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大连辽渔医院116113)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风险,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创新的道路,提供既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并由门诊医师收住入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40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其余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设置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效果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显著有效33例(82.5%),有效6例(15%),无效1例(2.5%);对照组显著有效25例(62.5%),有效8例(20%),无效7例(17.5%)。结论临床应用尿激酶行溶栓治疗起效迅速,疗效比传统治疗更具优势,且无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中老年患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以往由于医疗条件限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多不佳[1],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在排除了禁忌症以及经济条件限制后首选溶栓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将实验经过整理总结,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从2007年8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并由门诊医师收住入院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性是47例(58.75%),女性33例(41.25%),年龄从46~75岁,平均年龄是(63.7±5.2)岁。80例患者中有46例曾在我院门诊和病房就诊治疗过。具体心肌梗死的部位有心尖部12例(15%),前间壁有26例(32.5%),广泛前壁有15(18.75%)例,下壁有27例(33.75%)。所有患者从开始发病到来我院就诊平均时间为4小时左右。
1.2具体治疗方法
实验组患者具体治疗方案是以尿激酶溶栓治疗为主:首先采用尿激酶150万IU+100ml的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30分钟后,观察患者效果,若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患者则可追加尿激酶25万IU-50万IU,总量一般不超过200万IU,防止使用过量后出现出血等并发症,在患者就诊后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阿司匹林剂量改为150mg。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肝素及应用硝酸甘油扩患者小动脉和小静脉治疗。
1.3统计处理
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对取得数据分析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各自有效及无效人数,将具体数据制定成表格,详情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注: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若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病死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患者入院后不论病情严重与否均要绝对卧床休息,不可参加一切体力劳动,防止体力活动加重心脏负荷,从而增加了耗氧量,加重病情。患者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持续的低浓度吸氧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2],是临床上必用的急救措施之一。目前二级医院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主要手段还是溶栓治疗,溶栓的时间窗一般在3小时内为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现将时间窗延长至5小时内溶栓治疗效果依然令人满意[3-4],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机会。尿激酶的作用就是溶解红血栓,恢复冠脉血管再灌注,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增加梗死部位血供和氧供,防止出现新的梗死而加重病情。尿激酶溶栓机制是通过激活内源性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并且对有些凝血因子也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5],从而达到溶栓的目的。通过上述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显著有效33例(82.5%),有效6例(15%),无效1例(2.5%);对照组显著有效25例(62.5%),有效8例(20%),无效7例(17.5%),可见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并且能迅速见效,给患者后续治疗带来希望,同时也证明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采用尿激酶行溶栓治疗效果良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有明显优势,在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邵丽玮.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21):2106-2106,2114.
[2]曹晋霞.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7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958.
[3]周红梅.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6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0,14(6):716-717.
[4]陈虹霓,张巨弘,姚凤臣等.辽宁基层医院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0):159,164.
[5]杨召伍,占师,陈泽江等.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4例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10):1176-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