模型;模拟计算在以上两种悬浮颗粒模型下相间的相互作用对颗粒速度和固含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离散相模型下,不同的相间作用模型对颗粒固含率分布影响较小,而对速度分布有不同程度的的影响。在均一相模型下,颗粒速度在轴向的分布先升高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有别于离散相模型下颗粒速度在轴向逐渐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发现均一相模型颗粒速度大于离散相模型的颗粒速度。此外在均一相模型下,分析流体对颗粒的曳力作用,内流道进出口压降与实验的压降比较吻合,且颗粒速度在近壁面位置处相对较大。得出结论:均一相模型下的自由曳力相间作用可以更好地描述灌流器内流道的混合流场。(4)分析颗粒属性(颗粒密度、颗粒半径)对内流道中混合流场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发现:应用离散相悬浮颗粒数值求解模型,当颗粒密大于血液密度时,可以更好地将内流道中颗粒的悬浮翻滚运动呈现出来;在均一相悬浮颗粒模型下,颗粒密度对内流道中的混合流场中流体的速度、颗粒速度、进出口压降影响较大。在离散相数值求解模型下,颗粒半径对内流道混合流场的影响不明显;在均一相悬浮颗粒模型下,颗粒半径对内流道中的混合流场的影响明显。得出结论:均一相模型有利于从颗粒属性的角度描述混合流场的运动状态;颗粒密度大于血液密度时,有利于颗粒的悬浮翻滚运动;颗粒半径越大越不利于颗粒的悬浮翻滚运动。(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1)
李慧文,赵睿杰,施卫东,张德胜,黄俊[10](2019)在《不同线圈布置比例的ALIP泵模拟与流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柱直线感应泵(ALIP)是以洛伦兹力为动力推动液体流动的泵送装置。本文创建了二维轴对称的单侧线圈模型泵(SS泵)和内外侧线圈布置比例为1 (DS1泵)和0.5 (DS2泵)的双侧模型泵,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大流量工况下DS2泵内速度分布最均匀,小流量工况下DS2泵80%的速度比DS1泵分布平稳。不同流量工况下洛伦兹力分布不均匀,磁感应强度的斜率改变致使洛伦兹力产生波峰,DS2泵可改善这种不均匀。本研究表明DS2泵可有效提高流动的均匀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流动模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湿天然气长距离混输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湿天然气管道输送的流动情况,采用OLGA软件模拟了海上某区块气田的湿天然气长距离混输管线生产工况,并进行了管线流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气体流量的变化与管内积液量变化成反比;在入口流量增加的过程中,密度波的传播速度小于压力波的传播速度,反之,密度波的传播速度大于压力波的传播速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动模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燕,刘淼儿,杨亮,陈杰,许佳伟.LNG低温波纹软管内流体流动特性模拟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9
[2].宋存永,赵宝芸,王武昌,李玉星,朱建鲁.基于OLGA模拟的海上某区块气田生产管线流动分析[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9
[3].高文智,李祝飞,曹绕,曾亿山,杨基明.V形前缘对激波入射边界层流动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推进技术.2019
[4].王彭通.聚变堆偏滤器过冷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模拟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9
[5].陈曦.带叶片盘式透平流动特性模拟与性能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9
[6].王婷.脉动流化床流动与传热特性多尺度分析与CFD-DEM数值模拟[D].东北电力大学.2019
[7].郭佳馨,韩桔,刘凯,任哲.基于数值模拟的波纹换热管道流动分析[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8].李闯,殷玉枫,郑瑶,高崇仁.风力机翼型定常粘性分离流动分析与数值模拟[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9
[9].左成莉.血液灌流器悬浮颗粒流动行为数值模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9
[10].李慧文,赵睿杰,施卫东,张德胜,黄俊.不同线圈布置比例的ALIP泵模拟与流动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