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坝局部冲深计算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苏[1](2021)在《透水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透水丁坝是一种新型丁坝,其坝身结构特殊,对水流可导可透,相较传统实体丁坝而言,其坝前壅水较低,坝体受力更小且局部冲坑较浅,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因此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布设三丁坝的弯道实验资料为验证依据,利用ANSYS FLUENT软件模拟了布设实体丁坝和透水丁坝的弯道水流运动,通过分析两种类型丁坝对弯道水流纵向流速和水面形态影响的差异性,比较了不同类型的丁坝对弯道水流的改善效果;然后对布设不同体型参数透水丁坝的弯道水流运动进行模拟,分析了透水丁坝位置、长度以及透水率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无论是传统的实体丁坝还是透水丁坝,均能使弯道水流方向得到调整而不再顶冲凹岸,且弯道水位得以重新调整,与无丁坝弯道相比,布设丁坝后弯道凸岸流速增大、水位升高;凹岸流速减小,水位降低。(2)与布设实体丁坝的弯道相比,布设透水丁坝弯道的主流速度和坝后回流区速度更小,坝前壅水高度也更低,更有利于坝体自身安全、河槽稳定以及凹岸坝田区的泥沙落淤。此外,布设透水丁坝的弯道坝前横比降也更小,透水丁坝对弯道水面整体改善效果优于传统的实体丁坝。(3)透水丁坝位置越靠近弯道入口则主流速度越大,坝后作用区越长,坝前壅水也越高。随着丁坝长度的增加,坝后回流区范围和主流区水流速度均越来越大,断面横向环流范围则逐渐减小。随着透水率的增大,弯道主流流速以及坝后回流区范围均不断减小,水面平均横比降增加,当透水率增大到35%时,透水丁坝已不能抑制整个弯道的二次流的发展;当透水率增大到45%时,坝后几乎无回流产生。(4)本文来流条件下透水丁坝各体型参数合理取值范围:位置在弯道1/6S及之前、坝长为0.2B~0.3B、透水率为25%左右。
姜彤[2](2020)在《阶梯形丁坝局部冲刷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阶梯形丁坝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关于其坝头局部冲刷特性的研究却少有涉及。开展阶梯形丁坝局部冲刷特性研究,对丰富航道整治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可为航道整治工程设计优化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冲坑尺度随单因素变化规律,探讨了非恒定流对冲坑尺度的影响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清水恒定流时,相同条件下,非淹没的单式丁坝与阶梯形丁坝达到最大冲深所需冲刷历时相同,床面最终形态基本一致,但单式丁坝的回流区尺度、回流负流速、冲坑形态尺度均大于阶梯形丁坝。(2)坝头局部冲刷可分为3个阶段:初始段、发展段、平衡段。冲刷坑形态尺度在初始段发展迅速,完成了最大冲深的40%;在发展段,冲刷坑形态尺度增长速率减缓;当冲深随冲刷历时变化曲线逐渐坦化,床面冲刷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即平衡段。总体上,最大冲深随时间基本呈对数型增长。(3)分析了弗劳德数Fr、一级丁坝高度Hd1、二级丁坝长度Ld2、床沙粒径d50对局部冲刷坑形态尺度的影响规律;定义一级丁坝相对高度ψ=Hd1/H,二级丁坝相对长度ε=Ld2/B,一级丁坝坝顶被淹没的平面为阶梯层,阶梯层相对长度为阶梯层沿槽宽长度与Ld1的比值;当ψ=0.13时,二级丁坝对水流泥沙运动影响占主导,与单式丁坝相比,其最大冲深减少了45.34%,除此之外,阶梯形丁坝使最大冲深的减少最多能达到10%左右。当阶梯形丁坝挡水面积相同,阶梯层相对长度越长,最大冲深越大;两级丁坝高度固定时,若阶梯层相对长度较长同时挡水面积较小,或阶梯层相对长度较短同时挡水面积较大时,阶梯形丁坝的最大冲深比单式丁坝高出约2%~8%。(4)以数值模拟计算成果为基础,经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运用量纲分析方法以及优化组合,建立了恒定流条件下,适用于非淹没阶梯形丁坝的最大冲深计算公式。(5)采用马尔柯夫模型对天然河道来流过程进行随机模拟,将模拟流量过程概化为平均流量、冲刷历时、时段内总来水量与恒定流条件都相同的典型非恒定流过程,采用起始冲刷流量不同的2种典型概化过程作为数值模型的水流边界条件,即波谷起冲与波峰起冲流量过程。(6)非恒定流条件下,床面冲淤发展与冲刷历时有关,流量相同时流场分布具有差异性,且波谷起冲流量过程的差异性强于波峰起冲。(7)波谷起冲时,坝头的冲坑几何尺度呈线性增长;冲坑发展在洪峰来临前开始减缓,但最大冲深仍高速增长;冲坑最大宽度达到2Ld1,长度达到9.19Ld1。(8)波峰起冲时,冲坑迅速成形,最大冲深呈线性增长;由于受落水期流量逐步降低、坝后长条状淤积区以及冲坑边壁坍塌的影响,冲坑长度先增长后稳定再增长;在涨水期,冲坑面积呈线性增长,其长度增长速率逐渐减小。冲刷历时结束时,冲坑最大宽度达到2.1Ld1,长度达到11.3Ld1。(9)非恒定来流时的丁坝局部冲刷演变规律不同于恒定流,丁坝上游缓流区出现淤积,下游回流区负流速较大的地方出现冲刷,将床沙往逆水流方向推移导致回流区产生少量淤积。冲坑长度达到恒定流时的2~2.5倍,最大冲深增加了25.6%~54.41%。
曾庆达[3](2019)在《基于天然河道丁坝群系统周围水沙运动特性三维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丁坝是河流整治中常用的水工建筑物,以马良子丁坝群为例,马良子段丁坝群紧临马良子村,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丁坝群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在河道左岸形成“犬牙交错”之势,河道混乱的水流极易威胁丁坝群的安全,如果丁坝群失去挑流作用,水流将直接掏刷岸坡,造成极大的人民财产安全损失,对马良子丁坝群布置方案进行改良具有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影响单丁坝水沙运动的因素进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天然河道上双丁坝、多丁坝周围的水沙运动状态,分析单丁坝与多丁坝对河流整治效果的差异,提出改良后的马良子丁坝群布置方案,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四个部分:(1)针对当前丁坝水流特性及泥沙运动的研究主要基于物理水槽模型试验或是基于单丁坝周围的水沙特性研究,但缺乏基于天然河道的、多丁坝的水沙特性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了6)-紊流模型模拟天然河道中的水流,采用VOF模型处理自由水面,利用基于希尔兹数的泥沙运动模型模拟河床泥沙运动过程,提出了天然河道丁坝周围水沙运动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2)根据以往专家学者们做的单丁坝水槽试验数据,对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证明选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单丁坝水槽试验。以此作为工具,首先对水流的三维流线进行分析,探究单丁坝周围的水流特性,其次在此基础上补充不同结构丁坝模型,对比两者水流特性及泥沙运动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建立天然河道模型,探究非淹没单丁坝在天然河道中的水沙运动特性,探究不同长度、不同挑角对丁坝周围水沙运动特性的影响。(3)在单丁坝周围水沙特性的研究基础上,在河道上弯道凹岸处前后设置双丁坝,探究不同双丁坝布置形式对工程河段水沙运动的影响,发现双丁坝与单丁坝周围水沙运动有明显区别,总结了双丁坝对河道整治的联合效应。(4)根据马良子段丁坝群实际布置方式进行建模,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计算数据能较好地模拟实测数据。在双丁坝对河道整治联合效应的基础上,针对马良子段丁坝群布置的长度、挑角不合理处进行调整,对比原有丁坝群布置方式与改良后丁坝群布置方式,探究丁坝群周围水沙运动特性,提出改进实际工程的丁坝群系统布置方案。
宁健[4](2019)在《丁坝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丁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工建筑物,广泛应用于治河工程、防洪工程、航道整治工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丁坝的布置改变了原有河床过水断面的形态,引起周围水流结构的调整,并导致河床局部地形产生较大的冲淤变化。充分理解丁坝绕流流场结构,掌握丁坝局部冲淤特征,无论对于营造工程所期望的流场环境,还是对于丁坝自身的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丁坝的布置方式及结构形式伴随着工程实践及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完善,但是丁坝的毁坏仍时有发生,对实际工程形成极大的威胁与破坏。除了实际现场环境的极端复杂外,关于丁坝绕流流场特性和局部冲刷机理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在利用水槽实验对模型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基于三维湍流模型、VOF法自由面捕捉技术,以及多相流模式的悬移质输沙与传统推移质输沙相结合的泥沙冲刷侵蚀模型,对丁坝绕流流场以及丁坝局部冲淤变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进行不同流量不同水位条件下单丁坝及丁坝群附近流场及局部冲淤形态水槽试验,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V)精确测量了冲刷坑情形下的丁坝绕流流场三维流速,并测量了冲刷坑形态。采用Zhang Hao单丁坝试验结果及本次水槽试验结果,对湍流模型,泥沙模型参数及网格进行了充分的率定与验证,确定了合理的湍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计算方案。(2)对单丁坝在定床和动床冲淤过程中的回流区、空间流线、三维速度场、紊流场、床而剪切应力等流场特征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了相关特征物理量随着冲淤发展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明晰了冲淤变化发生发展的动力学机制。受丁坝阻挡及导流作用,在坝头侧后方形成了局部高速区即高剪切力区,冲刷首先在这一区域快速发展,并在双向涡旋的作用下逐渐向次高流速区扩展,初始的局部冲坑使得丁坝头部下潜流强化,导致冲刷向丁坝上游及侧后扩展。床而剪切应力随着冲刷深度增加范围扩大而减小,直至形成新的平衡。而高紊动主要发生在主流和回流交界的下游区域,与局部冲刷的关联不大。(3)模拟了0.1-0.4七种河宽缩窄率(丁坝长度与河宽的比值)下正挑单丁坝绕流流场和局部冲刷情况,分析了河宽缩窄率对自由水而形态、回流区范围、流速场、紊动能、床面剪切应力、局部冲刷形态变化的影响。随着河宽缩窄率的增大,丁坝水面跌落(堰效应)、局部高流速区(床面高切应力区)的范围及强度,回流区范围、局部冲坑的范围及最大冲刷深度均近似呈线性增长,但是与丁坝长度的相对比值均呈下降的趋势。当河床河宽缩窄率超过0.3时,冲刷可以影响到对岸。(4)模拟了从0.2-0.6五种弗劳德数和三种泥沙粒径下正挑单丁坝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形态,结果表明弗劳德数对丁坝流场和局部冲刷有显着影响。当弗劳德数小于0.4时,受丁坝的顶托作用,丁坝上游侧的主流提前分离,与丁坝头的分离间形成次主流区,当弗劳德数大于等于0.4时,由于惯性作用,次主流区消失,上游侧回流区形成。弗劳德数等于0.6时主流在对岸形成了折冲效应,丁坝下游的回流区受到抑制,而对岸却形成回流区。冲刷深度也随弗劳德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弗劳德数大于0.4时,冲刷增长显着,这种情况在小粒径情况下尤为明显。(5)模拟分析了 2L、3L、4L三种丁坝群间距和三种泥沙粒径下由四个丁坝组成的丁坝群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特性。本研究的丁坝间距均小于首丁坝的回流区范围,主流都约束至丁坝另一侧区域,因此丁坝间距对丁坝群绕流主流结构场的影响并不显着。首丁坝的冲刷坑最大,后续丁坝的冲刷逐渐减轻,较小丁坝群间距下冲坑易于连成一体,且丁坝上下侧的冲刷也小,间距加大时冲坑变得不连续,且丁坝自身上下侧的冲刷增强。
门昭宇[5](2019)在《斜交桥墩的局部冲刷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桥墩的局部冲刷问题一直是桥梁在设计建造过程中的难点,现存的桥墩大多以圆柱型、长圆柱型桥墩为主。在研究其桥墩周边流场的时候往往只考虑了水流正面冲刷的情况,而河流的水流方向并不是一定的,在中国北方大多数河流的河道都属于游荡型河道,固定在河床的桥墩必然会与河流方向产生夹角形成斜交桥墩。本篇论文就斜交桥墩的问题分别用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物理模型采用1:100正态模型水槽对不同斜交角度长圆柱型墩进行了系列试验。对桥墩在不同水流强度、斜交角度条件下的冲刷坑形态进行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斜交桥墩的冲坑几何特性与正交桥墩存在较大区别。当单宽流量10m3/(s.m)且斜交角度15°以上时,桥墩会出现共轭冲刷坑。当桥墩斜交时,背水侧会出现顺时针漩涡水流下降区,迎水侧墩尾处受水流顶冲形成局部冲刷坑;桥墩局部冲刷深度、体积、范围等要素均随水流强度及斜交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墩尾冲坑深度约为墩前的0.7倍。水流强度较小时,规范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水流强度较大时,规范计算冲深小于试验值,减幅约为0.660.92。同时使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斜交桥墩局部冲刷进行了三维模拟,并与物理模型试验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对45°夹角情况下的桥墩进行了细化的模拟分析,可较清晰地观测到流场分布以及旋涡体系,冲刷坑形成的过程也可清楚展现,同时对共轭冲刷坑进行了比较,为以后探讨桥墩冲刷与水流夹角关系提供了参考价值。
杨石磊[6](2014)在《实体丁坝群与透水桩坝护岸机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以黄河为代表的多沙河流,由于携带较多的悬移质泥沙,河床冲淤变化剧烈,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极不稳定的游荡性河型特征,对河道两岸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为减轻游荡性河流河势频繁变化对河道大堤的威胁,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对游荡性河流进行河道整治,控导主流,稳定河势,对于减轻防洪压力保障河道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体丁坝群作为最常见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广为应用,尤其在河势散乱河床稳定性较差的冲积平原河流,为固堤护滩控导河势,经常采用丁坝群的平面布置形式进行工程规划设计。传统的实体丁坝群工程虽然在整治宽浅游荡河流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遇到大洪水时工程局部往往被冲毁导致破坏,影响其防护效果。挟沙水流的挟沙能力与水流速度的高次方成正比,若使流速发生微小变化,则挟沙力的减小是很可观的,这一现象常常会促使水流对河床的冲刷变为不冲甚至淤积。近年来,基于这一河流动力学基本原理的透水性治河护岸技术措施在固堤护滩减速落淤、控导河势方面体现了许多优势。透水与实体相结合、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治河护岸技术是未来治河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为了给实体与透水相结合的复合型护岸技术开发研究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本文首先结合某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通过比尺模型试验,对实体丁坝群设计参数变化时局部冲刷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不同坝轴线方位角、丁坝间距和长度对冲刷坑深度及冲淤位置的影响,提出了丁坝群各坝头局部冲刷深度的分析计算方法;然后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对钢筋混凝土井柱桩这一在新疆地区应用较多的透水丁坝(简称透水桩坝)控导水流的作用和缓流落淤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透水桩坝在一定透水率和坝轴线方位角时缓流落淤效果显着;最后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上述两种丁坝群实际运行时与水流相互作用的护岸机理,模拟结果与试验观测规律基本一致。试验所得结论可为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并为复合型护岸技术的研发提供了便捷实用的分析手段。
王燕燕[7](2014)在《铅丝笼丁坝群合理间距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铅丝石笼丁坝能够在国内外河道整治工程中得到广泛认可,与它自身的优点密不可分,它具有造价低廉,取材方便,施工快捷,生态环保等优点。但铅丝石笼丁坝在实际工程设计时缺乏相关资料和理论分析,没有可以直接应用的相关资料,只能参考实体丁坝进行,直接导致设计工作难度大,甚至水毁严重。设计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对工程的技术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是很大的考验。在整治工程中,丁坝取多大间距一直是工程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此问题与工程效果和工程经济密切相关。间距过大,大大降低工程整治效果,甚至不能达到工程目的;间距过小,造成工程浪费。而在过去的研究中,大都基于试验室所得数据推导间距布置原则,实际应用到工程中时,大都偏大;而根据工程实际经验选择的1-4倍间距,安全可靠,却又很少有相关的理论和试验依据支撑验证。本文主要从数值模拟和试验两方面分析铅丝笼透水丁坝群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选择的1-4倍间距的水流结构特征和冲淤规律,从而得出合理的丁坝间距用以指导工程实际。本文实地调研新疆玛纳斯河河道整治过程中采用的护岸式铅丝笼丁坝工程,发现目前铅丝笼丁坝运行中存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相关问题,进一步通过数学模拟和室内概化水槽试验对不同间距的铅丝笼丁坝群附近的水流结构及冲淤规律等诸多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通过定床试验,采用旋浆流速仪和自制测针对水槽中水流的流速场及自由水面进行详细的量测,对不同间距下丁坝群附近的水流流态仔细分析,发现坝田区在不同的间距下水流流态变化较大,本文通过物理试验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数学模拟动态演示结果相互验证。然后,选择不同设置参数的丁坝,采用旋浆流速仪和自制测针对各工况下水流的流速场及自由水面线进行详细的量测。发现随坝长的增大,丁坝的阻水缓流作用、束窄作用、挑流作用均加强,上游靠近丁坝一侧水面壅高也越明显,过坝头后水面降落的幅度越大,恢复主流越慢;与正交丁坝相比,随挑角的减小,丁坝的挑流阻水作用减缓,送溜效果加强,上游靠近丁坝一侧水面壅高减小,过坝头后水面线降落趋于平缓,流线越平顺;同时利用理论分析,推导了水面雍高曲线计算公式和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随后,通过清水冲刷试验,观察冲刷过程,分析冲刷机理,并利用Surfer软件绘制冲刷前后河床形态图,比较得出不同设置参数时丁坝附近冲淤变化规律的影响。而单丁坝和坝群局部冲淤效果对比分析发现:设置坝群后,第一座丁坝的横向冲槽、纵向冲槽都与单丁坝冲刷类似,但第二座丁坝和第三座丁坝的冲刷与第一座丁坝的冲刷情况相差较大,第二座丁坝的坝头冲刷最小,第三座丁坝冲刷远小于第一座丁坝,但略大于第二座丁坝,利用量纲分析的方法推导了三丁坝坝群在不同间距情况下,各自的埋深公式。接着,利用surfer软件计算不同间距情况下丁坝群作用后主槽区和坝田区的冲淤量,发现随坝长的增加,冲刷量和淤积量都增加,但淤积量总是小于冲刷量;相比正交丁坝,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挑角的减小,冲刷量和淤积量都有减小的趋势,且冲刷量减小的趋势远大于淤积量的减小趋势。最后,根据前面分析的水流结构和冲淤规律,根据减少洪水危害,主槽不淤、坝田不冲,坝体安全稳定和经济性等原则,并结合理论分析结果,确定铅丝笼丁坝群合理间距。
喻涛[8](2013)在《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水力特性及冲刷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丁坝是山区河流最常用的航道整治建筑物,但山区河流坡陡流急且其属于典型的阻水建筑物,实际工程中水毁现象十分严重,现有研究多基于恒定来流条件进行,与实际过程中造成丁坝水毁的水沙边界条件不尽一致,因此,研究非恒定流作用下丁坝水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水槽概化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等手段,在对寸滩水文站日平均流量过程进行随机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水流结构、紊动特性、受力分布、坝体及其周围河床冲刷的变化规律,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长江上游寸滩水文站1954~2008年日均流量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两变量Gumbel-logistic模型和自回归马尔可夫模型(AR模型),对寸滩水文站日均流量过程进行了随机模拟,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遭遇组合下不同重现期的洪水过程。(2)分别建立了涨水期与落水期丁坝上下游跌水高度、坝头流速及坝轴线断面主流区流速分布公式。(3)纵向流速在坝头下游冲刷坑区域、坝轴线断面主流区和坝头流速较大,背水坡坡脚在流量较大时也较大;横向流速在迎水坡较大,坝头横向流速达到25cm/s(原型约1.5m/s)左右;坝头垂向流速变化较大,背水坡流量较大时垂向流速比较大,坝头下游冲刷坑区域整个过程垂向流速基本为正值(指向水面),垂向流速极大值出现在落水期,且落水期大值出现频率较大,相对无丁坝时,同一位置丁坝布置后坝头处纵横向流速较大,且流速沿垂向变化也较大,由此说明了坝头冲刷坑区域泥沙易于起动、坝头及背水坡容易水毁的原因。(4)纵向紊动强度由大及小的区域依次为坝头下游冲刷坑区域、背水坡及坝头、坝轴线断面主流区和迎水坡;横向紊动强度最大值出现在坝头,流量较大时背水坡横向紊动强度也较大;垂向紊动强度最大区域位于背水坡,坝头和坝头下游垂向紊动强度也较大;由此说明丁坝及其周围床面冲刷不是由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是受纵向、横向及垂向流速、紊动强度及漩涡尺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即某一区域的流速大或紊动强并不能说明该区域一定遭受强冲刷,反之亦然。(5)从时间序列上看,丁坝各部位动水压力变化过程与流量变化过程保持了较好的同步性,脉动压力的变化则不然;不论流量过程如何,动水压力最大值均出现在最大洪峰流量附近,脉动压力最大值多数出现在洪峰流量过后的落水期;坝顶头部与迎水坡交界区域、坝顶上游侧及坝头迎水坡一侧中间区域所受动水压力较大,流量较大时坝体背水坡坡脚处所受动水压力较大,落水期坝体所受动水压力明显大于涨水期动水压力;恒定流时脉动压力最大值出现在坝头背水坡一侧,非恒定流时脉动压力最大值出现在背水坡或坝顶头部;流量较小时涨水期脉动压力大于落水期脉动压力,流量较大时落水期脉动压力大于涨水期脉动压力,表明丁坝水毁主要发生在洪峰流量及流量较大的落水期。(6)坝头块石从迎水面靠近河床表面处开始发生运动,随着冲刷的不断进行,底部基础不稳导致坡面上的块石不断滚落至坡脚造成坝头大面积水毁,最大洪峰过坝时,短时间内坝头基本全部水毁;水流由未翻坝至翻坝时,坝顶靠下游一侧块石大面积滑动至背水坡,局部透水率较大的区域,在翻坝下潜水流和内部紊动水流的综合作用下,造成坝顶局部区域凹陷和坍塌现象,形成坝顶冲刷坑;散落块石在运移至冲刷坑底部时,一部分大粒径块石沿着冲刷坑下游边坡攀爬至冲刷坑下游淤积体并停留在此处,小粒径块石在水流的带动下继续向下游行近直至滑落到淤积体边缘,部分停留在冲刷坑内的块石,在漩涡及自身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并被包围或覆盖。(7)坝头型式不同时,坝头损毁体积由小到大依次为扇形勾头、圆弧形勾头、圆弧形直头;对于同样重现期的洪水过程,年最大洪峰流量与半月最大洪量遭遇时,洪峰流量对冲刷深度起主导作用,洪水总量对坝头冲刷坑范围起主导作用,年最大洪峰流量与洪水有效周期遭遇时,洪水有效周期个数对冲刷坑范围及冲刷深度均起主导作用。冲刷坑范围发展最快的时刻出现在前两个较大的洪峰流量前后;坝长较长时冲刷坑的宽度在冲刷初期较大,但在冲刷后期反而较小;挑角较大时冲刷宽度较小,冲刷长度与挑角大小关系不大;非恒定流作用下,整个床面抗冲刷能力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8)通过冲刷坑深度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得知丁坝冲刷坑深度与洪峰流量和有效洪水时间等水文要素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无量纲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非恒定流条件下山区河流散抛石丁坝冲刷坑深度与丁坝长度和高度、河宽、最大洪峰流量、有效洪水累计时间、坝头型式系数与挑角之间的计算公式,将公式应用于长江上游金钟碛滩丁坝冲刷深度的计算,表明该公式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工程实际。
李浩然[9](2012)在《丁坝设计参数对坝体安全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山区公路受地形限制,道路选线多采用沿河谷布线。暴雨洪水对沿河路基有较大危害。为减轻路基冲刷,需要对路基冲刷防护。丁坝是常用的防护型式。丁坝防护路基的同时与水流相互作用,遭受水流冲刷,由于自然因素的复杂多变和丁坝设计参数的不合理选择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毁。因此,对丁坝水毁机理进行研究,选取合适的设计参数,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文广泛搜集沿河公路丁坝的防护资料,指出影响坝体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为水流条件、丁坝设计参数、床沙特性以及与护坦的配合使用。水流条件包括:水流流速、水深、流向;丁坝设计参数包括:丁坝的坝高、坝长、挑角、坝头和上下游边坡坡度;河床质包括:泥沙粒径、泥沙级配和泥沙水下休止角。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坝头冲刷的机理,对有代表性的冲刷深度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结合陕西省沿河公路丁坝的现场调查,以丁坝危险性指数作为洪水灾害强度指标,分析了丁坝水毁的致灾因素,提出了丁坝危险性评价方法。以丁坝的合理性、完善性和自身稳定性作为丁坝的属性指标,分析了丁坝易损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易损性的评价方法。结合危险性和易损性分析,选取了丁坝安全性的指标,并提出安全性等级划分和评价方法。研究丁坝的设计参数对自身的安全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评价丁坝的安全性打下基础,可以为公路养护部门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提供参考意见。
李寿千,丁晶晶,陆永军,陆彦[10](2010)在《航道整治建筑物对河道行洪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利用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在定床方面,讨论了丁坝挑角对壅水的影响;在动床方面,提出了补偿流量的概念,并结合定床壅水公式,给出动床淹没群坝壅水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水槽实测资料相符。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讨论了航道整治建筑物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
二、群坝局部冲深计算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坝局部冲深计算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透水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透水丁坝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局部冲刷 |
1.2.2 水流结构 |
1.2.3 体型参数 |
1.3 有待解决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数值模拟理论及计算方法 |
2.1 CFD求解原理 |
2.2 基本控制方程 |
2.3 紊流模型 |
2.4 数值离散及求解 |
2.4.1 数值离散 |
2.4.2 离散方程求解 |
2.5 自由液面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3 布设丁坝的弯道水流数值模型建立及验证 |
3.1 物理模型介绍 |
3.2 网格划分 |
3.3 边界条件 |
3.4 模拟结果及网格无关性分析 |
3.4.1 水位 |
3.4.2 纵向流速 |
3.5 本章小结 |
4 透水与实体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研究 |
4.1 模拟工况 |
4.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工况下的弯道纵向流速 |
4.2.2 不同工况下的弯道水面形态 |
4.3 本章小结 |
5 透水丁坝体型参数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研究 |
5.1 透水丁坝位置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 |
5.1.1 模拟工况 |
5.1.2 透水丁坝位置对弯道纵向流速的影响 |
5.1.3 透水丁坝位置对弯道水面形态的影响 |
5.1.4 透水丁坝位置对弯道横向环流的影响 |
5.2 透水丁坝长度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 |
5.2.1 模拟工况 |
5.2.2 透水丁坝坝长对弯道纵向流速的影响 |
5.2.3 透水丁坝坝长对弯道水面形态的影响 |
5.2.4 透水丁坝坝长对弯道横向环流的影响 |
5.3 透水率对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 |
5.3.1 模拟工况 |
5.3.2 透水丁坝透水率对弯道纵向流速的影响 |
5.3.3 透水丁坝透水率对弯道水面形态的影响 |
5.3.4 透水丁坝透水率对弯道横向环流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阶梯形丁坝局部冲刷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丁坝局部冲刷研究现状 |
1.2.2 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应用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工作及技术路线 |
1.3.2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及其验证 |
2.1 数学模型的理论基础 |
2.1.1 水流模型 |
2.1.2 泥沙模型 |
2.1.3 数值求解 |
2.1.4 定解条件 |
2.2 数学模型的验证 |
2.2.1 模型建立与应用 |
2.2.2 水位验证 |
2.2.3 流速验证 |
2.2.4 冲淤变形验证 |
2.2.5 验证小结 |
2.3 数值模拟计算工况 |
2.3.1 数值模拟目的 |
2.3.2 数值模拟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水恒定流作用下的阶梯形丁坝局部冲刷 |
3.1 持续冲刷历时 |
3.2 坝头冲刷坑形成过程及冲刷机理 |
3.2.1 恒定流条件下丁坝周围流速分布 |
3.2.2 坝头冲坑与最大冲深 |
3.2.3 局部冲刷机理 |
3.3 来流条件对局部冲刷的影响 |
3.4 丁坝尺度对局部冲刷的影响 |
3.4.1 一级丁坝相对高度ψ的影响 |
3.4.2 二级丁坝相对长度ε的影响 |
3.5 床沙特性对局部冲刷的影响 |
3.6 清水恒定流下坝头冲坑深度计算公式 |
3.6.1 坝头冲坑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3.6.2 阶梯形丁坝冲深计算公式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恒定流对阶梯形丁坝局部冲刷的影响 |
4.1 典型非恒定流过程的概化 |
4.1.1 水文序列分析 |
4.1.2 单站年径流随机模型的建立 |
4.1.3 来流过程概化 |
4.2 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周围流速分布 |
4.2.1 波谷起冲时的流速分布 |
4.2.2 波峰起冲时的流速分布 |
4.3 坝头局部冲刷与冲坑发展过程 |
4.3.1 坝头冲坑发展 |
4.3.2 坝头最大冲深 |
4.4 冲坑平面尺度的发展规律 |
4.4.1 波谷起冲时的冲坑发展规律 |
4.4.2 波峰起冲时的冲坑发展规律 |
4.4.3 与恒定流的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及论文情况 |
(3)基于天然河道丁坝群系统周围水沙运动特性三维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单丁坝水力特性研究 |
1.2.2 单丁坝周围水沙运动研究现状 |
1.2.3 单丁坝水毁试验研究 |
1.2.4 丁坝群系统水沙运动规律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本理论 |
2.1 丁坝局部水沙运动特性理论 |
2.2 水流控制方程 |
2.3 紊流模型 |
2.4 泥沙公式 |
2.4.1 悬移质泥沙运动 |
2.4.2 推移质泥沙运动 |
第3章 单丁坝周围水流及泥沙冲刷特性研究 |
3.1 非淹没直板丁坝周围的流场及泥沙特性 |
3.1.1 算例模型设置及参数选取 |
3.1.2 模型验证 |
3.1.3 水流和泥沙运动特性分析 |
3.2 非淹没阶梯丁坝周围流场及泥沙特性 |
3.2.1 算例参数设置和参数选取 |
3.2.2 阶梯型丁坝周围水流和泥沙运动特性分析 |
3.3 不同挑角丁坝周围的流场及泥沙特性 |
3.3.1 计算模型及参数的设置 |
3.3.2 丁坝挑角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3.3.3 丁坝挑角对局部冲刷的影响 |
3.4 不同长度丁坝周围流场及泥沙特性 |
3.4.1 丁坝模型及参数设置 |
3.4.2 丁坝长度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3.4.3 不同丁坝长度对局部冲刷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丁坝周围水流及泥沙冲刷特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模型及参数设置 |
4.3 双丁坝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4.4 双丁坝对局部冲深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丁坝群周围水流及泥沙冲刷特性研究 |
5.1 原始丁坝群工程概述 |
5.2 原始丁坝群数值模型及参数设置 |
5.3 原始丁坝群模型验证 |
5.3.1 水流流场计算结果 |
5.3.2 丁坝群冲刷坑计算结果 |
5.4 丁坝长度对河流水流泥沙运动影响 |
5.4.1 数值算例设置 |
5.4.2 水流计算结果 |
5.4.3 丁坝群冲刷坑计算结果 |
5.5 丁坝挑角对河流水流泥沙运动影响 |
5.5.1 数值算例设置 |
5.5.2 水流计算结果 |
5.5.3 丁坝群冲刷坑计算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丁坝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丁坝绕流流场与局部冲刷研究现状 |
1.2.1 冲刷坑对单丁坝绕流流场的影响 |
1.2.2 河宽缩窄率对单丁坝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的影响 |
1.2.3 弗劳德数对单丁坝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的影响 |
1.2.4 丁坝间距对丁坝群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数值模拟理论 |
2.1 运动方程 |
2.1.1 流动控制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1.3 泥沙运动方程 |
2.2 数值求解方法 |
2.3 FLOW-3D软件基本分析流程 |
2.4 网格的选择和生成 |
2.5 自由面处理方法—TruVOF法 |
2.6 本章小结 |
3 水槽试验及模型验证 |
3.1 试验装置及仪器 |
3.1.1 试验装置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工况 |
3.2 数学模型设置 |
3.2.1 几何模型 |
3.2.2 网格划分及网格无关性分析 |
3.2.3 边界条件设定和初始条件选取 |
3.3 模型验证 |
3.3.1 算例1—Zhang Hao试验 |
3.3.2 算例2—单丁坝水槽试验 |
3.3.3 算例3—丁坝群水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4 冲刷坑对单丁坝绕流流场的影响 |
4.1 计算模型确定 |
4.2 丁坝绕流流场数值模拟结果 |
4.2.1 丁坝回流区变化 |
4.2.2 丁坝附近速度场变化 |
4.2.3 丁坝附近紊流场变化 |
4.2.4 丁坝附近床面剪切力变化 |
4.3 冲刷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宽缩窄率对单丁坝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的影响 |
5.1 模拟工况和模型设置 |
5.2 河宽缩窄率对单丁坝绕流流场的影响 |
5.2.1 河宽缩窄率对水位的影响 |
5.2.2 河宽缩窄率对回流区的影响 |
5.2.3 河宽缩窄率对流速场的影响 |
5.2.4 河宽缩窄率对紊流场的影响 |
5.2.5 河宽缩窄率对床面剪切应力的影响 |
5.3 河宽缩窄率对单丁坝局部冲刷的影响 |
5.3.1 床面形态变化 |
5.3.2 冲刷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弗劳德数对单丁坝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的影响 |
6.1 模拟工况和模型设置 |
6.2 弗劳德数对单丁坝绕流流场的影响 |
6.2.1 弗劳德数对流态和水位的影响 |
6.2.2 弗劳德数对回流区的影响 |
6.2.3 弗劳德数对速度场的影响 |
6.2.4 弗劳德数对紊流场的影响 |
6.2.5 弗劳德数对床面剪切应力的影响 |
6.3 弗劳德数对单丁坝局部冲刷的影响 |
6.3.1 床面形态变化 |
6.3.2 冲刷原因分析 |
6.3.3 冲刷深度经验公式 |
6.4 本章小结 |
7 丁坝间距对丁坝群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的影响 |
7.1 丁坝群间距对丁坝群绕流流场影响分析 |
7.1.1 丁坝群间距对速度场的影响 |
7.1.2 丁坝群间距对紊流场的影响 |
7.1.3 丁坝群间距对床面剪切应力的影响 |
7.2 丁坝群间距对丁坝群局部冲刷影响分析 |
7.2.1 床面形态变化 |
7.2.2 冲刷原因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斜交桥墩的局部冲刷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局部冲刷深度计算 |
1.3.1 非粘性土河床的局部冲刷 |
1.3.2 粘性土河床的局部冲刷 |
1.3.3 其他类型的冲刷 |
1.4 桥墩局部冲刷的研究方法 |
1.4.1 物理模型试验 |
1.4.2 数学模型计算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 物理模型试验 |
2.1 物理模型的概况 |
2.1.1 物理模型水槽的设计 |
2.1.2 模型比尺的选择 |
2.1.3 实验设备 |
2.1.4 桥墩类型及方案设计 |
2.2 斜交桥墩局部冲刷物理试验结果分析 |
2.2.1 水槽全程的水位变化分析 |
2.2.2 水流流态的变化分析 |
2.2.3 桥墩周围流速随斜交桥墩夹角的变化分析 |
2.2.4 冲刷坑形态的变化分析 |
2.2.5 冲刷机理分析 |
2.2.6 试验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2.3 小结 |
3 桥墩局部冲刷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 |
3.1 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型 |
3.2 泥沙冲刷控制方程和模型 |
3.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4 数值模拟实验 |
4.1 桥墩局部冲刷数值模拟 |
4.1.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4.1.2 边界条件 |
4.1.3 初始条件 |
4.1.4 模拟工况介绍 |
4.1.5 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实验对比分析 |
4.2 45°斜交桥墩流场分析 |
4.2.1 流速观测与分析 |
4.2.2 桥墩壅水高度分析 |
4.2.3 涡流体系分析 |
4.3 桥墩冲刷深度与冲刷时间的关系 |
4.4 特定流量下桥墩迎水角度与冲坑变化的关系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实体丁坝群与透水桩坝护岸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丁坝群附近水流运动规律的研究 |
1.2.2 非淹没丁坝局部冲刷规律研究进展 |
1.2.3 淹没式丁坝局部冲刷规律研究进展 |
1.2.4 透水桩坝局部冲刷规律研究进展 |
1.2.5 丁坝局部冲刷规律二维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6 丁坝局部冲刷规律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非淹没式丁坝群局部冲刷规律试验研究 |
2.1 实验条件及工况组合 |
2.1.1 试验条件 |
2.1.2 试验工况 |
2.2 丁坝群工作特性及结果分析 |
2.2.1 丁坝群间距对冲淤变化的影响 |
2.2.2 坝轴线与水流方向夹角对河床变形的影响 |
2.2.3 丁坝长度对冲刷坑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透水桩坝试验研究 |
3.1 试验模型 |
3.1.1 模型制作与验证 |
3.1.2 试验设计方案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宽流量对透水桩坝减速率的影响 |
3.2.2 坝轴线方位角对减速率的影响 |
3.2.3 透水桩坝局部冲淤形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丁坝群水流流场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4.2 丁坝群数值模拟软件 |
4.3 基本控制方程 |
4.4 控制方程的求解 |
4.5 自由表面的处理 |
4.6 模拟中采用的技术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丁坝群水流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实体丁坝群数值模拟 |
5.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1.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 透水桩坝群数值模拟 |
5.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铅丝笼丁坝群合理间距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模型概况 |
2.1 物理模型试验概况 |
2.2 数学模型概况 |
第三章 铅丝笼丁坝坝群不同间距的水流结构分析 |
3.1 铅丝笼丁坝群附近的水流流态分析 |
3.2 铅丝笼丁坝群附近的自由水面分析 |
3.3 铅丝笼丁坝群附近流速分布规律 |
3.4 数学模型的验证 |
3.5 铅丝笼丁坝局部水头损失的理论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铅丝笼丁坝群不同间距冲淤规律分析 |
4.1 冲刷过程及冲刷机理分析 |
4.2 不同的参数设置对河床形态和冲淤量的影响 |
4.3 单丁坝和坝群局部冲淤效果对比分析 |
4.4 不同间距下群坝冲淤规律分析 |
4.5 铅丝笼丁坝单坝基础埋置深度探讨 |
4.6 铅丝笼丁坝群埋置深度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铅丝笼丁坝群的合理间距分析 |
5.1 确定丁坝群合理间距的原则 |
5.2 丁坝群合理间距理论分析 |
5.3 不同间距主槽和坝田区冲淤量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8)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水力特性及冲刷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丁坝水力特性研究现状 |
1.2.2 丁坝冲刷深度研究现状 |
1.2.3 丁坝水毁机理研究现状 |
1.2.4 明渠非恒定流研究现状 |
1.2.5 随机水文学研究现状 |
1.2.6 小结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天然河流日均流量过程随机模拟 |
2.1 寸滩站日均流量过程分析 |
2.1.1 水文资料的审查 |
2.1.2 日均流量过程统计参数估计 |
2.1.3 日均流量过程频率计算 |
2.2 日均流量过程随机模拟方法 |
2.3 两变量联合分布日均流量过程模拟 |
2.3.1 两变量极值分布函数 |
2.3.2 两变量联合作用日均流量随机过程 |
2.4 小结 |
第三章 概化模型试验设计及仪器设备 |
3.1 水槽概化模型设计 |
3.1.1 模型丁坝设计 |
3.1.2 模型水流及时间比尺确定 |
3.1.3 模型沙材料及粒径的确定 |
3.2 试验设备及系统稳定性 |
3.2.1 流量控制系统 |
3.2.2 水位自动测量系统 |
3.2.3 流速测量系统 |
3.2.4 丁坝受力测量系统 |
3.2.5 三维地形测量系统 |
3.2.6 仪器率定及系统稳定性 |
3.3 试验方案及内容 |
3.3.1 清水定床试验 |
3.3.2 清水动床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水流结构及紊动特性研究 |
4.1 丁坝附近的水流流态 |
4.1.1 非淹没丁坝附近的水流流态 |
4.1.2 淹没丁坝的水流流态 |
4.2 水面线分布规律 |
4.2.1 单个测点水位随时间变化规律 |
4.2.2 纵向水面线分布 |
4.2.3 横向水面线分布 |
4.2.4 坝身上下游跌水高度确定方法 |
4.3 纵向平均流速分布规律及计算公式 |
4.3.1 横断面流速分布 |
4.3.2 整个测区流速分布 |
4.3.3 坝轴线断面流速计算公式 |
4.4 三维流速及紊动强度变化分析 |
4.4.1 丁坝周围三维流速变化分析 |
4.4.2 丁坝布置前后坝头处三维流速对比分析 |
4.4.3 丁坝周围紊动强度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稳定性及受力特性研究 |
5.1 丁坝坝面块体稳定性分析 |
5.1.1 块体受力情况分析 |
5.1.2 坡面块石受力分析 |
5.1.3 水流脉动对块体稳定的分析 |
5.2 丁坝坝体受力沿时间分布 |
5.3 丁坝坝体受力整个测区分布 |
5.3.1 水流作用于坝体动水压力分布 |
5.3.2 水流作用于坝体脉动压力分布 |
5.4 水流对坝体作用力紊动强度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冲刷机理研究 |
6.1 坝体块石滚落和坝体塌陷的特点 |
6.1.1 坝头块石运动特点 |
6.1.2 坝身块石运动特点 |
6.1.3 冲刷坑内块石运动特点 |
6.1.4 丁坝水毁程度分析 |
6.2 坝头局部冲刷的范围和冲刷深度的变化规律 |
6.2.1 坝头局部冲刷敏感因素分析 |
6.2.2 坝头冲刷坑发展过程分析 |
6.2.3 坝头冲刷坑长度及宽度变化规律 |
6.2.4 坝头冲刷深度变化规律 |
6.3 非恒定流作用下丁坝局部冲刷机理 |
6.4 非恒定流作用下山区河流散抛石坝冲刷坑深度计算公式 |
6.4.1 丁坝冲刷坑的影响因素 |
6.4.2 山区河流散抛石坝冲刷坑深度计算公式 |
6.4.3 丁坝冲刷坑计算实例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丁坝设计参数对坝体安全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情况 |
1.2.2 国外情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沿河公路冲刷与丁坝防护特点 |
2.1 沿河公路水毁影响因素 |
2.2 沿河公路水毁原因和机理 |
2.3 沿河公路主要防护型式 |
2.4 沿河公路路基防护工程水毁原因 |
2.5 丁坝的防护特点 |
第三章 丁坝安全性影响因素 |
3.1 丁坝水流条件分析 |
3.1.1 流速与流向 |
3.1.2 清水冲刷与浑水冲刷[12][40] |
3.1.3 水深 |
3.2 丁坝设计参数 |
3.2.1 坝高 |
3.2.2 坝长 |
3.2.3 挑角 |
3.2.4 丁坝坝头、坝身坡度 |
3.3 床沙特性 |
3.3.1 泥沙粒径 |
3.3.2 泥沙级配 |
3.3.3 泥沙水下休止角 |
3.4 丁坝与护坦的配合使用 |
第四章 坝体冲刷机理 |
4.1 坝头附近水流冲刷机理 |
4.2 坝头冲刷坑形成机理分析 |
4.3 已有冲刷深度计算公式综述 |
4.4 冲刷深度计算公式评述 |
第五章 丁坝设计参数对坝体安全性的影响及合理选择 |
5.1 坝高的合理选择 |
5.2 坝长的合理选择 |
5.3 丁坝挑角的合理选择 |
5.4 坝头、迎水坡、背水坡坡度的合理选择 |
5.5 实际情况调查 |
第六章 坝体危险性评价 |
6.1 洪水灾害性分析 |
6.2 丁坝水毁的危险性分析[49] |
6.2.1 沿河公路丁坝水毁的致灾因素与孕灾环境要素 |
6.2.2 沿河公路丁坝水毁危险性分析的含义 |
6.2.3 丁坝水毁主要危险因子的分析 |
6.2.4 丁坝水毁主要危险因子的选定 |
6.3 丁坝水毁危险性指数的判定 |
6.3.1 危险性等级的划分和危险性指标的确定 |
6.3.2 丁坝水毁危险性指数的判定 |
第七章 坝体综合评价 |
7.1 丁坝易损性分析 |
7.2 丁坝水毁易损性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 |
7.3 丁坝水毁易损性的综合评价 |
第八章 坝体安全性综合评价 |
8.1 安全性分析 |
8.2 安全性因子的选择 |
8.3 坝体安全性评价 |
结论及建议 |
1. 主要结论 |
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航道整治建筑物对河道行洪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淹没丁坝壅水理论分析 |
1.1 定床壅水计算 |
1.1.1 阻挡流量 |
1.1.2 壅水计算方法[2] |
1.2 动床壅水理论计算方法 |
1.2.1 补偿流量 |
1.2.2 壅水计算方法 |
2 试验研究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定床壅水理论 |
3.2 定床条件下丁坝挑角 (120°, 90°及60°) 对上游壅水的影响 |
3.3 动床壅水 |
3.3.1 补偿流量 |
3.3.2 壅水值比较 |
4 结语 |
四、群坝局部冲深计算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透水丁坝对弯道水流特性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D]. 李苏.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阶梯形丁坝局部冲刷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 姜彤.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基于天然河道丁坝群系统周围水沙运动特性三维数值模拟[D]. 曾庆达. 天津大学, 2019(01)
- [4]丁坝绕流流场及局部冲刷数值模拟研究[D]. 宁健. 西安理工大学, 2019
- [5]斜交桥墩的局部冲刷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门昭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6]实体丁坝群与透水桩坝护岸机理试验研究[D]. 杨石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7]铅丝笼丁坝群合理间距试验研究[D]. 王燕燕.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8]非恒定流条件下丁坝水力特性及冲刷机理研究[D]. 喻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3(05)
- [9]丁坝设计参数对坝体安全性的影响[D]. 李浩然. 长安大学, 2012(08)
- [10]航道整治建筑物对河道行洪影响的试验研究[J]. 李寿千,丁晶晶,陆永军,陆彦. 水运工程,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