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苗期杂种优势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杂交稻苗期杂种优势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论文摘要

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交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的利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对杂种优势机理的探索远远落后于对它的实践应用。近年来对杂种优势分子基础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在mRNA转录水平发现了许多杂种基因表达偏离亲本平均水平的非加性表达(nonadditive expression)现象,但在蛋白质水平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采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双向电泳和MALDI-TOF-MS技术,对强优势杂交水稻——汕优63及其亲本的胚、苗期第3叶以及根系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它们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基因表达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对强优势杂交水稻——汕优63及其亲本的成熟胚蛋白质组进行分析。从不育系珍汕97A、保持系珍汕97B、恢复系明恢63及杂种一代汕优63的胚中分别分离到965.7±19.2,964.7±16.7,961±18.7,982.7±19个蛋白质点。发现同核异质的珍汕97A与珍汕97B的胚蛋白质组电泳图谱基本相同,珍汕97A有19个稳定可重复的蛋白质点不同于恢复系明恢63,明恢63有17个稳定可重复的蛋白质点不同于珍汕97A,这些亲本间的差异蛋白质都在F1汕优63中表达,表现为共显性或显性效应,未发现杂种特异表达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主要呈加性表达,少数为非加性表达。经MALDI-TOF-MS/MS鉴定了其中20个差异蛋白,9个获得有显著性意义的鉴定结果。其中2种与代谢相关,分别为推定的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1种可能与防御相关的几丁质酶;另有1种蛋白质含晚期胚胎丰富蛋白序列,其余为推定的球蛋白。(2)对汕优63组合3叶1心期地上部分性状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汕优63在苗期的株高、叶长和叶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亲优势,分别为13.14%、14.79%和5.95%,均未超亲。但叶面积表现为显著的超高亲优势,达15.72%。分析认为叶面积的超亲优势与叶长和叶宽两个子性状间的乘数效应有关。对汕优63及其双亲苗期第3叶蛋白质组进行DIGE定量比较分析,分离到1667个以上的蛋白质点。发现有23个蛋白质点在三个品系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16个双亲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汕优63的丰度接近于双亲均值,占全部69.6%;2个蛋白质点的丰度对双亲均值偏离超过20%,其余5个蛋白质点偏离幅度在10-20%之间,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非加性表达效应。经MALDI-TOF-MS分析,有22个差异蛋白得到成功鉴定,包括9对存在差异的等位基因。其中2种与呼吸代谢相关,分别为推定的磷酸甘油酸变位酶以及二氢硫辛酸脱氢酶;1种蛋白质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为RPS5包含蛋白;1种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是光合作用的重要酶类;1种推定的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异构酶,可能与类固醇代谢有关;另3种蛋白质可能与保护防御相关,分别是肽-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推定的肽-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和GSH依赖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其中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的正向非加性表达,可能与F1光饱和点较高等优良光合性状有关。(3)对汕优63及其亲本3叶1心期根系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双向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发现23个可重复的差异蛋白质点。双亲间所有的差异点均在F1汕优63中出现,有4个蛋白质表现为明显的非加性表达效应,未发现杂种特异表达的蛋白质,差异点19在杂种中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对23个蛋白质点进行MALDI-TOF-MS/MS鉴定,均得到有显著性的结果.有7种蛋白质与物质能量代谢相关,分别为推定的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烯醇化酶,甲基丙二酸半醛脱氢酶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胞浆苹果酸脱氢酶以及一种推定的β-1,3-葡聚糖酶;有2种酶与信号转导有关,分别是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和N-氨甲酰腐胺酰胺酶;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及槲皮素3-o-甲基转移酶1与次生物质代谢相关。还发现可能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关的kelch重复片段包含蛋白,推测其可能与上位性效应有关。(4)探讨了杂种优势理论无法充分解释育种实践上的杂种优势的现象及原因。认为局部优势并不一定导致整体的杂种优势,已有的理论可以解释局部优势,但无法解释做为整体的杂种优势。对局部优势与整体优势的关系做初步分析,提出局部性状优势主要通过乘数关系组织为整体杂种优势的观点,认为乘数关系和乘数效应是杂种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对这一观点做初步的展开论述,并得出一些与杂交水稻高产育种工作相关的推论。本研究首次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杂交水稻不同器官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杂交水稻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基因表达特点和有关数据,鉴定了一些有价值的蛋白质,并发现一些双亲间的新等位基因,包括一些功能尚未完全明确的水稻基因。此外还分析了局部优势与整体优势的关系,提出局部性状优势主要通过乘数关系组织为整体杂种优势,乘数关系和乘数效应是杂种优势形成的重要基础的观点。这些工作为了解强优势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在蛋白质组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基础积累了一些必要资料,是前人在转录水平上的研究的必要互补,为更好地阐明杂种优势的机制提供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种优势及其基础的研究
  • 1.1.1 杂种优势现象的发现及其利用
  • 1.1.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 1.1.3 杂种优势的基因表达研究
  • 1.1.4 杂种优势的表观遗传研究
  • 1.2 蛋白质组学研究
  • 1.2.1 蛋白质组学概念及研究内容
  • 1.2.2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2.3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
  • 1.3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意义
  • 第二章 汕优63及其亲本成熟胚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生化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胚蛋白质的IPG-DALTA双向电泳
  • 2.2.2 不同栽培年份和产地的汕优63胚蛋白质组电泳结果比较
  • 2.2.3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胚蛋白质组电泳结果比较
  • 2.2.4 胚差异蛋白质点的MALDI-TOF-MS分析与鉴定
  • 2.3 讨论
  • 2.3.1 样品制备
  • 2.3.2 凝胶显色
  • 2.3.3 杂种胚蛋白质组分析与蛋白质鉴定
  • 2.3.4 杂种胚基因表达与杂种优势
  • 2.4 小结
  • 第三章 汕优63及其亲本苗期叶片蛋白质组DIGE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生化试剂与仪器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幼苗地上部性状观察
  • 3.2.2 叶片蛋白质的提取及IPG-DALTA双向预电泳
  • 3.2.3 汕优63及其亲本叶蛋白质组DIGE分析
  • 3.2.4 叶差异蛋白质点的MALDI-TOF-MS分析与鉴定
  • 3.3 讨论
  • 3.3.1 汕优63组合苗期第3叶叶面积性状的超亲优势与乘数效应
  • 3.3.2 汕优63组合的叶片蛋白质组的DIGE分析。
  • 3.3.3 差异蛋白质点与杂种优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汕优63及其亲本根系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汕优63及其双亲根系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
  • 4.2.2 差异蛋白质MALDI-TOF-MS/MS鉴定
  • 4.3 讨论
  • 4.3.1 水稻根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
  • 4.3.2 汕优63及其双亲根系蛋白质组比较分析
  • 4.3.3 双亲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 4.4 小结
  • 第五章 从局部性状优势到整体杂种优势——关于杂种优势产生机制的一些观点
  • 5.1 显性、超显性等遗传机制以及基因的非加性表达等可以解释局部性状的优势,局部性状的优势是杂种优势产生的必要条件
  • 5.2 乘数关系与乘数效应对杂种优势形成有重要作用
  • 5.2.1 乘数关系是局部性状在整体水平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
  • 5.2.2 乘数效应及其研究概况
  • 5.2.3 乘数关系与乘数效应对杂种优势的产生均有重要作用
  • 5.3 一些与杂交水稻高产育种工作有关的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解构消费券背后的投资“新”机遇[J]. 金融博览 2020(05)
    • [2].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的乘数分解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9(11)
    • [3].企业估值中价值乘数的选择:基于行业差异性的分析[J]. 财会学习 2017(17)
    • [4].“乘数”视角下村镇银行物流金融服务效应研究[J]. 商 2015(21)
    • [5].聚焦核心素养,让学习深度发生——“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实录与评析[J]. 小学数学教育 2020(Z2)
    • [6].“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设计[J].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20(Z2)
    • [7].乘数闪闪数不清[J]. 数学大王(低年级) 2018(10)
    • [8].寻找突破口 巧解算式谜[J]. 读写算(小学中年级) 2016(09)
    • [9].将错就错巧解题[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适用) 2013(05)
    • [10].基于沃尔评分法的价值乘数修正研究[J]. 中国资产评估 2020(04)
    • [11].基于社会核算矩阵的产业部门经济影响力乘数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4(22)
    • [12].找准特征简便计算[J].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20(Z2)
    • [13].猜测与尝试[J].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20(Z4)
    • [14].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J]. 共产党员 2019(14)
    • [15].一个乘数是11的乘法速算算法(1)[J]. 小学生学习指导 2018(17)
    • [16].绿色总需求乘数设计与应用[J]. 系统管理学报 2013(04)
    • [17].限制性生产下的修正乘数分析[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2(02)
    • [18].发挥好示范项目的“乘数效应”[J].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1(07)
    • [19].中国外贸乘数效应问题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 2010(06)
    • [20].信用也能产生乘数效应[J]. 中外企业家 2009(Z1)
    • [21].我国商贸流通发展中的创新乘数效应分析[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22].论特朗普减税的乘数效应——从里根减税比较的视角[J]. 时代金融 2018(30)
    • [23].低碳结构投资的乘数效应——来自中远集团的实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08)
    • [24].秦朝已有九九乘数表[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6(02)
    • [25].技术创新乘数效应的运行机理探微[J]. 工业技术经济 2011(04)
    • [26].投入产出局部闭乘数的内涵[J]. 统计研究 2011(08)
    • [27].技术创新乘数效应的发生机理及路径选择——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8].技术创新乘数效应的运行机理探微[J]. 商业经济 2010(22)
    • [29].网络传播的“乘数效应”——从经济学视角看[J]. 新闻前哨 2009(02)
    • [30].基于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的2002年江苏旅游乘数的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 2009(03)

    标签:;  ;  ;  ;  ;  

    杂交稻苗期杂种优势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