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写作焦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Daly和Mille于1975年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它是指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行为,如逃避写作任务,担心自己的作文被他人阅读和评议等。以往写作焦虑的研究主要关注写作焦虑与相关的学习者因素之间的关系,Fahimeh Marefat (2006)认为语言水平越高则写作焦虑越低,Nor Shidrah Mat Daud等人(2005)的研究发现学生感到焦虑情绪是因为缺乏写作技巧,而Pajares和Johnson(1994)则认为写作焦虑的产生是由于学生不够自信,但并不会影响写作成绩, Jones(1982)认为,英语写作水平低主要是母语写作能力低,Pajares(1996)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会直接影响焦虑继而间接影响最终的写作成绩。已往的研究很少将母语写作能力看作是二语写作焦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二语写作焦虑与其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路径分析则更为鲜见。鉴于此,本研究试从二语写作焦虑与二语水平、二语写作自我效能和母语写作能力的关系入手,通过路径分析探讨它们的关系及其对二语写作教学的意义。本论文包括八个部分: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研究方法,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与讨论,教学启示,研究不足。引言与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二语写作焦虑的研究概况,对已有研究中的二语写作焦虑的相关因素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整理。本研究以Tobias模式、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理论及Cheng的二语写作焦虑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采用Cheng(2004)编写的二语写作焦虑量表及二语写作自我效能量表( Zimmerman & Martinez-Pons,1990)做问卷调查,以受试的中文作文得分及TEM4成绩作为母语写作能力和二语水平的考查依据,最后用SPSS软件对数据依次作出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回答了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学生在进行二语写作时是否有焦虑情绪及其三个层面—生理焦虑、规避行为和认知焦虑的水平如何;2)二语写作焦虑及其三个层面与三个学习者因素即二语水平、二语写作自我效能和母语写作能力之间是否相关;3)二语写作焦虑与三个因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进行二语写作时体验到焦虑情绪(mean=59.10)。二语写作焦虑与三个因素显著负相关(-.485**, -394**, -.276*),二语水平、自我效能和母语写作能力越高,二语写作焦虑则越低。具体到焦虑的三个层面,生理焦虑与二语水平和自我效能显著负相关(-.302*, -.319*),规避行为与三个因素没有显著负相关(-.232, -.036, -.164),认知焦虑与二语水平和自我效能显著负相关(-.402**, -.260*),二语水平和自我效能越高,生理焦虑和认知焦虑就越低,而规避行为焦虑的变化与三个因素没有太大关系。回归分析表明三个因素对二语写作焦虑水平变化的联合解释量为27% (R2=.270),说明二语写作焦虑水平的变化受到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但是三个因素对焦虑的三个层面变化的联合解释量不高,分别为13.1%,6.7%和17% (R2=.131, .067, .170)。路径分析表明,自我效能和二语水平直接影响焦虑水平(β=-.371,-.203),这说明焦虑水平高是因为自我效能和二语水平太低;母语写作能力通过二语水平或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焦虑水平,良好的母语写作能力可以提高二语水平和自我效能(β=.349,.330),而较高的二语水平和自我效能可以降低焦虑水平(β=-.371,-.203),因此母语写作能力高就会降低焦虑水平;自我效能也通过二语水平间接影响焦虑水平,良好的自我效能可以提高二语水平(β=.367),而较高的二语水平可以降低焦虑水平(β= -.371),因此自我效能高就会降低焦虑水平。以上分析结果使我们对二语写作焦虑与二语水平、二语写作自我效能和母语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二语写作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策略降低二语写作焦虑有借鉴指导意义。首先,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高学生的二语语言综合运用水平,布置不限时作文练习,调整评阅作文方式,尽量多做正面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适当采用无时间限制也无评分的写作练习方式。第二,教师可以对二语写作焦虑水平较高的学生作个别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竖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够通过不懈的练习提高写作能力继而提高写作的自信,提高其二语写作自我效能以降低二语写作焦虑尤其是生理焦虑。第三,教师和教学大纲制定人员应该考虑到母语写作能力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性,重视学生母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以最终降低二语写作焦虑水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影响阅读中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学习者因素[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1)
- [2].中介语石化现象发生的学习者因素探究[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07)
- [3].学习者因素对教师话语的影响作用分析——基于自建语料的个案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03)
- [4].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学习者因素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5)
- [5].谈学习者因素在阅读中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6)
- [6].语篇因素和学习者因素对语境词义猜测的影响[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9(02)
- [7].学习者因素相关性研究[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3(02)
- [8].影响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2(04)
- [9].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调查[J]. 教学与管理 2011(12)
- [10].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学习者因素分析[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2)
- [11].学习者因素之学习动力与跨文化意识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0)
- [12].影响二语听力的学习者因素[J]. 现代交际 2012(01)
- [13].高职院校学生二语学习风格偏好及与学习者因素、社会因素的关系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 2019(03)
- [14].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学习者因素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5(S1)
- [15].关于影响高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学习因素的调查分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04)
- [16].复杂理论视阈下的大学生性别角色及相关学习者因素调查[J]. 教育与职业 2013(21)
- [17].浅谈从学习者因素来促进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4)
- [18].从语言学能浅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J].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4(06)
- [19].二语词汇推理加工的影响因素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9)
- [20].我国英语语音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1)
- [21].从情感过滤假说看外语学习中的学习者因素[J]. 校园英语 2015(18)
- [22].关于学习策略培训的综述与展望[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7(07)
- [23].大学英语四级的反拨效应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02)
- [24].外语课堂研究:回顾与展望[J]. 当代外语研究 2015(09)
- [25].探讨英语专业学习动力的培养及巩固[J]. 民营科技 2008(04)
- [26].论语言学习观念[J]. 网络财富 2010(07)
- [27].从学习者因素的角度探讨英语课堂交际法的运用[J]. 学理论 2009(13)
- [28].虚拟实验中反馈设计影响因素研究[J]. 软件导刊 2014(06)
- [29].自主学习研究综观[J]. 价值工程 2010(19)
- [30].近十年国内英语语音教学研究回顾与反思[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