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地方特色的武夷山高铁站设计研究

具有地方特色的武夷山高铁站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

高铁站建筑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建设项目,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作为国家要求的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必须有着不同于其他公共建筑的个性。然而,20世纪末,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在现代主义建筑迅速蔓延的今天,“国际式”、“玻璃幕”等建筑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千篇一律,失去了地方特色。因此,如何体现地方特色,唤起人们对于地方和传统的记忆,探究地方性建筑的设计如何与现代高铁站建筑结合,以及传统建筑符号如何与高铁站的尺度相结合等成为本文的重点。具有地方特色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当地自然因素,历史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等在建筑上的体现,是地方建筑不同于其他地区建筑的最主要的体现。本文从上述的三个方面出发,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论文首先介绍了高铁站项目的概况和武夷山地区的基本情况,包括与城市区域规划的关系,一些普遍性和特殊性,基本设计原则等等,介绍了武夷山地区的自然,人文历史文化,技术材料等方面的特点等等,为下面几个章节的论述提供了事实和材料依据。其次,分别论述了自然,文化,技术三个方面对地方特色建筑的影响,主要是针对高铁站建筑的影响,以高铁站设计的实例进行分析,虽然三个影响因素是独立论述的,但是在实际的项目设计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互为补充,构成统一的整体。再次,从本人的实际实践项目中分析各个因素的影响及具体的应用手法和过程,通过实际的案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理论运用与实际的效果,在具体的实践中体会地方特色建筑的设计手法。最后,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了探讨,比如高铁站这种大型建筑比较特殊的尺度与地域符号之间的矛盾,高铁站的整体设计等等。建筑设计不但一门科学,更承担着展示地方特色和传承体现地方历史文化的任务。设计中应对传统元素进行提取、抽象,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不再局限于生搬硬套传统建筑形式,而是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法,重在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和对建筑的感知体验,创造出新的适合现代人使用的地方建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文献资料研究整理
  • 1.3.2 实地调研与访谈
  • 1.3.3 分类比较分析
  • 1.3.4 实践与检验
  • 1.3.5 归纳与总结
  • 1.4 小结
  • 第2章 项目概况与特殊性
  • 2.1 项目概况
  • 2.1.1 武夷山地区概况
  • 2.1.2 武夷山新区概况
  • 2.1.3 武夷山高铁站项目简介
  • 2.2 项目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 2.2.1 高铁站的功能空间构成
  • 2.2.2 高铁站设计的五性原则
  • 2.2.3 高铁站设计的对称性与标志性
  • 2.2.4 高铁站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 2.3 高铁站设计的要点
  • 2.4 小结
  • 第3章 结合实例探讨高铁站设计中的地方特色因素
  • 3.1 自然因素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因素
  • 3.1.3 光和色彩的运用
  • 3.1.4 地方材料与色彩
  • 3.2 人文历史文化因素
  • 3.2.1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表达
  • 3.2.2 传统习俗的抽象
  • 3.2.3 场所精神的表达
  • 3.3 技术因素
  • 3.3.1 传统技术与材料的运用和更新
  • 3.3.2 现代技术与材料的创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夷山高铁站设计中的地方特色因素运用分析
  • 4.1 武夷山高铁站设计中自然因素的运用分析
  • 4.1.1 地形地貌
  • 4.1.2 气候因素
  • 4.1.3 光的运用
  • 4.1.4 地方材料与色彩
  • 4.2 武夷山高铁站设计中历史文化因素的运用分析
  • 4.2.1 武夷山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的表达
  • 4.2.2 生活习俗的抽象和物化
  • 4.2.3 场所精神的表达
  • 4.3 武夷山高铁站设计中技术因素的运用分析
  • 4.4 总结
  • 第5章 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铁站设计的几点思考与总结
  • 5.1 地方传统意象与现代高铁站建筑的尺度处理
  • 5.1.1 地方传统建筑尺度“小”与现代高铁站尺度“大”之间的矛盾
  • 5.1.2 解决“大”“小”矛盾的对策
  • 5.1.3 高铁站的规模大小与相应的尺度处理
  • 5.2 地方传统意象的“封闭”与铁路交通建筑的“开放”之间的矛盾
  • 5.3 地方元素现代化的处理手法总结
  • 5.3.1 直接引用
  • 5.3.2 微变形
  • 5.3.3 意象化
  • 5.4 高铁站的整体性设计思考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
  • 6.2 论文研究内容的总结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表格目录
  • 插图目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丽的武夷山[J]. 商业文化 2019(31)
    • [2].武夷山市:开展专业化人大代表小组活动[J]. 人民政坛 2019(12)
    • [3].武夷山市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02)
    • [4].武夷山跨境电商物流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商业 2020(07)
    • [5].生态高颜值和发展高质量能否兼得? 以制度体系为引领的武夷山故事[J]. 中国生态文明 2020(02)
    • [6].武夷山之美[J]. 朱子文化 2019(06)
    • [7].武夷山列入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市)[J]. 福建党史月刊 2020(04)
    • [8].南平 武夷山[J]. 福建党史月刊 2020(04)
    • [9].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武夷山申报“世界双遗”前后[J]. 福建党史月刊 2020(04)
    • [10].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武夷山市精准扶贫助推村民致富[J]. 福建党史月刊 2020(04)
    • [11].“武夷山水”走进小学美术课堂[J]. 华夏教师 2020(08)
    • [12].茶旅研学开发与管理的SWOT分析——以武夷山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8)
    • [13].武夷山国家公园游憩服务质量研究——基于对游客的现场问卷调查[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4].创新茶养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武夷山资源可持续利用[J]. 福建茶叶 2020(08)
    • [15].浅析闽北武夷山地区视觉文化中的茶美学[J]. 福建茶叶 2020(09)
    • [16].武夷山·中国茶旅小镇规划[J]. 居舍 2020(24)
    • [17].尘封半个世纪的革命志士魂归故里——记武夷山籍在台革命志士詹斌、詹恒[J]. 台声 2020(17)
    • [18].践行“两山”理论 造福老区人民——浅谈武夷山老区对茶山整治工作的对策[J]. 福建党史月刊 2020(09)
    • [19].生态保障 品牌引领 全力打造武夷山茶旅融合发展先行区[J]. 茶世界 2018(11)
    • [20].武夷山:一条走了千年的探亲通道[J]. 森林与人类 2018(11)
    • [21].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武夷山[J]. 智慧中国 2018(12)
    • [22].“狗官建霖”:武夷山的守护神[J]. 福建党史月刊 2018(11)
    • [23].“武夷山”矿泉水品牌发展策略研究[J]. 商业经济 2019(04)
    • [24].《雷锋》杂志捐赠活动在武夷山一中举行[J]. 雷锋 2019(03)
    • [25].对武夷山智慧旅游发展的设计方案研究[J]. 电子商务 2017(12)
    • [26].武夷山发展养生旅游探索[J]. 武夷学院学报 2017(11)
    • [27].武夷山茶叶发展的地理环境分析[J]. 福建茶叶 2018(05)
    • [28].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 今天与历史的对话[J]. 森林与人类 2018(01)
    • [29].武夷山“森林人家”:领跑乡村奔小康[J]. 福建林业 2017(06)
    • [30].春到武夷山[J]. 工会博览 2018(14)

    标签:;  ;  ;  ;  ;  

    具有地方特色的武夷山高铁站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