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针对在乒乓切换模式下移动IPv6快速切换、层次切换和快速层次移动易出现的切换时延长、丢包率高、吞吐量下降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PAR-NAR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思想,并将该思想应用到FMIPv6和FHMIPv6中,分别得到FMIPv6-PP方案和FHMIPv6-PP方案。所提思想和方案通过定义新的Hop-by-Hop选项报头TM、PCoA表和双向隧道表,建立和维持MN切换前后两接入路由器之间的双向隧道,用于乒乓切换期间数据包的快速转发。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思想和方案在切换时延和丢包率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吞吐量也有较大提高,比移动IPv6其它协议更适合乒乓切换模式,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切换方案。针对现有的MPLS和IPv6融合方案存在建立标签交换路径所需时延大、丢包率高和无错误恢复处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该方案通过定义预测信息表和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移动节点在移交切换前,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目的接入路由器,提前完成其与交叉路由器的LSP建设,从而实现移动节点移交切换时延的最小化;另外,所提预测式MPLS移交切换算法使得本方案具有错误恢复的能力;对LSP拓扑结构的改进和采用双播机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切换丢包率。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 国外关于移动IPV6 及乒乓切换的研究进展1.2.2 国内关于移动IPV6 及乒乓切换的研究进展1.2.3 MPLS 技术及其与移动 IPV6 结合的研究进展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二章 移动 IPV6 关键技术分析2.1 移动 IP 与移动 IPV62.1.1 移动 IP2.1.1.1 移动 IP 的工作原理2.1.1.2 移动 IP 切换过程简介2.1.1.3 移动 IP 技术的优势2.1.1.4 移动 IP 技术的不足2.1.2 移动 IPV6 基本协议2.1.2.1 IPV6 中的移动性相关特性2.1.2.2 移动 IPV6 工作原理2.1.2.3 移动 IPV6 主要操作过程2.1.2.4 移动 IPV6 中的切换概述2.1.2.5 新消息与新选项2.1.2.6 移动 IPV6 存在的问题2.1.2.7 移动 IPV6 切换优化技术概述2.1.2.8 MIPV6 与MIP 的比较2.2 移动 IPV6 快速切换方案2.2.1 关键概念2.2.2 新消息与切换过程2.2.3 切换性能分析2.2.4 存在的问题2.3 移动 IPV6 层次管理方案2.3.1 关键概念2.3.2 MAP 选项格式2.3.3 切换过程2.3.4 切换性能分析2.4 层次移动 IPV6 的快速切换2.4.1 关键概念2.4.2 切换过程2.4.3 切换性能分析2.5 几种切换方案的比较与局限性分析2.6 本章小结第三章 基于双向隧道的快速移动 IPV63.1 引言3.2 基于PAR-NAR 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思想3.2.1 乒乓切换3.2.2 基于 PAR-NAR 双向隧道转发机制的乒乓切换3.3 基于乒乓效应的预测式快速移动 IPV6(P-FMIPV6-PP)3.3.1 预测式快速移动IPV63.3.2 问题定义3.3.3 P-FMIPV6-PP 细节3.3.3.1 主要思想3.3.3.2 TM 报头的定义3.3.3.3 PAR 隧道状态表3.3.3.4 改进的操作流程3.3.3.5 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3.3.4 与反应式的兼容性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基于双向隧道的快速移动IPV6 层次移交管理方案4.1 引言4.2 FHMIPV6 性能分析4.3 基于乒乓切换的快速层次移动IPV64.3.1 FHMIPV6-PP 体系结构4.3.2 FHMIPV6-PP 细节4.3.3 与FHMIPV6 的兼容性4.3.4 FHMIPV6-PP 与FHMIPV6 的比较分析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仿真实验与分析5.1 NS-2 简介5.2 模拟场景5.3 关键 TCL 脚本5.4 实验结果分析5.4.1 数据采集5.4.2 结果分析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MPLS 与移动IPV6 融合的预测式快速切换方案6.1 MPLS 技术概述6.1.1 MPLS 基本概念6.1.2 MPLS 工作原理6.1.3 MPLS 网络体系结构6.1.3.1 节点结构6.1.3.2 标签与转发等价类(FEC)6.1.3.3 标记交换路由器(LSR)与标记边缘交换路由器(LER)6.1.3.4 标签分发协议 LDP6.1.3.5 标记交换路径 LSP 的形成6.1.3.6 数据分组在 LSP 上的传输6.1.4 MPLS 技术特点及优势6.2 MPLS 与移动IPV6 的结合技术6.2.1 MPLS 支持移动IPV6 的网络结构6.2.1.1 基本移动MPLS6.2.1.2 分级移动MPLS6.2.1.3 微蜂窝移动 MPLS6.2.2 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6.3 预测式切换方案6.3.1 主要思想6.3.2 网络拓扑结构6.3.2.1 域内 MAP 的切换6.3.2.2 域间 MAP 的切换6.3.3 预测信息6.3.4 改进的 LSP 及双播6.3.4.1 改进的LSP6.3.4.2 双播6.3.5 预测式MPLS 移交切换算法6.3.6 预测式移动MPLS 切换流程6.3.7 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6.3.8 仿真分析6.4 本章小结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1 研究成果7.2 创新之处7.3 不足及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摘要ABSTRACT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移动论文; 乒乓切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