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命之辨探析

孟子性命之辨探析

论文摘要

性、命是孟子思想体系中两个核心哲学范畴,准确理解和把握性、命及其相互关系乃是把捉孟子哲学精神实质的根本所在。本文试图在探究性、心、天、命等哲学范畴的基础上,对孟子哲学中的性命之辨作深入的阐释。本文认为,孟子所谓的“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性,就内容而言也即所谓的仁义礼智之心,因而学界通常以孟子是“即心言性”。这就从根本上扬弃了此前“即生言性”的性论传统,进一步使人的道德主体性得以挺立,彰显了人的道德自主性及人格尊严。“命”在孟子哲学中可以区分为命定义之“命”与道德义命两个层面,前者乃是具有人格神意味之天退隐之后的孑遗,其为人之主观行为所无法跨越的边界,所凸显的乃是人之存在的有限性;后者则是人之道德实践的超越根据,具有绝对必然性,乃之人之为人所必当为者。此二者为孟子对孔子天命观之继承与发展,实统一于“天命”观念之中。孟子性命之辨首先展现为人的道德主体性与命定义之命之间的一种张力,或可称之为性命分立。循此,孟子于天命论与工夫论两个方面思以超越命定义之命,从而破除命定论与价值虚无主义的理论可能性,并最终以天人合德、性命合一作为理论的归结点,此为孟子性命之辨的具体内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1 孟子哲学中的人性观念
  • 1.1 孟子之前论性之基本原则
  • 1.2 “生之谓性”与孟子言性之本旨
  • 1.3 孟子人性新说的意义
  • 2 孟子哲学中的命观念
  • 2.1 孟子命论提出的理论背景
  • 2.2 命定义之命
  • 2.3 道德义命之命
  • 3 孟子性命之辨的展开
  • 3.1 性命分立
  • 3.2 性命合一
  • 结语
  • 谢辞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道德实践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孟子哲学中“几希”的双重意蕴[J]. 道德与文明 2017(04)
    • [2].论孟子哲学的真理观[J]. 中国文化论衡 2017(01)
    • [3].试论天、命在孟子哲学中的不同角色和地位[J]. 哲学研究 2014(11)
    • [4].孟子哲学发展路径的构建[J]. 今日中国论坛 2013(15)
    • [5].社会心理视域下孟子哲学涵育友善的伦理价值[J]. 江淮论坛 2018(02)
    • [6].孟子哲学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J]. 学术问题研究 2011(01)
    • [7].孟子哲学思想在当代西方学术界的传播与接受[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8].戴震与孟子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例[J]. 大众文艺 2016(10)
    • [9].孟子“气”论及其“养气”说[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0].多种诠释视域下的“乃若其情”[J]. 学术月刊 2009(03)
    • [11].《诗经》在孟子哲学建构中的作用[J]. 哲学研究 2009(03)
    • [12].题启[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13].由“端”析孟子心性论的逻辑进路[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4].论孟子哲学中的“自我”——基于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的理解[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6(03)
    • [15].论“文气”与“养气”[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04)
    • [16].孟子民本思想的哲学透析[J]. 大庆社会科学 2020(02)
    • [17].试论《诗经》在孟子哲学思想建构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孟子·梁惠王》上下篇为例[J]. 学理论 2013(06)
    • [18].孟子“不动心”诠释[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6)
    • [19].中国哲学的取向与入径——以对孟子性善论的研究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2019(04)
    • [20].《孟子》中“天”字涵义辨析——兼论“天”在孟子哲学中的地位[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06)
    • [21].孟子哲学视野中的权变管理理论[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2].论孟子对孔老思想的继承与整合[J]. 中华文化论坛 2013(12)
    • [23].孟子哲学中孝道思想的再阐释[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24].孟子哲学的三个面向及其对儒学之塑形意义[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5].“性善论”与孟子的美学思想[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6].改革开放40年孟子学研究:学术回归与方法多元[J].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8)
    • [27].孟子人性论的四个维度[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 [28].孟子“人之义路”的思维结构与价值[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8(06)
    • [29].周琦的哲学思想与和合意蕴研究[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标签:;  

    孟子性命之辨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