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干旱缺水是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干旱对农作物任何生长发育期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不同的发育期,其影响程度也不同,只要适当利用水分,就可以把干旱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因此,改善作物的水分利用率是节水农业的关键,其中生物节水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最具潜力的一方面。冠层温度作为衡量作物缺水诊断指标的研究早已得到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已成为作物抗旱基因型选择的重要依据,与作物水分利用密切相关。然而,国内有关玉米品种冠层温度与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玉米冠层温度是否与氮肥利用效率有何种关系,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基本没有。本研究在甘肃陇东地区雨养旱作条件下,利用手持式冠层红外测温仪,以19个玉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与2007年研究了玉米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水分利用率及氮肥利用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提高抗旱节水及高效利用氮肥的玉米品种筛选提供依据。试验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是:1、不论是自然降水还是灌溉处理,19个不同基因型玉米产量(P<0.001)、水分利用效率(WUE)(P<0.001)、灌浆期冠层温度(CT)、及氮肥利用效率(NRE)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自然降水处理的平均产量为12023.55kg/ha,变异系数为7.1%,灌溉处理的平均产量为13087.58 kg/ha,变异系数是6.58%;灌浆后期自然降水处理CT平均值为28.4℃,变异系数2.58%,灌溉处理CT平均值为24.6℃,变异系数4.4%;自然降水处理的平均WUE为40.82 kg/ha.mm,变异系数7.84%,灌溉处理的为39.29 kg/ha.mm,变异系数8.26%;自然降水处理的平均氮肥利用效率为26.40%,变异系数40.12%,灌溉处理为41.57%,变异系数50.74%。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玉米田间耗水量差异不明显,而籽粒产量与WUE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P<0.001),WUE每增加1kg/ha·mm,产量提高185.92 kg/ha -244.26kg/ha。尽管水分利用效率高的品种要消耗较多的土壤水分,但耗水增加的幅度显著低于产量增加的幅度,使其水分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2、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籽粒灌浆期存在着冠层温度高度分异的现象,其差异可反映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不同上。无论灌浆初期、中期或中后期,自然降水处理的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与冠层温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R2=0.445-0.634),并且随着灌浆进程的加快或生育期的推移,相关性增大。即随着CT的降低,产量提高,CT偏低的品种其产量高,而CT偏高的品种其产量低。灌浆中后期冠层温度每升高1℃,自然降水处理的平均产量降低619.72kg/ha、灌溉处理的平均产量降低384.24kg/ha,自然降水处理的平均WUE下降1.98kg/mm.ha、灌溉处理的平均WUE下降0.67kg/mm.ha。测定CT值的适宜时期为灌浆后期,以中午13:00到15:00测定为宜。因此,灌浆后期CT在评价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作为一个田间选择高光效玉米品种的指标应用。3、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和秸秆氮素养分含量也差异很大,但自然降水与灌溉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19个品种平均,籽粒含氮为1.36%-1.41%,品种之间的变异系数为11.6%-15.59%;秸秆含氮为0.88%,变异系数为11.26%-12.59%,即不同基因型玉米对氮肥利用率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秸秆氮向籽粒氮的转移方面。无论在自然降水还是灌溉处理,不同基因型玉米籽粒氮产出与WUE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83、0.712。随着籽粒氮产出量的增加,水分利用效率相应提高。研究结果进一步说明,灌浆结实期温度较低的品种具有较高的代谢生理活性,根系吸收氮能力强,籽粒中氮素积累量大。玉米灌浆期的冠层温度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利用均有较密切的关系,冠层温度可作为筛选抗旱节水和高氮肥利用效率品种的重要指标。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栽培措施对超级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04)
- [2].不同灌水方式及施氮量对萝卜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15(S1)
- [3].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肥利用效率分析[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4].东北地区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变异机制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3)
- [5].不同夏谷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02)
- [6].赤霉素信号传导新机制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研究获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06)
- [7].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9(03)
- [8].氮肥统筹对麦玉周年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9(04)
- [9].Science[J]. 科学中国人 2020(13)
- [10].黄淮稻区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比较分析[J]. 作物研究 2019(04)
- [11].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J]. 生命的化学 2019(05)
- [12].不同肥料对华南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03)
- [13].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07)
- [14].中科院分离出氮肥高效利用的关键基因[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20)
- [15].提高农作物氮肥利用效率的关键基因发掘与应用[J]. 科学通报 2019(25)
- [16].氮肥用量对吉林省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6(05)
- [17].增密减氮对高原粳稻产量及其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04)
- [18].候选绿色超级双季稻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对N肥减量的响应[J]. 杂交水稻 2018(04)
- [19].供氮方式对冬马铃薯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去向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16(01)
- [20].施氮量对辣椒经济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 2019(01)
- [21].水氮耦合对油菜生长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6)
- [22].应用~(15)N标记对不同施氮方式甘蔗氮肥利用效率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2(01)
- [23].脲酶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9(03)
- [24].氮肥减量与替代方式对华南稻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研究 2019(02)
- [25].控失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8(11)
- [26].不同施氮方式对向日葵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18(07)
- [27].水稻高产、优质和氮高效协同的氮素调控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15(01)
- [28].氮肥用量和追肥方式对玉米中玉15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 2009(08)
- [29].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施氮效果与氮肥利用效率差异[J]. 土壤学报 2016(06)
- [30].广州市郊稻田氮肥减施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