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和大量建设阶段的,而高速发展所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当前许多住区的户外环境设计是在“孤立于整体环境的建筑设计”之后的基础上完成的,在上位规划忽视了环境与建筑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的前提下,园林设计仅能进行勉强的修补,没法对环境很好的融合,更难以实现理想的住区户外空间环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家园。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渗透是矛盾相对集中的空间,但却又可以因此创造出多样的空间形式。这类空间由于与人们生活常日频繁接触,被人使用,他的设计与营造不仅影响着住区的整体形象,它还关乎着人们日常的生活,所以对建筑与环境之间互渗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根据目前住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住区中的主体——人在住区空间的心理行为和活动类型,提出了建筑与环境互渗是住区大环境融合的重要前提,总结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的重要性;以建筑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影响建筑与环境互渗空间的主要因素和根据这类空间的特点,提出了设计原则;进而,针对不同类型住区的的互渗空间进行分类总结,以考察实例及以往文献资料为依据,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对建筑与环境互渗空间的设计与营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以期得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筑与环境互渗空间的指导思想、设计方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思维的延伸[J].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7(05)
- [2].试析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文体互渗”现象[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3].专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互渗的必要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 [4].专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互渗的可行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4)
- [5].专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互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04)
- [6].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互渗性的再认识[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 [7].试论原始符号互渗思维对逻各斯信仰创新的启发[J]. 西部学刊 2016(05)
- [8].新闻评论的互渗结构研究[J]. 新闻知识 2014(03)
- [9].异质与互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J]. 文艺研究 2012(01)
- [10].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多向互渗”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8)
- [11].民间艺术互渗律特征在当代图形设计中的延续性研究[J]. 上海工艺美术 2018(02)
- [12].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渗机制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2)
- [13].自然权利与公民权利的互渗——简述美国建国之初对个体权利空间的建构[J]. 文学与文化 2017(04)
- [14].技术观念的培训——工程基础与设计专业课程互渗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6(12)
- [15].散文与诗:分立与互渗[J]. 美文(上半月) 2019(05)
- [16].“人—物”互渗和集体表象的语言案例研究——以湖北方言为例[J]. 黑河学刊 2011(04)
- [17].“诗性”之维:论五四小说的“文体互渗”现象[J].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3)
- [18].语言变革与诗文互渗的现代转型[J]. 文艺评论 2016(08)
- [19].“诗性形态”的浮沉:现代文学创作中的“文体互渗”现象——以小说为中心进行考察[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0].“把玩”的意味——中国传统玉玩“互为”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1].二维造型中陶瓷与玻璃交叉互渗的形态研究[J]. 艺术教育 2014(02)
- [22].现当代文学文体互渗与述史模式反思[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3].多元互渗式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9)
- [24].实现“教”“管”互渗的三点建议[J]. 福建教育 2014(30)
- [25].浅谈生死[J]. 神州 2012(08)
- [26].论莫言《蛙》文体互渗中的多视角叙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12)
- [27].《美国万花筒》中的人机互渗现象[J]. 红河学院学报 2016(01)
- [28].歌剧中音乐与文学的互渗及影响[J]. 作家 2014(10)
- [29].嵌入到互渗——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再考察[J]. 社会科学家 2019(03)
- [30].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交融互渗[J]. 艺术研究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