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新生(湖南省常宁市中医院421500)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237-01
【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在锁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克氏针的操作方法,说明其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克氏针不同的操作方法可以治疗锁骨骨折。结论克氏针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锁骨骨折临床非常多见,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外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传统手法复位外固定不牢靠,骨折易畸形愈合,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简单,固定牢靠。现报告如下。
1.克氏针的选择
锁骨上有5块肌肉附着,可形成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牵拉力,也就颈肩部活动时,锁骨承受着轴向牵拉力和颈向牵位力两途中。连学会[1]通过对6具新鲜尸体的锁骨进行固定前后对比的生物力学试验,结果表明锁骨骨折采用直径2.0mm和2.5mm的克氏针固定完全足够承受患者上肢重量和日常轻微活动产生的剪切力,其抗扭、抗弯、抗拉伸强度足以抵抗外界正常活动所引起的载荷,直径1.5mm的克氏针只能达到锁骨生理载荷的30%,固定后可出现折弯,骨折端成角畸形愈合[1]。直径3.0mm以上克氏针太粗,缺乏韧性,克氏针进入长度不够,固定不牢靠。
2.手术指征的掌握
传统观点认为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应局限于:①骨折不愈合;②合并血管神经损伤;③软组织嵌入致骨折端分离;④成人锁骨远端伴喙锁韧带断裂;⑤开放性骨折。但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易出现骨折重叠愈合,成角畸形,胸廊出口综合征等。而钢板复位,可靠内固定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除儿童及老龄锁骨骨折,不合并内科疾病,均可放宽手术指征行克氏针内固定术。
3.常见手术内固定方式
3.1逆行穿针法以骨折为中心,沿锁骨在皮肤上行约5cm切口,暴露骨折处,提起骨折远端,取1枚克氏针自远折端穿入,使之自肩峰内侧或肩后外侧皮肤,解剖复位后,再将克氏针钻入近折端约4cm固定牢靠。
3.2顺行穿针法方法为暴露骨折后,距离锁骨近折端3~5cm处夹角3~50斜行钻入克氏针,稍出近折端,复位满意后,钻入远折端一定长度,但不超过肩锁骨关节,针尾埋入胸前皮肤。该法对一次性穿入克氏针,且近端通过骨皮质,改进了以往克氏针容易松动和肩锁骨受到限制的不足。
3.3闭合穿针法方法是用自制锁骨钳经皮夹持远折端并回旋提起断端,用克氏针自断端由内向外插入髓腔内,锁尖自肩锁关节后方打出,复位满意后,将克氏针穿入近折端一段距离。本法能可靠对抗各方向再移位的应力,加速骨折愈合,用中应X线机监视或在C臂X线机进行更可靠。
参考文献
[1]连学全,黄世民等.克氏针固定锁骨的生物力学试验和临床疗效.中华骨科杂志.2008;14(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