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他者,成为主体 ——对十七年红色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一种现象学考察

超越他者,成为主体 ——对十七年红色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一种现象学考察

论文摘要

从被主流话语支配性地指派为需要改造者——小资产阶级开始,知识分子不但在现实中丧失了话语权,伴随而来的,在文学叙事中也是作为历史主体(无产阶级)的他者被表述。为了祛除旧我,摆脱受威胁的身份,寻求新形势下安全的身份归属和角色定位,通过在小说中想象性地对与自身具有同构性质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叙述——这一具有强烈社会象征行为的基本话语实践活动——来响应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关于知识分子的书写规范和现实询唤,是整个十七年知识分子作家共通的潜在政治诉求。而要达到符合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同的理想叙事效果并借此实现上述目标——有效建构自身无产阶级的历史主体身份,怎么表述,如何塑造就成为一个非常关键且非常微妙的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毕竟,在思想复杂的间性书写者的笔下,文本的完整性只是一个幻觉。本论文就是基于知识分子、叙事、意识形态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借助史料发掘和文本细读,在尽量还原十七年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语境下,从文学话语的生产和构成入手,对此复杂过程及样态作一现象学症候式考察。论文包含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七大章。绪论首先就十七年时期红色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及与之相关的批评研究不对称现象提出问题,认为这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特定语境下现实知识分子的身份诉求有很大关系;其次,为了有效体现本文的论述主旨,在对知识分子概念加以辨析的基础上对之加以符合客观实际的界定,分三个阶段(十七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至今)历时地阐述了学界关于该叙事的研究现状;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立场、方法、思路和意义。第一章重点考察该叙事的背景与形成机制。第一节着重探讨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直接源头的、以延安文学为代表的解放区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规则形成与范式确立。它是一个在主流话语的规训下伴随着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不断走向历史自觉的过程,但并不彻底。第二节在明确解放区文学与十七年文学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从时代语境与作家主体诉求内外两个层面具体分析该叙事形成的原因。第二章从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与解放后的十七年文学这两者有关知识分子“革命+爱情”的共同创作模式入手,就它们的相通之处在创作主体、创作理念、创作特点及其发展脉络等层面作探讨,明确两者内在的一致与不同、联系与区别,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加深对十七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及其内在发生机制的认识,理解当时知识分子身份归属上的政治诉求。第三章从意识形态的仪式化表达方面探讨十七年小说是如何塑造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第一节由无产阶级思想的接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剥离,具体分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成长过程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代表的人、言、行、物等对他们的思想所起的先在启蒙示范引导作用。第二节具体分析知识分子在成为革命者的历程中,革命话语让他们经受住各种实际考验。第三节阐述知识分子经过仪式的确认最终被询唤为历史主体。第四章从他性与神话的视角探讨知识分子形象的人格化展现。由于革命话语是一种元话语,革命叙事是一种元叙事,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加之为了体现知识分子改造的现实主题,十七年文学关于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在运用差序化手法处理的基础上主要从警示化和榜样化两个向度展开。第五章从真实性与倾向性相统一的叙事效果出发,在明确文如其人和修辞立诚相结合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叙事视角的层面论述,作家不论以何种角度进行小说叙事的切入,它最终体现了作家的主体定位——创作姿态与身份意识。第六章阐述叙述主体在追求真实性效果和进行倾向性表述的创作过程中,文化英雄、知识精英所持守的精英意识和超凡品格并没有因此而消弭。穿行在宏大叙事中的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在讲述话语的时代给作品带来了具有审美张力的叙事效应,但由此也给现实知识分子的身份诉求带来了烦恼。最后一章以十七年时期四篇比较典型的以知识分子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为例,按照起承转合的逻辑,从历时的角度,具体阐释该叙事是如何由异质走向同构,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深意。结语总体回顾该叙事的的生成、衍变和创作特点,并指出它自新时期以来在知识分子身份转换诉求上所呈现的变与不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思路与意义
  • 第一章 背景与生成
  • 第一节 历史的先声——解放区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规则形成与范式确立
  • 一、懵懂的外来者
  • 二、历史的自觉
  • 三、皆大欢喜
  • 四、阐释的循环
  • 第二节 继往开来——社会主义文艺新天地的开创
  • 一、规训与询唤
  • 二、身份焦虑
  • 三、文以明志
  • 第二章 情归革命——知识分子改造的新时代寓言
  • 第一节 身份意识与创作姿态
  • 一、救世
  • 二、救赎
  • 第二节 情归革命——回响与呼应
  • 一、“为了革命而牺牲恋爱”
  • 二、“革命与恋爱”相辅相成
  • 三、“革命产生了恋爱”
  • 第三节 叙事与差异
  • 一、主观意图和客观效果
  • 二、旧瓶新酒的策略与意图
  • 第三章 在信服与“成圣”之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仪式化
  • 第一节 信仰与分离
  • 一、异常时间内的异常人
  • 二、自我意识的放逐
  • 三、替代与满足
  • 第二节 话在肉身显现
  • 一、日常生活的政治化
  • 二、受虐、洗礼与跨越
  • 第三节 实至名归
  • 一、入党
  • 二、牺牲
  • 三、婚恋
  • 第四节 仪式化叙事与身份诉求
  • 第四章 他性与神话——知识分子形象格局的差序化
  • 第一节 警示化
  • 一、反面人物形象
  • 二、边际人物形象
  • 第二节 榜样化
  • 一、成长型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 二、领袖型知识分子形象
  • 第五章 真实性效果与倾向性表述——以知识分子第一人称叙述为例兼及第三人称
  • 第一节 文如其人与修辞立诚
  • 第二节 第一人称叙述
  • 一、真实性效果
  • 二、倾向性表述
  • 第三节 第三人称叙述
  • 第六章 同一性疏离——叙事者的苦恼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启蒙意识
  • 一、批判性展示
  • 二、自主性呈现
  • 第二节 独特的叙事张力
  • 一、反讽与复调
  • 二、唯美情怀
  • 第三节 “一切批评都是政治的”
  • 一、审美介入——一切皆有可能
  • 二、永远政治化——没有敌人也要造一个出来
  • 第七章 由经验到超验——同一性规训与叙事者皈依
  • 第一节 《我们夫妇之间》——最初的异端与规训
  • 一、必须始终坚持文艺的工农兵发展方向
  • 二、知识分子形象的贬抑化叙事
  • 第二节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原稿与修改
  • 第三节 《青春之歌》——缝隙与缝合
  • 第四节 《艳阳天》——正典与绝响
  • 结语 变与不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淮海戏《林道静》排演札记[J]. 剧影月报 2017(02)
    • [2].从林道静看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J]. 明日风尚 2017(15)
    • [3].林道静(上)[J]. 连环画报 2010(05)
    • [4].“乱世佳人”谱写的“青春之歌”——浅议斯嘉丽与林道静形象的比较[J]. 作家 2014(08)
    • [5].林道静:成长,或被改造与消融的客体——从女性主义角度重读《青春之歌》[J]. 青年文学家 2011(14)
    • [6].从林道静看三十年代中国女性的解放之路[J]. 大家 2011(24)
    • [7].林道静成长道路上的情爱选择[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2)
    • [8].试论林道静的角色实现[J]. 文学教育(下) 2010(01)
    • [9].林道静(下)[J]. 连环画报 2010(07)
    • [10].论《青春之歌》林道静的思想转变历程[J]. 长江丛刊 2018(36)
    • [11].谈林道静身边异性的角色内涵[J]. 理论界 2012(12)
    • [12].执著与激情——歌剧《青春之歌》林道静之角色分析[J]. 歌剧 2010(10)
    • [13].解析杨沫《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多重性格[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05)
    • [14].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透析林道静的女性意识[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06)
    • [15].林道静(中)[J]. 连环画报 2010(06)
    • [16].探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性格成长历程[J]. 学园 2013(19)
    • [17].《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形象及意义分析[J]. 北方文学 2019(36)
    • [18].“林道静”:执著追梦的“常青树”[J]. 开心老年 2008(08)
    • [19].男权话语背景下的女性知识分子成长之路——以电影《青春之歌》为例[J]. 视听 2020(10)
    • [20].青春的礼赞:浅谈《青春之歌》中林道静的恋爱心理[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06)
    • [21].从三重人格学说解析《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3)
    • [22].我的青春谁做主——论《青春之歌》中的政治话语与女性意识[J]. 青年文学家 2015(03)
    • [23].林道静的颠覆之路——从女权主义视角对《青春之歌》的解读[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4)
    • [24].浅析《青春之歌》余永泽的矛盾性[J]. 经贸实践 2016(22)
    • [25].从个人到集体:看《青春之歌》中林道静主体性的丧失[J]. 大家 2010(08)
    • [26].未完成的女性解放——对《青春之歌》的再解读[J]. 名作欣赏 2012(36)
    • [27].品读《青春之歌》中的爱国精神[J]. 语文建设 2014(35)
    • [28].《青春之歌》:知识女性追寻现代性的叙事[J]. 小说评论 2012(S2)
    • [29].重读《青春之歌》——体会生命的共通情感与浅析林道静的“寻父”之路[J]. 名作欣赏 2013(05)
    • [30].人不可貌相[J]. 文学自由谈 2017(04)

    标签:;  ;  ;  ;  ;  

    超越他者,成为主体 ——对十七年红色小说知识分子形象叙事的一种现象学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