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叙事文阅读中的意象构建 ——基于双重代码理论和篇章结构的实验研究

外语叙事文阅读中的意象构建 ——基于双重代码理论和篇章结构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阅读是国内外学者一直以来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术史上的几大主要阅读模式和理论对阅读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人们对阅读过程的内在机制的理解得到不断提高。然而,这些模式理论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层面上,而非语言层面却未得到足够关注。一种相对较新的认知理论,即双重代码理论,对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层面都予以了同样的关注。双重代码理论的基本设想是,人的大脑存在两种表征系统,即加工言语信息的语言系统和加工意象和情感反应的非语言系统。双重代码理论认为,当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同时利用两套系统时,其阅读理解效果将得到显著提高。作为一种阐释阅读机制的相对较新的理论,双重代码理论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阅读研究者的关注。然而,与历史上其它阅读理论比较而言,对双重代码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相对不足,其中以双重代码为基础的意象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实证研究表明,意象是提高阅读者的母语阅读理解水平的有效策略。然而,这些研究中却极少有关注在特定的篇章类型中特定的意象构建方式,更没有研究关注在外语学习环境中特定篇章类型中的意象构建。因此,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完成了为期一学期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以双重代码理论和篇章结构为基础的外语叙事文阅读中的意象构建。该实验研究主要是基于其理论基础,即在叙事文阅读中依据篇章的叙事结构而构建意象。该实验所采用的训练模式是以策略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建立在以上理论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完成了该实验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1.以双重代码理论和篇章结构为基础的意象构建策略训练能否显著提高学生的叙事文阅读水平?2.以双重代码理论和篇章结构为基础的意象构建对叙事文阅读水平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从实验组学生所提交的试后报告中我们能获得怎样的数据?第三个问题主要围绕实验组学生所完成的试后报告中的三个要点展开,即:1)是否有必要通过特定阅读策略的使用来达到较好的阅读理解效果?2)叙事文阅读中,在头脑中产生想象,即意象构建,是否能有效促进对文中所描述内容的理解?3)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和运用叙事文的宏观和微观篇章结构是如何影响意象构建的过程?针对以上研究问题,在实验的展开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国内某大学外语专业两个平行班作为该研究的实验对象。其中一个班共41名学生作为控制组,另一个班共43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实验过程中,控制组接受常规的阅读训练,而实验组则接受经过精心设计的训练计划。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均完成了前测和后测,测验结果经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2.0)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双重代码理论和篇章结构为基础的意象构建对实验组学生的叙事文阅读理解水平有显著提高,并且对主题内容理解水平的提高尤为显著。对实验组在实验结束时所完成的试后报告分析所得结果与该统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希望能对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学生起到一些启迪作用。在外语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只局限于对语言层面的关注,非语言层面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语言和非语言系统的同时运用不仅能促进阅读水平的提高,还能有效运用在其它的外语学习活动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1.1 Main Reading Models in History
  • 1.1.2 Dual Coding Theory
  • 1.1.3 Precious Empirical Studies on Imagery in Light of DCT
  •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 1.4 Research Questions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 2.1 A Thorough Study on Dual Coding Theory
  • 2.1.1 Basic Assumptions of DCT
  • 2.1.2 Basic Units of DCT
  • 2.1.3 General Operational Process of DCT Model
  • 2.1.4 Major Implications of DCT on Reading
  • 2.2 The Text Structure of Narratives
  • 2.2.1 The Structure at the Macro-Level
  • 2.2.2 The Structure at the Micro-Level
  • 2.3 Reading Process Based on DCT and Text Structure
  • Chapter 3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Design
  • 3.2 Methods
  • 3.2.1 Subjects of the Experiment
  • 3.2.2 Instruments of the Experiment
  • 3.3 Treatment
  • 3.3.1 Strategy-Based Instruction of Narrative Reading
  • 3.3.2 Basic Stages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 3.3.2.1 Introduction and Preparation
  • 3.3.2.2 Description and Modeling
  • 3.3.2.3 Practice and Evaluation
  • 3.3.2.4 Transfer
  • 3.3.3 Reading Procedures
  • 3.3.3.1 Pre-reading Program
  • 3.3.3.2 During-reading Program
  • 3.3.3.3 Post-reading Program
  • 3.4 Testing Procedures
  • 3.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rocedures
  • Chapter 4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Quantitative Analysis
  • 4.1.1 The Impact of Image Generation on Narrati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 4.1.2 The Aspect Affected by Image Generation in Narrative Reading Process
  • 4.2 Qualitative Analysis
  • 4.2.1 The Necessity of Strategies to Promote Successful Reading Comprehension
  • 4.2.2 The Effectiveness of Image Gener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Narrative Reading Comprehension
  • 4.2.3 The Contribution of Narrative Text Structure to Image Generation While Reading Narratives
  • 4.3 Discuss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Summary of the Study
  • 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e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 The Questionnaire for Basic Background
  • Appendix B Verbal Report
  • Articles Published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余地诗歌中的“黑夜”意象[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2].屈原“楚辞”与《诗经》中的远行意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J]. 江淮论坛 2019(06)
    • [4].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J]. 汉字文化 2019(23)
    •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 2019(23)
    • [7].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8].《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民宿旅游体验、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再宿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10].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二十四诗品》批评意象的共同品格[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2].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结构中的“意-象-言”:兼评李煌明的“意象诠释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意象视角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6)
    • [14].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J]. 旅游科学 2020(02)
    • [16].论王铎诗歌的意象与色彩[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7].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18].“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19].审美心理分析与现象学美学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美学的本体论建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0].聚焦意象,探究古诗的美——以阮籍《咏怀诗》中的植物意象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19)
    • [21].《意象山水》[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
    • [22].朱熹诗中的月意象及其情感蕴含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9)
    • [23].《楚辞》中的龙意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4].以内容挖掘、文化传播重构乡村旅游意象[J]. 团结 2020(04)
    • [25].中西马意象的对比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26].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4)
    • [27].楚辞凤鸟意象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亘古景观意象系列研究》[J]. 电影文学 2019(07)
    • [29].沙漠意象[J]. 工会博览 2019(11)
    • [30].意象论:电影艺术核心审美机制探析[J]. 电影评介 2019(13)

    标签:;  ;  ;  ;  ;  

    外语叙事文阅读中的意象构建 ——基于双重代码理论和篇章结构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