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祛魅时代的“私人事务”

宗教:祛魅时代的“私人事务”

论文摘要

宗教的命运和现代化紧密相连。随着工业化的嵌入,现代社会进入了物质的、理性的、经济的“解魅”时代,新教伦理由“出世”的纯粹理想境界转向“入世”的俗化状态,宗教的传统规定面临着“祛魅”时代“无形宗教”的严峻挑战,宗教的“私人化”倾向成为其重要的社会学特征。世俗化既是区别于传统宗神圣特征的现代宗教思想主题,也是涉及人文精神、宗教权力、宗教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过程。随着宗教世俗化、“去魅化”的社会进程,宗教的命运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从当今社会宗教复兴和宗教革新等现象看来,宗教并非迅速的衰落,而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当然,这一方面与宗教世俗化的自我限制性特征有关;另一方面则关系到现代社会的政教分离、人之自主性的日益突显、人在社会中的精神空间获得相对独立、个人价值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以社会为取向,而是以个体生命“终极”价值为目标。从总体上看,宗教之存在方式走向了私人化、个体化,无形化。宗教信仰逐渐转化为私人领域的“私人”事务。同时,也由于现代科技理性和宗教世俗化带来的精神危机,呼吁我们对精神家园的关注。就此而论,剖析宗教内在的精神魅力和本质内涵,厘清宗教世俗化之根源,解释宗教私人化之本质意蕴,思考宗教世俗化、私人化之趋势的意义旨趣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德国社会学家托马斯·卢克曼(Thomas Luckmann )的《无形的宗教》从宗教社会学角度揭示了宗教在回应现代化进程和发展改善自身中由“公共领域”隐退到“私人领域”的现实,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宗教社会功能的现代分化和宗教私人化的社会影响以及宗教的未来发展趋势。此外,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为我们分析论证宗教的人性化发展道路及其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之契合意义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宗教的传统规定
  • 第一节 宗教的特殊本质
  • 一、宗教的语义学意义与基本内涵
  • 二、宗教的奥秘与人的信仰
  • 第二节 宗教的普遍本质及其社会功能
  • 一、宗教作为社会之一意义系统的社会本质
  • 1、对意义的界定
  • 2、宗教作为社会之一意义系统
  • 3、宗教的社会本质
  • 二、宗教与社会的创建与维系
  • 三、宗教之社会功能的二律背反
  • 第二章 宗教的现代社会处境:祛魅时代的世俗化选择
  • 第一节 宗教:罩裹世界的神圣帷幕
  • 一、宗教的神圣性
  • 二、神圣世界与神圣的个人
  • 第二节 世俗化:宗教社会性的无奈选择
  • 一、宗教世俗化的历史考察
  • 二、宗教世俗化与神圣化之间的张力
  • 三、宗教世俗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理解
  • 第三章 无形的宗教:宗教私人化的现代反思
  • 第一节 宗教:从公共生活领域到私人领域
  • 一、世俗化冲击下的宗教私人化含义
  • 二、宗教功能的分化和隐伏
  • 第二节 宗教:祛魅时代宗教私人化的社会学意义
  • 一、宗教私人化的社会影响
  • 二、宗教私人化与宗教的未来
  • 三、宗教私人化对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宗教:祛魅时代的“私人事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