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可累及全身多关节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也可有关节外的表现,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和工作。目前RA的病因仍不确切,而中医文献中也早有“痹症”、“鹤膝风”等记载与RA症状相似。中医药在治疗RA上有分证论治的特色,而各医家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认识进行辨证论治,从而辨证的思路各不相同,目前RA的中医证候分型上尚无一个统一的标准。近代焦树德提出“尪痹”。目前辨证多按“痹证”进行分类,但是RA是痹证,痹证不一定是RA。因此我们收集RA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相关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归纳出RA的临床证候分型。并分析不同证候与相关指标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为RA的证候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401例RA患者临床中医证候信息,进行健康评估问卷调查(HAQ)和视觉评分(VAS),同时抽取血样,间接免疫荧光查抗角蛋白抗体(AKA);收集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6磷酸葡萄糖同分异构酶(GPI)、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常规结果。采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患者证候信息进行降维及归纳处理,将分类归纳后的证候与RF、AKA、CCP、ESR、WBC、PLT、GPI、TNF-α、VAS等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并得出相应分布规律。结果:1、证候分类的结果:经主成分、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后可将证候归为寒、热、虚三个因子,可分为寒证、热证、虚证、寒热错杂证、虚寒证、虚热证六类证候。其中寒证58例(14.5%)、寒热错杂证163例(40.6%)、热证18例(4.5%)、虚证25例(6.2%)、虚寒证85例(21.1%)、虚热证52例(12.9%)。2、各证候与各指标间的差异性:年龄、病程、VAS、HAQ、ESR、HGB、PLT经方差齐性检验为齐性,其中HAQ、HGB、PLT在各证候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按各证候均值大小依次排序为:HAQ:热证(1.3264±0.6246)>寒热错杂证(0.7285±0.5948)>虚热证(0.5793±0.5839)>寒证(0.5474±0.6171)>虚证(0.5150±0.6082)>虚寒证(0.5088±0.5973);HGB:寒证(127.6000±12.4835)>虚热证(118.2188±9.7265)>寒热错杂证(117.8312±9.2253)>虚寒证(116.1600±9.1253)>热证(115.5000±8.3750)>虚证(113.5714±15.3878);PLT:热证(320.7500±35.6250)>虚证(218.2500±124.3750)>虚热证(212.4286±84.0816)>寒热错杂证(186.5128±64.1049)>寒证(168.7727±66.0847)>虚寒证(165.5600±61.5120)。年龄、病程、VAS、ESR在各证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CCP、RF、WBC方差不齐,其中RF在各证候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F:热证(495.8867±291.782)>寒证(342.7328±388.6141)>虚热证(175.7365±226.0908)>寒热错杂证(164.2595±259.7283)>虚寒证(77.0024±232.740)>虚证(30.3600±274.5114);CCP、WBC在各证候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KA在各证候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KA阳性率:寒证(34.48%)>寒热错杂证(22.70%)>虚热证(21.15%)>虚证(12.00%)>虚寒证(5.88%)>热证(5.56%);起病季节以春季最多,但是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RA患者的中医证候分类归纳为寒、热、虚三个因子,可分为寒证、虚证、热证、寒热错杂、虚寒、虚热六类证候,基本符合RA的病机特点。2、RA疾病活动性与中医证候相关,热证多见于疾病活动期,而稳定期多见寒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曹炜教授桂枝芍药知母汤新用治疗产后痹寒热错杂证[J]. 吉林中医药 2020(05)
- [2].基于《内经》探讨胃肠寒热错杂证的辨治[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11)
- [3].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病机分析[J]. 江苏中医药 2014(11)
- [4].胃癌前病变寒热错杂证中医诊断模型的建立[J]. 现代中医临床 2020(01)
- [5].自拟清热调肠愈溃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30)
- [6].寒热真假证与寒热错杂证辨识[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02)
- [7].中医病证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的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19)
- [8].黄缨辨治寒热错杂证经验撷菁[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36)
- [9].寒热错杂证模型建立及附子、黄连对其的影响[J]. 湖北中医杂志 2013(12)
- [10].寒热错杂证辨治经验举隅[J]. 内蒙古中医药 2020(03)
- [11].胃康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患者的心理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5)
- [12].宁肠止痛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9例[J]. 光明中医 2008(06)
- [13].周迎春运用经方治疗寒热错杂证医案8则[J]. 新中医 2020(18)
- [14].仲景经方在寒热错杂证中的临证运用思路[J]. 四川中医 2012(03)
- [15].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寒热错杂证59例[J]. 光明中医 2012(01)
- [16].基于定标活检技术评价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疗效[J]. 辽宁中医杂志 2013(01)
- [17].寒热错杂证验案举隅[J]. 中国民间疗法 2010(05)
- [18].乌梅丸口服及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01)
- [19].消痞通降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寒热错杂证患者胃敏感性的影响[J]. 河南中医 2018(05)
- [20].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味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寒热错杂证临床观察[J]. 现代中医临床 2018(04)
- [21].胡凯文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恶性肿瘤寒热错杂证经验[J]. 北京中医药 2020(05)
- [22].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寒热错杂证探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26)
- [23].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 医药论坛杂志 2015(06)
- [24].温清法治疗恶性肿瘤应用探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0(05)
- [25].半夏泻心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6(08)
- [26].吴良村教授辛开苦降法治疗寒热错杂型胃癌经验撷菁[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02)
- [27].浅析寒热并用在方剂中的配伍规律[J]. 四川中医 2011(12)
- [28].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乳腺癌术后寒热错杂证验案[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05)
- [29].中药不同途径联合给药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寒热错杂证发作期55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17)
- [30].和胃镇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寒热错杂证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