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生态设计论文-熊亚男

深生态设计论文-熊亚男

导读:本文包含了深生态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城镇滨水区,深生态设计,自我实现,生物平等

深生态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熊亚男[1](2014)在《小城镇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城镇滨水区是城镇重要景观资源与经济资源。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小城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条件,生活行为特征的不同,存在自身条件的特殊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滨水区开发利用的程度越来越高,生态效益却越来越低。大,中城市的滨水开发方式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小城镇滨水开发面临的生态,景观及社会层面的具体问题。而学术界针对小城镇滨水景观设计研究案例甚少,因此,对小城镇滨水区生态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小城镇滨水区景观深生态设计研究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归纳演绎、实地调研的方法总结小城镇滨水区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助深生态学理论和河流生态恢复相关理论,从“自我实现”和“生态平等”角度出发,提出小城镇滨水区深生态设计策略,并辅以益阳市沅江城镇滨水区深生态设计案例,以实践论证小城镇滨水区深生态设计理论的可行性。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小城镇滨水区、深生态设计核心概念的解析,以及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发现目前小城镇滨水区的研究大多从形式和功能出发,生态设计的研究资料严重匮乏,缺乏指导性的理论成果,导致小城镇滨水区景观设计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为了科学的利用滨水景观资源,维持滨水生态平衡,本文对小城镇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展开研究,希望为今后的小城镇滨水区设计提供科学指导。2.在场地调研以及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小城镇滨水区开发存在的问题,即研究范围局限化、滨水空间破碎化、河道景观人工化以及重河道景观,轻水质净化。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滨水景观案例的研究,反思小城镇滨水景观要注重历史水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3.基于深生态学理论和河流生态恢复相关理论研究,从深生态学的最高准则出发,提炼出指导深生态设计的两大原则,即“自我实现”和“生物平等”。4.小城镇滨水区深生态设计,既注重水体自身价值实现,又为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生存环境。从“自我实现”和“生物平等”角度提出相应策略。“自我实现”主要表现为提高水体承载力,实现滨水区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平等”则主要通过对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的构建,以期达到滨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通过两个角度同时出发,综合考虑,营造集生态和景观于一体的小城镇滨水区。5.在小城镇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策略指导下,依托沅江城镇,对沅江城镇滨水区建设进行实践。从生态层面,景观层面,社会层面对沅江滨水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沅江滨水区驳岸形式单一,生态性和亲水性较差,水质污染严重,生物数量逐渐减少。继而提出沅江滨水景观总体布局及典型地段滨水景观规划,有效论证了小城镇滨水区深生态设计的可行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从“自我实现”和“生物平等”出发的小城镇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策略能保持滨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水环境。这一策略应用于沅江城镇滨水景观开发实践,具有可行性,能够为今后小城镇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江帆[2](2008)在《南昌市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方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滨水区拥有城市中最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城市景观的点睛之笔。随着人们对深生态景观价值的认识,城市滨水地区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对“亲水”文化感情的渴望日益加深,促使滨水区的景观、游憩、旅游功能日益彰显。南昌这座内陆湖众多的历史古城,拥有众多的滨水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引入深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对于南昌市的生态环境的完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深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上,以南昌市滨水景观为例进行现场的调查研究,结合南昌市滨水区开发的历程资料及数据,对其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如:水生态自净系统的破坏、过度人工造景导致人文景观的严重缺失。针对以上诸问题相应的改进方案总结出“保留就是开发”、“仿野生生态景观途径”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原则,对南昌市滨水景观建设与改造的设计提供方略性的参考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8-12-01)

王譞[3](2007)在《深生态设计视野下景观安全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程度地不断加深,人和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也在不断地加剧。现代景观安全的问题,正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景观投影到人类及其心理景观所造成刺激、打扰和破坏等不安因素所引发的整个人类社会和文化与生态的失衡和污染的现象。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环境关系的进一步关注,设计生态化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产生了生态设计的理念。设计生态化(Ecotypic design),经历了从“驾驭自然”走向“尊重自然”再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转变过程。本文通过对“景观”概念的梳理和丰富,以及“景观安全”概念的界定和分析,进而对设计领域出现的矛盾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理论创新研究,由此提出了深生态设计。深生态设计是以人和人类及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价值导向和评判标准,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出发,研究人及整个人类生活方式与保护生态整体性的相关性,从而形成指导并规范人类创造性行为的设计伦理新类。它是设计生态化实现的高级阶段,也是生态设计的深入和发展,更是对人类原始生态思想和社会行为的回归与超越。深生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景观安全构建问题提供了一条全面、科学、可持续的解决路径。(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7-12-26)

王譞[4](2007)在《深生态设计:设计生态化的深层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生态化反映了人和人类追求人与自然及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美好设计理想。作为让环境的影响达到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程度的科学设计理念,它的实现与发展,必须经由浅层的生态设计迈向更为深层的路径,即深生态设计。这为设计走出技术整体化的板结困境,化解当下生态和环境的危机,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有效的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07年08期)

深生态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滨水区拥有城市中最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城市景观的点睛之笔。随着人们对深生态景观价值的认识,城市滨水地区是一种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对“亲水”文化感情的渴望日益加深,促使滨水区的景观、游憩、旅游功能日益彰显。南昌这座内陆湖众多的历史古城,拥有众多的滨水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引入深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对于南昌市的生态环境的完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深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上,以南昌市滨水景观为例进行现场的调查研究,结合南昌市滨水区开发的历程资料及数据,对其滨水景观设计的生态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如:水生态自净系统的破坏、过度人工造景导致人文景观的严重缺失。针对以上诸问题相应的改进方案总结出“保留就是开发”、“仿野生生态景观途径”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原则,对南昌市滨水景观建设与改造的设计提供方略性的参考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深生态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熊亚男.小城镇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江帆.南昌市滨水景观深生态设计方略研究[D].南昌大学.2008

[3].王譞.深生态设计视野下景观安全构建研究[D].南昌大学.2007

[4].王譞.深生态设计:设计生态化的深层路径[J].科技经济市场.2007

标签:;  ;  ;  ;  

深生态设计论文-熊亚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