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是对中美两国的情境喜剧----一种起源于美国的电视艺术样式所进行的系统的比较研究。因为比较的两极在文本数量和质量上的严重不均衡状态,使得笔者不得不选取一个既有可比性又有论述价值和理论纵深空间的角度进行阐释。本文主要从喜剧性的角度切入,对中美情境喜剧在喜剧风貌以及营造喜剧性的具体艺术手段进行比较研究。由于美国的情境喜剧发展历史之长,资料之浩瀚,收集之难度,本文选取了三个标准来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它们是:一、在历史某一时期最受学术界和评论界青睐的情境喜剧,对其作品的选定将以美国电视艾美奖每年的获奖情境喜剧名单作为依据。二、历史上某一时期最受观众喜爱的剧作,其中对“最受观众喜爱的界定”将主要以美国尼尔森公司的收视率调查以及美国的TV Guide上的收视排名作为参考;三、笔者目前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不在上述之列的美国情境喜剧文本。而作为比较另一极的中国情境喜剧的研究对象将覆盖十几年来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进入了流通渠道和笔者阅读视野的大多数情境喜剧作品。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以类型研究为经,以比较研究为维,并辅以阐述学、传播学、接受美学、叙事学、人类文化学等理论。论文的逻辑思路和撰写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发展过程论。这是我们进入比较后的第一站,梳理中美两国情境喜剧的发展历程是为了为我们以后的比较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本章的主要贡献是笔者考察了美国情境喜剧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诞生过程以及其在美国郊区化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在论述论中国情境喜剧本土化进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情境喜剧“喜剧不喜”的艺术创作上的问题。使得以后的章节的研究更加有的放矢。第二、三、四、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喜剧性构成的四个层面分析、比较了中美情境喜剧营建喜剧性上的差异。第二章是幽默语言论。同为人类的语言,中美情境喜剧在制造语言幽默上面享用着一些共同的语言、语用机制;然而,作为不同文化的载体,其差异是明显的。美国致力于追求语言幽默中的惊奇感,保证了大多数喜剧语言的高质量和幽默效果。此外,大量性笑话的使用也是其语言幽默上的一个特色。中国的情境喜剧语言在诞生之处就烙上了民族化的痕迹,比如从相声吸收营养、大量运用方言、等,但是从目前的审美效果来看,这些捷径、和技巧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追求高品质的幽默的审美需要。而因为文化、审美习惯的迥异,性笑话显然不能出现在中国的荧屏上。第三章为叙事论。本章主要探讨了中美情境喜剧在叙事内容、叙事模式、叙事策略等三方面存在的异同。在内容方面,中美情境喜剧都将镜头对准了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美国的叙事内容宛如“狂啸飓风的安静中心”,远离现实生活中的风云变幻,中国则是以小家折射大国。在叙事模式上,美国是多线索、小片断,中国倾向于单一的线索和完整的故事;在叙事策略上,美国以烘托亲情为主,不忘在展现幽默的同时寓教于乐,中国的作品则流于以教为主,乐在其次。分析了种种差异后,笔者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异同对作品的喜剧性营造产生的影响。第四章是对喜剧情境的探讨。在这一章里,笔者提出了喜剧情境的概念,并对其概念、对情境喜剧的美学意义、以及分类进行了阐释。以此为基础,笔者分类比较了中美情境喜剧在营造宏观喜剧情境和微观喜剧情境上的差异:就宏观情境喜剧而言,美国种类繁多、设计巧妙;中国的类型单调、大多设置千篇一律,缺少有意趣的人物和事件;就微观喜剧情境而言,美国多动,多活泼热闹的喜剧场面,中国趋静,几乎完全靠对白来支撑。而这些差异也自然导致了两国作品的不同的艺术风貌。第五章为喜剧人物论。人物作为艺术作品的中心,对一部情境喜剧作品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本章从在表现对象的选择上、塑造喜剧人物的艺术策略、在演员的表演风格和特色等三个层面对中美情境喜剧喜剧人物的塑造上存在的异同作出了探讨。首先,中美情境喜剧在人物的塑造上,都选取了“可爱的、有缺点的小人物”作为描摹对象,然而,具体到表现对象的群体和范围,又很不相同:美剧中表现的是范围广阔的中产阶级众生,中国的情景喜剧刻画的是典型的小市民群像。表现对象的选择对喜剧性的营造的优劣高低产生了影响;其次,这些人物都遵循着以扁平化的艺术手法塑造的艺术准则,然而这种“小人物”的真实度与相对复杂性如何,中美作品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美剧的喜剧人物更具有人性的深度和真实的情感,中国作品中的大多数喜剧人物则流于卡通话、符号化,缺少灌注的生气和打动人心的审美效果。最后,中美演员不同的喜剧表演风格和功力直接影响了喜剧人物的塑造。最后一章是背景论。笔者从社会文化、电视制度、生产和播出机制、受众的差异探讨了两国情境喜剧艺术作品的不同的生存环境,综合探析了中美情境喜剧喜剧性差异的深层和现实根源。喜乐文化与忧患文化的差异无疑影响了不同国家喜剧精神的昂扬和喜剧艺术的发展进程;国家电视和商业电视的区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美情境喜剧的发展现状;融聚集体智慧的流水线生产机制和单打独斗的小作坊式生产、黄金时段固定时间段的播出平台和非主流的电台的边缘时间播出当然都会这一类型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早成迥然不同的影响;此外,与美国不同的观众收视群体、收视动机以及不同的审美心理也决定了中国情境喜剧的成熟还要假以时日。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度情境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9(21)
- [2].创设问题情境 启迪学生思维[J]. 物理教师 2019(12)
- [3].大学生暑期工弱势情境分析[J]. 花炮科技与市场 2019(04)
- [4].基于情境感知的资源推荐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J]. 现代情报 2020(02)
- [5].在情境中“玩”美术[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3)
- [6].多“材”情境,让课堂切换更炫[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07)
- [7].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情境结构化艺术[J]. 华夏教师 2020(06)
- [8].儿童哲学情境视域下绘本哲学启蒙教育初探[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9].你是个“炮筒子”吗?[J]. 民心 2020(04)
- [10].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 才智 2020(10)
- [11].创设问题情境 打造高效课堂[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6)
- [12].创设有效情境,提升数学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12)
- [13].基于情境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20(16)
- [14].以主题情境涵养学生核心素养[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08)
- [15].基于阅读情境营造的书籍再设计探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7(07)
- [16].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习兴趣[J]. 华夏教师 2017(21)
- [17].论演员表演时的内心情境[J]. 戏剧之家 2018(13)
- [18].法律情境的探究与阐明[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14)
- [19].例谈创设高效情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3(14)
- [20].基于不同情境的沟通方式对学生思政工作的影响效果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16(24)
- [21].问题情境及其创设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7(02)
- [22].巧妙设置情境 促进教学实效[J]. 亚太教育 2016(33)
- [23].情境写作 作“文”更作“情”——以乡土生活为题材的情境写作教学[J]. 语文知识 2017(05)
- [24].论虚拟道德情境的优化——以真实道德情境为借鉴[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25].数字图书馆微服务情境交互功能的开发与设计策略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17(04)
- [26].历史教学中巧用典型考题设置问题情境[J]. 教育现代化 2017(29)
- [27].基于情境感知的用户推荐系统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15(21)
- [28].知识驱动的产品设计情境探讨[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 [29].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21)
- [30].初中音乐情境互动的有效策略[J]. 学苑教育 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