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它所表达的和谐、亲和、中和、融合等观念,是理性原则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用一个核心理念来表达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话,这就是“和”。对于先秦儒家来说,构建等级秩序和谐,追求天下大治,是其崇高的政治目标。在这里,“和”既是个体的处事策略,也是社会的建构原则;既是自我实现的境界,也是天下太平的体现;既是政治伦理的手段,也是政治伦理的目的。所以,“和”与政治,不可分割地构成了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内涵与价值追求。 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在这个大变革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社会秩序由过去的“制礼作乐”变成“礼崩乐坏”、“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面对人民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和社会的巨大变革,各派思想家都必然要对时局的变化与未来社会的前景,作出自己的理论回答。因此,孔子第一个自觉创立了以“和”为基本内涵的政治伦理学说,经孟子、荀子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早期“和”文化传统和道德精神,又是其思想文化根源。天人相和的农耕文化意识是其历史背景,唐虞三代、特别是周代的德治实践是其直接借鉴,《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其思想渊源。可以说,先秦儒家的“和”政治伦理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道德精神合乎逻辑的发展。 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等级结构,内在地规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人伦关系。宗族成员乃至整个社会成员之间,既要“亲亲”,又要“尊尊”,既要恩爱相亲,又要尊卑有序。基于血缘关系的政治制度规范和等级秩序和谐,是先秦儒家追求的政治理想,所以“亲亲”、“尊尊”便成了其要维护的根本伦理。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实现长治久安。从这个角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 “和”文化研究
  • (二) “和合学”研究
  • (三) 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及新的探索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 研究的新的探索
  • 第一章 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概述
  • 一、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 (二) 中国早期“和”文化传统是其思想文化根源
  • 二、基于宗法血缘的等级秩序和谐
  • (一) 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等级秩序和谐
  • (二) 重血缘的国家政治秩序和谐
  • (三) “亲亲”、“尊尊”的人伦和谐
  • 三、“和为贵”的政治伦理追求
  • (一) 重视“人和”的社会管理思想
  • (二) “民为邦本”的和谐政治基础
  • (三) “修己安人”的政治伦理要求
  • 第二章 “和”政治伦理的理论基础
  •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论证
  • (一) 人与天的对接
  • (二) “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 (三) 从“天人相分”到“天人合一”
  • 二、人皆向善的人性预设
  • (一) 人皆向善: “和“政治伦理的道德凭借
  • (二) 人性辩难: 对“和”政治伦理建构的意义
  • (三) 为政以善: “和”政治伦理的理想路径
  • 三、贵生重民的民本观念
  • (一) 天地万物莫贵于人
  • (二) 重生与做人的内在统一
  • (三) 乐生与和谐的一致
  • 第三章 “和”政治伦理的基本原则与范畴
  • 一、“和而不同”的基本原则
  • (一) “和”与“同”
  • (二) “和”与“不同”的相对性
  • (三) “和而不同”的政治原则
  • 二、仁者爱人:“和”政治伦理的基本精神
  • (一) 培养仁德: “和”政治伦理的道德基石
  • (二) 道德齐礼: “和”政治伦理的治国方略
  • (三) 仁民爱物: “和”政治伦理的价值理念
  • 三、义以为上: “和”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
  • (一) 义者宜也: “和”政治伦理的价值蕴含
  • (二) 唯义是从: “和”政治伦理的价值准则
  • (三) 义以制利: “和”政治伦理的价值规定
  • 四、礼以定伦: “和”政治伦理的行为规范
  • (一) 仁义节文: “和”政治伦理的规范体系
  • (二) 礼以定伦: “和”政治伦理的秩序保证
  • (三) 礼之用和为贵: “和”政治伦理的精神实质
  • 第四章 “和”政治伦理的理想追求
  • 一、人际关系的和谐
  • (一) 人际关系以重人伦为本
  • (二) 人际关系是“亲缘”关系的扩展
  • (三) “忠恕”之道是人际关系和谐的“粘合剂”
  • 二、社会政治的和谐
  • (一) “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 (二) “政和国治”的社会政治和谐
  • (三) “协和万邦”的“和”天下追求
  •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一) “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观
  • (二) 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 第五章 “和”政治伦理的制度设计
  • 一、群分和谐的社会构建
  • (一) 尊卑有等
  • (二) 群而相宜
  • (三) 分而有序
  • 二、社会分层的制度安排
  • (一) 社会分层的理论依据
  • (二) 社会分层的具体构建
  • (三) 社会分层的制度定位
  • 结语: 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的当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原创性声明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学、道与权:儒家成己与治世的价值定向[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中外传统财富观比较研究——以先秦儒家和早期犹太财富思想为例[J].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20(02)
    • [3].先秦儒家“直”观念探析[J].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9(05)
    • [4].崇尚“福”而警惕“幸”:先秦儒家幸福观小论[J]. 江海学刊 2020(03)
    • [5].命与知命:先秦儒家命论探析[J]. 浙江社会科学 2020(10)
    • [6].先秦儒家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贵州社会科学 2019(03)
    • [7].先秦儒家宽容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19(31)
    • [8].先秦儒家孝道伦理对后世法制文化的影响[J]. 法制博览 2017(36)
    • [9].论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现代转化[J].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8(04)
    • [10].先秦儒家之礼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 智库时代 2018(30)
    • [11].先秦儒家耻感文化及其廉政价值[J]. 保定学院学报 2016(06)
    • [12].先秦儒家与墨家节俭观的比较分析[J]. 史志学刊 2017(01)
    • [13].“言论并重、内外双修”——先秦儒家修辞的现代启示——《先秦儒家修辞研究》简评[J]. 东岳论丛 2017(02)
    • [14].先秦儒家经典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综述[J]. 亚太教育 2016(19)
    • [15].先秦儒家诸子著作与民俗史研究[J]. 求索 2016(06)
    • [16].先秦儒家体育思想及其传承[J]. 兰台世界 2015(27)
    • [17].先秦儒家信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长江丛刊 2020(10)
    • [18].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精髓研究[J]. 长江丛刊 2020(24)
    • [19].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评《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J]. 语文建设 2020(17)
    • [20].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浅论[J]. 文教资料 2017(19)
    • [21].先秦儒家“天命——革命说”小议[J]. 王学研究 2016(02)
    • [22].先秦儒家生命教育思想探讨[J]. 新课程(下) 2016(12)
    • [23].浅谈先秦儒家哲学观[J]. 北方文学 2017(02)
    • [24].先秦儒家孔孟荀师德观研究[J]. 教育伦理研究 2016(00)
    • [25].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初探[J]. 知音励志 2017(04)
    • [26].先秦儒家礼学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5)
    • [27].先秦儒家文化中的生命教育思想[J]. 学园 2014(32)
    • [28].论先秦儒家伦理中“勇”的内涵[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29].先秦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3)
    • [30].浅析先秦儒家文化对新时期青年进行素质教育的作用[J]. 音乐大观 2013(09)

    标签:;  ;  ;  

    先秦儒家“和”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