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庸对武侠小说的现代化改造

论金庸对武侠小说的现代化改造

论文摘要

金庸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特别重要的一位作家,说他重要,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衡量的,一方面是,他写的武侠小说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打破传统武侠小说的一些局限,而且还把武侠小说一直被视为低级的这一文学样式,提到了经典的地位,与雅文学共同形成中国文学的两翼;另一方面是,金庸所处的创作环境——香港,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来说,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地方,因为香港是1997年回归到祖国的怀抱的,而之前被英国租借了一百年,是英国所属的管辖地,特殊的地域和政治制度,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的思想和内容有着重大的影响。第三、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之多,有人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中国人喜欢看,而且外国人也喜欢看,他的小说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所以说,这一奇观不容忽视,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金庸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受着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影响,而后又在香港闯荡,受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影响,所以梁羽生称他为“洋才子”。由于这两方面文化的影响,决定他的思想方面必定会摩擦出火花来,这个火花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得以很好的展现。中国的武侠向来有“快意恩仇”传统,金庸能够突破这一旧有传统模式,给新派武侠注入新的生命气息。金庸并没有固守中国传统武侠小说的创作方法和内容,而是对西方的小说技法、电影技法、舞台剧技法得以很好的借用和发挥,对中国传统的武侠小说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特别是对旧派武侠小说的改造。扭转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地追求市民阶级的低级趣味的趋势,提高武侠作家的创作责任心和读者的阅读趣味,把武侠小说变为高层次、高品味的文化消费品,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本论文以金庸的十五部武侠小说为研究对象,论述金庸对传统武侠小说的现代化改造。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依次为: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阐述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介绍金庸武侠小说研究的相关背景、研究的现状及相关的文献综述;本研究要解决问题,以突出本课题的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文学现代化的内容,主要从现代化的含义,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制度因素以及侠客和侠客思想存在的内在原因三个方面探讨金庸对武侠小说改造的外在原因。第二章现代化的小说观念,首先论述金庸对旧武侠小说普遍观念的转变。其次从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观念和以“奇而至真”的手法为创作的基石两个方面对金庸武侠小说现代化的创作观念进行分析。第三章金庸小说的现代化的主题,主要从人类永远的追问:“我是谁?”,皇权意识的消解,女性主义的张扬,平等的、和谐的,现代的民族观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重点是女性主义的张扬这一节。第四章对西方艺术技法的吸收改造,从电影技巧对小说的影响,独特的心理描写,殖民文化对金庸小说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西方艺术和文化对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影响。主要以文本为依据进行分析和论述。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总结金庸的创作成就以及创作中的不足,还有对近年来有学者对金庸的文学史地位提出了质疑和批判进行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Ⅰ 研究缘起
  • Ⅱ 研究现状概况
  • Ⅲ 本选题所要研究的问题
  • 第1章 文学现代化的内容
  • 1.1 现代化的含义
  • 1.2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制度因素
  • 1.3 侠客和侠客思想的现代内涵
  • 第2章 现代化的小说观念
  • 2.1 旧武侠小说普遍观念的转变
  • 2.2 以读者为中心的创作观念
  • 2.3 以"奇而至真"的手法为创作的基石
  • 第3章 金庸小说的现代化的主题
  • 3.1 人类永远的追问:"我是谁?"
  • 3.2 皇权意识的消解
  • 3.3 女性主义的张扬
  • 3.3.1 少数民族的女子
  • 3.3.2 爱情至上的原则
  • 3.3.3 由"双儿"所引发
  • 3.3.4 雅俗如何共赏
  • 3.4 平等的、和谐的,现代的民族观
  • 第4章 对西方艺术技法的吸收改造
  • 4.1 电影技巧对小说的影响
  • 4.1.1 精彩的叙事手法
  • 4.1.2 精彩的舞台式的描写
  • 4.1.3 具像的而非抽像的描写
  • 4.2 独特的心理描写
  • 4.3 殖民文化对金庸小说的影响
  • 结语:侠归何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真善美的表现特色[J]. 名作欣赏 2019(23)
    • [2].金庸武侠小说的市场拓展[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
    • [3].金庸武侠小说新解[J]. 名作欣赏 2017(12)
    • [4].法治视野下的侠文化研究——以金庸武侠小说为材料[J]. 法制与社会 2016(10)
    • [5].中华文化传播中武功名词翻译的意义相契性研究——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J]. 北方文学 2019(36)
    • [6].群文阅读在高中小说教学中的运用——以金庸武侠小说教学实践为例[J]. 高考 2019(19)
    • [7].“金庸热”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J]. 文教资料 2017(04)
    • [8].老幺与我[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7(02)
    • [9].填字游戏[J]. 益寿宝典 2017(08)
    • [10].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爱情真谛[J]. 商业故事 2016(32)
    • [11].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塑造的特点简析[J]. 商业故事 2016(34)
    • [12].寻觅桃花源[J].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7(04)
    • [13].金庸武侠小说现实意义初探[J]. 人生十六七 2017(23)
    • [14].十大“金女郎”[J]. 东方文化周刊 2017(09)
    • [15].异域的想象:金庸武侠小说在日本的跨界演绎[J]. 青年文学家 2017(30)
    • [16].通俗文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金庸武侠小说为例[J]. 牡丹 2016(06)
    • [17].金庸武侠小说经典化的建构[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5)
    • [18].论金庸武侠小说开篇艺术的嬗变——兼论金庸小说版本研究的意义[J]. 写作(上旬刊) 2015(04)
    • [19].金庸武侠小说“侠客”形象之异变[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0].从“雅俗对峙”到“雅俗共赏”——金庸武侠小说的接受史研究[J]. 红岩 2019(06)
    • [21].论宗教因素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化用[J]. 青年文学家 2019(14)
    • [22].“算一算”金庸武侠小说课程——兼谈我的课程建构之路[J]. 小学教学设计 2018(Z1)
    • [23].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异域书写与历史省思[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5(01)
    • [24].从《天龙八部》看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情节设计[J]. 金田 2013(05)
    • [25].书法武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书法元素[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4(04)
    • [26].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生命意识[J]. 语文建设 2014(26)
    • [27].金庸武侠小说英译:问题及原因分析[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8].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佛学思想[J]. 榆林学院学报 2009(05)
    • [29].论“修改”对金庸武侠小说经典化的意义[J]. 东岳论丛 2009(11)
    • [30].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生命意识[J]. 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 2009(12)

    标签:;  ;  ;  ;  

    论金庸对武侠小说的现代化改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