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怠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研究
怠速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闫浔[1](2019)在《关于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汽车保有量也呈现了日益增加的趋势,由此引发的城市交通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汽车日常行驶过程而言,怠速是其较常出现的状态,不仅汽车燃油消耗量会有所增加,而且也会增加有害气体的排放。怠速控制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3期)
徐健,莫嘉林[2](2019)在《汽车发动机无怠速控制策略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台长安CM8手动档的厢式车上,研究优化后的喷油控制策略的节油效果。研究集成了无怠速行车控制技术、发动机自动启动技术和混合能源及双蓄电池供电技术的控制系统对节油效果的影响。长安CM8手动档厢式车加入了集成叁种技术的"无怠速控制系统"后进行道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节油效果显着,节油率轻载时约为25%,重载时超过25%。(本文来源于《成都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学军,穆宏慧,于聪梅[3](2019)在《含有时滞的怠速控制与输出扭矩估计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向启动工况转换时的输出扭矩信息直接影响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平顺特性。针对发动机自身和控制环节带来的时间滞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含有时滞信息的鲁棒H_∞状态反馈控制规律,使干扰信息作用下的发动机怠速工况的转速恒定且满足H_∞性能要求。进一步设计了H_∞滤波器在线估计发动机怠速时输出扭矩,为离合器的接合控制提供力矩信息。基于Simulink搭建发动机怠速系统仿真验证估计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扰动量出现和消失瞬间,提出的算法能保证电子节气门开度切换小,控制转速能快速稳定,且有效估计了发动机怠速时的输出扭矩,克服了时间滞后带来的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乔俊叁[4](2019)在《怠速控制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发动机电子控制中,怠速控制非常关键,能够延长汽车使用年限,减少油气排放,保障乘车舒适度。本文简要分析怠速控制技术原理,深入探讨怠速控制技术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建立汽车发动机怠速模型。(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04期)
陈天殷[5](2018)在《简述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ISC)》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怠速工况的特点和怠速控制系统的原理出发,介绍怠速控制系统的原理、功能、结构、组成与控制内容;重点简述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的相关特性,以及该方向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并介绍其设计模式的状况与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简明叙述ISC应用维护的要点。(本文来源于《汽车电器》期刊2018年05期)
尚翔宇,孙跃东,吴旭陵,柳建辉,刘光义[6](2018)在《GDI发动机低温怠速控制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汽油直接喷射式发动机(GDI)在低温环境下的怠速性能,借助台架试验平台,研究了转速、过量空气系数、点火角、进排气VVT开度、燃烧模式对GDI发动机怠速工况油耗、排放和燃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温环境下,提高发动机怠速转速,加浓过量空气系数,调整点火角,选择合适的进排气VVT开度,运用分层燃烧模式,能够使发动机在怠速暖机过程中,实现降低油耗、优化排放、提高燃烧效果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韦战立,酒建刚,郭延超,于亚坤,吉俊蓉[7](2017)在《基于T-S模型的柴油机怠速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柴油机怠速控制系统中控制对象的大滞后性、惯性、非线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它的前件采用模糊推理的方法将基于语言变量的专家经验转化为T-S模型的模糊规则,后件则采用PID的控制形式,这样设计可以充分借鉴常规PID控制器参数调整的各种成熟经验,使模糊控制规则的制定和参数的调整更简单易行,且物理意义明确。大滞后、非线性控制对象的现场试验表明,T-S模型模糊控制器有着很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明显改善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该控制器设计简单,与Mamdani系统相比在形式上更加紧凑和易于计算,可以很方便地采用自适应的思想来创建系统模型,同时也可以广泛应用在其它需要闭环控制的实际工程项目中,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期刊2017年06期)
黄剑其,吴长水,孙恋敏,庞鲁阳[8](2017)在《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怠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怠速时的稳态和动态效果,以V模式为研究手段,基于一款六缸天然气多点电喷发动机,实现了发动机怠速控制策;首先针对不同的怠速工况设计了不同的目标怠速转速值的计算,并根据发动机特性确定了PI控制模式;利用目标怠速转速和瞬时转速的差值确定不同PI控制参数,通过PI控制调节电子节气门的开度,从而实现对发动机怠速转速的控制;然后根据实际发动机参数搭建了发动机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用于对怠速控制策略进行软件在环仿真测试以及PI控制参数预标定;最后在天然气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对控制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和标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怠速控制策略,可让发动机转速响应时间控制在1秒左右,转速稳定时间在2秒左右,发动机转速稳态误差控制在±5rpm范围之内,实现了对怠速的良好稳定控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7年11期)
林思聪,李钰怀,张安伟,刘巨江[9](2017)在《基于扭矩的发动机怠速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分析了EMS基于扭矩的控制策略,将传统PID控制方法与基于扭矩的控制策略相结合,并在一台B级车上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怠速控制策略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7年14期)
邵政涵[10](2017)在《基于模糊PID的发动机怠速控制与自动代码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发动机怠速控制中传统PID控制器鲁棒性差、抗干扰能力差、对被控对象参数变化敏感等问题,提出了模糊PID控制技术。采用基于模型的开发(Model-Based Development,MBD)流程,并用在环测试技术进行验证。首先建立发动机平均值模型,进行基于传统PID怠速控制的模型在环(Model-in-the-Loop,MiL)仿真,观察控制效果。之后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方法,根据ISO26262对MBD的要求分别进行模型在环、自动代码生成后的软件在环(Software-in-the-Loop,SiL)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常规PID,采用模糊PID控制时转速响应时间减至2,无超调,干扰下的转速波动小于1,效果明显更优。(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怠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一台长安CM8手动档的厢式车上,研究优化后的喷油控制策略的节油效果。研究集成了无怠速行车控制技术、发动机自动启动技术和混合能源及双蓄电池供电技术的控制系统对节油效果的影响。长安CM8手动档厢式车加入了集成叁种技术的"无怠速控制系统"后进行道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节油效果显着,节油率轻载时约为25%,重载时超过2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怠速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闫浔.关于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的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
[2].徐健,莫嘉林.汽车发动机无怠速控制策略的试验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9
[3].李学军,穆宏慧,于聪梅.含有时滞的怠速控制与输出扭矩估计器设计[J].测控技术.2019
[4].乔俊叁.怠速控制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实践探索[J].湖北农机化.2019
[5].陈天殷.简述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ISC)[J].汽车电器.2018
[6].尚翔宇,孙跃东,吴旭陵,柳建辉,刘光义.GDI发动机低温怠速控制实验[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8
[7].韦战立,酒建刚,郭延超,于亚坤,吉俊蓉.基于T-S模型的柴油机怠速控制系统设计[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7
[8].黄剑其,吴长水,孙恋敏,庞鲁阳.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怠速控制策略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
[9].林思聪,李钰怀,张安伟,刘巨江.基于扭矩的发动机怠速控制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7
[10].邵政涵.基于模糊PID的发动机怠速控制与自动代码生成[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