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强。农业项目的建设和投资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的必然举措。信贷资金作为一种金融资本,在推进农业项目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配置的规模和效率更是实现农业项目建设目标的关键。本文围绕我国农业项目信贷资金的配置规模和配置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的研究背景和现状,依据金融发展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资金配置理论对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进行了理论阐释,界定了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规模和配置效率等相关概念,并提出了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的主体、客体和方式;以我国农业项目的融资现状为切入点,对我国农业项目的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和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从信贷资金供给和需求主体角度,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项目信贷资金供给和需求配置状况;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规模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并运用金融相关率理论判断出配置的最优规模及资金缺口;运用DEA模型,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例,对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进行定量评价;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政府、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和个人等四个层次分析了影响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规模和效率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目前我国呈现出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民间资金和国外资金等多渠道并存的现状,但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效果有限、民间融资不规范、国外资金限制较多,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成为我国农业项目资金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支持力度呈下降趋势。支持农业项目的信贷资金在供给和需求配置上呈现出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不均衡现象。信贷资金配置规模与最优规模缺口巨大,难以发挥对农业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自1978年以来,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几乎都处在低效率状态,并且呈现出区域不均衡和农业内部产业不均衡的结构性问题。影响农业项目信贷资金配置规模和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政府(或金融当局)、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和个人等四个层次,其对策主要包括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信贷资金配置能力,加强农业信贷资金监管、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体系,重塑农业项目信贷主体、完善农业信贷组织体系,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提高农村企业和农户自身实力、培育市场主体地位,重视农业项目评估、加强农业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