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数字文化の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数字文化の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数字是表示数的文字。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计数而发明了数字。作为语言的一部分的数字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世界上其它语言一样,数字也存在与汉语和日语中。这些小小的数字在人们进行感情交流,传递各式各样的信息的时候,起着其它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各国风土人情和习惯的不同,数字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中日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两国的数字文化在具有相同之处的同时也具有不同之处。本论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奇数和偶数的角度来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在序论部分中关于先行研究、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数字的历史,引入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其次,在正文部分,先以具有代表性的数字为例,对中日两国中的神秘数字进行了考察,从传统文化和日常生活两方面记述了中日数字文化。最后分析了中日数字文化的形成原因,并从数字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中日两国的文化特征。在最后一部分,对结论进行了阐述。经过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本文的结果如下:具体地说,中日两国都对数字有着崇拜心理,认为数字具有神秘色彩。两国都给数字赋予了感情色彩,喜欢被认为能够带来吉祥的数字,忌讳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日两国的数字文化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并且两国数字文化的形成都受到了数字的发音和字形的影响。要说不同点的话就是中国逐渐形成了偶数文化,而日本形成了奇数文化。但是,中国人并不是崇拜所有的偶数,比如,在现代“四”被看成是忌语。而且中国人也有喜欢的奇数,比如说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把“九”看成是圣数。另一边,日本人虽然比起偶数更喜欢奇数,但也并不是全部的奇数都喜欢。比如,日本人不喜欢“13”,同时,日本人也不是无视所有的偶数,例如,“八”在日本一直都被看作是圣数。中日数字文化的形成过程同时反映了中日两国的文化特征,即中国文化具有原生性,创造性,单一性的特征,而日本文化拥有开放性,主体性,混杂性的特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要旨
  • 目次
  • 第一章 序论
  • 1.1 先行研究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と意义
  • 1.4 数字
  • 1.4.1 数字の历史
  • 1.4.2 奇数と偶数
  • 第二章 中日两国における神秘的な数字
  • 2.1 中国の神秘的な数字
  • 2.1.1 神秘的な偶数
  • 2.1.2 神秘的な奇数
  • 2.1.3 嫌われる偶数「四」
  • 2.2 日本の神秘的な数字
  • 2.2.1 神秘的な奇数
  • 2.2.2 日本人の聖数——「八」
  • 2.2.3 忌み言叶としての奇数
  • 第三章 中日两国における数字文化
  • 3.1 中国における数字文化
  • 3.1.1 传统文化から见た数字文化
  • 3.1.2 日常生活から见た数字文化
  • 3.2 日本における数字文化
  • 3.2.1 传统文化から见た数字文化
  • 3.2.2 日常生活から见た数字文化
  • 第四章 中日の数字文化の成因
  • 4.1 中国の数字文化の成因
  • 4.1.1 传统文化から受けた影响
  • 4.1.2 中国语の发音から受けた影响
  • 4.2 日本の数字文化の成因
  • 4.2.1 中国文化から受けた影响
  • 4.2.2 日本语の发音と字形から受けた影响
  • 4.2.3 西洋文化から受けた影响
  • 第五章 数字文化に见られる两国文化の特征
  • 5.1 中国文化の特征
  • 5.1.1 中国文化の「创造性」、「原生性」
  • 5.1.2 中国文化の「单一性」、「继续性」
  • 5.2 日本文化の特征
  • 5.2.1 日本文化の「开放性」
  • 5.2.2 日本文化の「主体性」
  • 5.2.3 日本文化の「混杂性」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中日数字文化の共通点
  • 6.2 中日数字文化の相違点
  • 6.3 これからの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谢辞
  • 相关论文文献

    • [1].蒙古族的数字文化[J].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 2015(02)
    • [2].虚拟文化空间下数字文化产业模式创新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省级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刍议——以江苏图书馆云平台为例[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11)
    • [4].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建设与研究[J]. 传媒论坛 2020(01)
    • [5].数字文化建设中图书馆创新探讨[J]. 南方农机 2019(24)
    • [6].公共数字文化治理能力的现代化[J]. 图书馆论坛 2020(01)
    • [7].数字文化时代两岸携手推进深度融合[J]. 统一论坛 2019(06)
    • [8].全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暨馆长履职与创新能力培训班在淄博举办[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9(06)
    • [9].区块链与数字文化产业变革的内外部向度[J]. 人民论坛 2020(03)
    • [10].创新融合发展背景下公共数字文化工程供给要素配置优化[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01)
    • [11].广西举办2019年广西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培训班[J]. 图书馆界 2019(06)
    • [12].“广图筋斗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品牌创设案例研究[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01)
    • [13].浅谈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助力文化扶贫的探索与实践[J].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0(02)
    • [14].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J]. 图书馆 2020(03)
    • [15].产业链视域下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J]. 理论月刊 2020(04)
    • [16].基于云技术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 2020(02)
    • [17].对新形势下福建省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02)
    • [18].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分析——基于湖南省花垣县的调查[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20(02)
    • [19].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以数字出版为例[J]. 中国产经 2020(02)
    • [20].基于用户需求的公共数字文化网站优化研究[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0(02)
    • [21].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区域均等化实证分析[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05)
    • [22].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公共数字文化进万家2020年春节服务活动[J]. 图书馆界 2020(01)
    • [23].地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刍议——以“文化淮安”项目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08)
    • [24].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在基层的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0(05)
    • [25].关于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开放机制建设的讨论[J]. 中国博物馆 2020(02)
    • [26].数字文化治理赋能乡村文化振兴[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04)
    • [27].疫情之下数字文化产业结构性困境的突破路径[J]. 艺术评论 2020(05)
    • [28].国家数字文化网视听空间栏目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04)
    • [29].疫情防控形势下加快激发数字文化产业新动能[J]. 社会科学家 2020(01)
    • [30].5G技术背景下数字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数字出版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 2020(04)

    标签:;  ;  ;  ;  

    中日两国(?)数字文化の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